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锡士 《中关村》2007,(6):72-74
创新,无疑是软件业发展的不二之路。但现实情况是,近7年以来,无论是中国软件政策的制定,还是地方对发展软件业的定位,始终处于摇摆与振动中。这使中国软件业,特别是中小软件企业的创新举步维艰。  相似文献   

2.
冯婷婷 《中关村》2011,(1):40-41
2010年年底,作为“创新中关村2010”主题活动之一的“海淀园创新企业国际化模式典型案例推介会”在世纪金源大饭店第9会议室举行。  相似文献   

3.
通用软件业在中国的发展可谓一波三折,而国内通用软件业的兴衰又和微软是息息相关的。自1994年微软进入中国,Windows的流行直接带动了0ffice的市场需求。那一时期中国的很多软件公司因此消失了。然而微软在中国的日子似乎也并不好过,他很快就看到它所垄断的只不过是一个没有利润可言的盗版市场。于是他不得不走上了一条在打击盗版中自毁形象的路。  相似文献   

4.
软件业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引起政府、股票市场、业内人士的关注,各地都为软件业搭好了舞台、筑好了巢,等着软件企业来入住。特别是在上市的路上有关政策也为软件企业大开绿灯。在国家颁布的《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中明确规定,创业板开放后,软件企业不分所有制形式,只要符合上市条件,就能得到优先安排。政策上的支持,以及软件业受到的普遍  相似文献   

5.
著名的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现代企业无非两大职能——营销和创新、而市场营销渠道便是两大职能的后勤。别出心裁的渠道体系往往可以为企业带来更高的回报。对中国软件业而言,尤其如此。  相似文献   

6.
李政 《中关村》2004,(1):38-39
2003年12月5日,中关村软件企业出口联盟在中关村软件园正式成立,似乎为“刀光剑影”的中国软件业带来一点和平。联盟的成立比较低调,更不同寻常的是,成立大会更像一个工作会,直接探索联盟以何种方式发挥作用。这个联盟的重要性在于,在中国软件的重镇中关村软件园,正试图开始一种成熟的集团与联盟行为。现在,在中国,软件联盟已经成为一种潮流,那么,中国的软件业是否进入“联盟”时代?  相似文献   

7.
何京玉 《中关村》2004,(7):58-59
中国电子百强揭晓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这样一条消息,2003年中国软件类企业实现销售收入下降2%,利润下降57%,营业利润率仅为2%。这样的数据切切实实地告诉我们,中国软件业到了低谷时刻。  相似文献   

8.
张振清 《中关村》2006,(6):21-23
1998年,我曾随“硅谷软件考察团”回国,参观考察了国内的一些软件企业和软件园,当时国内的“软件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4年过去了,我也回国工作了两年多,最突出的感受仍是“软件热”,这从国家各种鼓励和保护政策的不断出台,政府采购力度的一再加大,各省市软件园建设的方兴未艾,更重要的是软件产业的持续高速增长,都可以明显感受到软件业的重要地位。伴随着对软件业的关注和期望,特别是看到邻国印度软件业的崛起,对软件业发展模式的讨论也如火如荼。但到底中国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软件之路呢?结合我本人十多年的硅谷工作经历以及在国内这…  相似文献   

9.
软件业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在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软件业,总是会传来跨国公司重金招聘人才的消息.日前,国内著名的软件企业托普集团宣布了其在全国范围内一次性招聘5000名软件工程师的计划,面对跨国公司的人才掠夺,国内企业拉开了对抗的阵式.  相似文献   

10.
程桔华 《中关村》2015,(2):24-25
创新,对于每个企业、对于中国、对于全球经济和社会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和价值。任何时候谈创新都不过时。只不过,创新也有它的发展路径。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当下,国际化已成为它鲜明的特征。中国过去30年的发展,验证了国际化是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之一,也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之一。只不过在1.0时代,中国是把低附加值的商品出口到全世界;在2.0时代,中国是把国际上最新的商业模式带进来;今天我  相似文献   

11.
勒川 《中关村》2013,(12):72-73
2013年10月30日,由中关村海淀园管委会主办,中关村创新研修学院承办的中瑞企业国际化论坛在海淀举行,本次论坛以“政产学研齐发力、促进企业国际化”为主题,紧密围绕着海淀企业国际化从政府支持、产业需求、规律研究等三个方面展开。出席论坛的有瑞士苏黎世大区中国区总负责人秦兰,瑞士苏黎世应用科技大学教授Prandini,瑞士苏黎世应用科技大学国际金融分析师吴娟,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难熔材料分公司副总刘国辉,中关村创新研修学院执行院长柳进军、副院长尧川,论坛由副院长张国庆主持。  相似文献   

12.
马文良 《中关村》2006,(7):92-93
作为中关村的支柱产业,软件业的发展有目共睹,然而软件人才仍属于稀缺资源,甚至成为影响其迅猛发展的“瓶颈”。中关村地区软件人才的缺口超过20万人,并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寻找到适合企业发展的“国际化软件人才”?如何搭建软件人才“吸引、培养、使用、提高”的产业链条.实现企业与人才  相似文献   

13.
马文良 《中关村》2006,(11):68-69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参与全球竞争,企业间的全球化合作显得越来越重要。应该说,这是中国企业成长壮大的表现。但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道路似乎并不好走。以10年前即已走出国门的海尔为例,时至今日也未能建立预期的国际市场地位和企业形象,其主体市场依然是在国内。其他采用“蛇吞象”模式的几起大型跨国并购案也基本上都是乏善可陈。这使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全球化合作是否有其他路可走?国际化与全球化总体来看,除华为之外,中国企业能称得上国际化成功的几乎没有。大多数走出去的企业,不仅未能实现社会期待的赢…  相似文献   

14.
通用软件业在中国的发展可谓一波三折,而国内通用软件业的兴衰又和微软是息息相关的.自1994年微软进入中国,Windows的流行直接带动了Office的市场需求.那一时期中国的很多软件公司因此消失了.然而微软在中国的日子似乎也并不好过,他很快就看到它所垄断的只不过是一个没有利润可言的盗版市场.于是他不得不走上了一条在打击盗版中自毁形象的路.  相似文献   

15.
中国软件业心有千结印度软件上去世界就有人恨部得一夜之间改天换地。于是乎,这些人像一头被惹怒的雄狮,今天仰天长啸,发誓在系统软件上咸鱼翻身;明天一路狂奔,立志在应用软件上全面超越。在一旁观战支招的也群情激越、七嘴八舌,一会儿建议打造“大船”,集体“出海”,争夺国际市场;一会儿倡导净化国内市场,清除盗版,保障软件企业的扩大再生产;一会儿呼吁迅速推出创业板,为软件业融资开道;一会儿又寄希望于引进软件工程的项目管理经验,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信息产业报道》2003,(4):18-21
微软鲍尔默上任以后,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要在25年内重塑微软。“对于这样的市场,中国必须成为计划的一个重点。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微软公司在这里进行研发和开发的国家,一个是美国,一个是中国。”他说。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对于微软的意义。为了配合微软的中国化,去年6月CEO鲍尔默亲自出马。一到北京,就与中国计划委员会签署了一个超过62亿人民币的框架协议。今年2月,微软领袖盖茨也亲临北京,同样这次财大气粗的微软也按中国这个礼仪之帮的风俗,携来了厚礼——“开放源代码”。也许我们还无法预测微软此次“开放源代码”将会对中国的软件业、中国国家信息安全、Linux发展和微软在中国市场格局到底带来哪些影响,但我们从微软的近期的各种行为中,至少看到了一种姿态,一种要带入中国,一种要全面每时介入中国的软件业的姿态,微软理所当然地选择了中国。  相似文献   

17.
《中关村》2012,(8):99-99
中国每年的工程专业毕业生远超美国,中国的创新和创意却很弱。不少人问,中国为什么出不了乔布斯?原因有很多,比如教育、文化、科技制度等,企业制度也是造成这个问题的重要原因。毫无疑问,中国人很聪明,中国的企业很善于商业模式创新,比如淘宝。但产品创新是中国企业的短板,与欧美差距很大,也不如韩国的三星、现代等。搞创新,要靠市场、靠企业。  相似文献   

18.
中国软件企业的成立如雨后春笋,同质化严重,产品之间竞争得十分激烈,而且软件企业大多是小资本的运作,这更使软件企业的运作不规范,最终表现为软件企业间战火纷飞,中国软件业正处在“战国时代”。在这一背景下,以  相似文献   

19.
2003年12月5日,中关村软件企业出口联盟在中关村软件园正式成立,似乎为“刀光剑影”的中国软件业带来一点和平。联盟的成立比较低调,更不同寻常的是,成立大会更像一个工作会,直接探索联盟以何种方式发挥作用。这个联盟的重要性在于,在中国软件的重镇中关村软件园,正试图开始一种成熟的集团与联盟行为。现在,在中国,软件联盟已经成为一种潮流,那么,中国的软件业是否进入“联盟”时代?  相似文献   

20.
《信息产业报道》2004,(12):34-35
联想收购IBM PC,很多人都难以理解这个并购,交易结构都未交代清楚,就开始畅想中国企业国际化、中国制造的未来、这是不是一场赌博、猜测几条然后就猜测展开激烈批评等等上去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