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经济学的利率理论与凯恩斯和萨缪尔森经济学的利率理论 ,在利息和利率的产生或形成机制 ,决定或调节机制以及研究利息和利率的目的、动机等方面 ,都存在着一般区别或本质不同。但两种理论在市场利率由借贷资金决定和调节 ,利率具有经济变量功能等方面 ,又具有某些相通之处。马克思经济学更隐含着利率具有经济变量功能的内在机制。根据马克思经济学的利率具有的经济变量功能 ,借鉴凯恩斯和萨缪尔森经济学运用利率“逆风向操作”的理论 ,可以推出若干利率调节措施。  相似文献   

2.
论利率市场化下的利率互换功能与风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殷洁 《现代财经》2005,25(12):24-27
随着一系列利率改革措施的颁布实施,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正在加速。我国已初步建立市场利率形成机制和市场利率体系。利率市场化催生利率互换,利率互换有利于规避利率风险、降低融资成本、资产负债管理和完善利率定价机制。但是,利率互换存在法律和政策风险、基础协议的效力风险、履约风险以及利率本身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曹本榕 《发展研究》1994,(11):18-19,27
1979年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推动了以提高利率水平,调整利率结构为主要内容的利率改革,目的是发挥利率调整经济的功能。并形成了以法定利率、浮动利率、市场利率为基础,以计划利率为主体的利率管理体制。从党的十四大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围绕着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资金商品化,银行商业化等改革,又正在把利率推向市场化改革的新阶段。我国利率管理体制也逐渐由高度集中统一管理,向市场利率管理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借贷资本利率理论,对分析银行信贷资金及其利率的形成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应建立以中央银行利率为导向,以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为基础,以贷款利率为核心,以市场借贷资金供求决定市场利率水平的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应该把商业银行的平均利润率要求,作为中央银行选择、实施货币供给和利率中介手段调控经济的一个重要限制界限;应相对控制银行存款利率,保持相对较低的贷款利率和整个市场利率,以鼓励投资和创业。  相似文献   

5.
向松祚 《经济导刊》2013,(11):55-57
<正>从实践上看,利率市场化的难点不在于中央银行放开货币市场利率管制,而在于真实经济体系是否充分自由竞争利率是经济体系最重要的价格。利率市场化或市场化利率,历来是经济学和金融学的重要话题。分开来说,问题至少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利率是一种什么价格?利率的本质是什么?利率算是哪一类成本?其二,怎样的利率机制或定价机制才能形成所谓的市场化利率?利率市场化到底是什么意思?放  相似文献   

6.
我国资本市场确定以对价方式解决股权分置问题以后得到了长足发展,这为利率市场化改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资本市场蓬勃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凸显了利率市场化的紧迫性;资本市场发展有利于我国金融市场的繁荣,完善利率结构及利率形成机制;资本市场的发展将改善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优化金融监管体系;资本市场推动我国企业及银行的发展,夯实利率市场化的微观经济基础.总之,资本市场发展从各个方面促进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因此,我国要进一步发展资本市场尤其是企业债券市场,以深入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利率长期以来停留在必然王国之中,处于“死杠杆”状态。它既不反映资金成本,又不影响供求,也不能成为我国货币政策有效的操作工具。随着市场体系的日臻完善,利率必然向自由王国过渡,并成为市场经济中的“宠儿”。毋庸置疑,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改革深化的关键。本文试图就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模式、重点及难点进行探讨。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模式从方法论出发去研究利率市场化,笔者有两点认识:(1)利率市场化实质上是一个利率自由化的过程,它是指各金融机构根据资金供求状况,自由决定利率。事实上,这决非绝对化的自由利率,而是尽量结合市场资金供求的实际情形,并加上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如规定存、放款利率的上下限)使各种利率形成一个弹性变动的利率体系。欧美主要工业国家从60年代后期开始,金融制度发生了一连串变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和放松利率管制。如  相似文献   

8.
推动利率市场化的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利率市场化是我国市场化改革尚未涉足的一个领域。目前我国对利率的管制已阻碍了我国金融自由化和融入世界经济的进程。利率作为资本的价格指标 ,其市场化将会对宏观经济的各个方面产生重大影响。文章在说明利率管制条件下对经济运行产生的弊端之后 ,指出“市场形成利率 ,央行调控利率”应成为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模式 ,并分析了这一改革进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文章试图在利率市场化的大框架下,对我国利率运行状况及利率传导机制做一些理论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货币市场利率总体上能够对产出缺口和物价变化及时做出反应,不同利率品种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传导链条,初步形成了较为灵敏的市场化利率体系和传导机制,这些都为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文章还研究了均衡利率问题,并对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建立市场化的中央银行利率调控机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左小蕾 《经济》2006,(4):61-61
今年以来短短的几个月内,央行在银行间市场尝试建立类似伦敦银行间市场拆借利率(LIBOR)的“CIBOR”规则,推出了利率互换产品,近期还改变国债招标方式,以及再贴现利率的结构变化等等,这些都是在加强金融市场的基础建设,同时创造利率市场化的环境,培养银行和市场对利率的敏感程度,在目前经济整体存在通胀压力的形势下,利率政策的传导机制的改善,可能有利于货币政策产生更大的市场效应,达成货币政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陆明祥 《经济师》2002,(8):33-34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目标是通过改革形成市场利率 ,但这个市场利率既非自由放任利率 ,也不是完全受政府支配的市场利率 ,而是受到政府一定管理的市场利率。因此我国市场利率水平的决定 ,只能用可贷资金利率理论去解释 ,相应地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也必须以此为据 ,而不能错用古典利率理论和凯恩斯利率理论。  相似文献   

12.
郑绍庆 《经济师》2003,(3):212-213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利率形成机制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然而在我国利率市场化发展进程中 ,还存在着许多不利因素 ,货币市场发展滞后就是其中一个非常大的阻碍因素。文章试图说明如何通过发展我国的货币市场 (主要分析同业折借市场、短期国债市场和其他短期货币市场 )来推进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正1.在改革中兼顾各方、协调推进,建立成熟的债券市场。在稳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建立成熟的债券市场是重要条件。在利率市场形成机制与取消利率限制的两个方面,不应是跨越跳,形成"夹层"。这样,由于利率的不确定性,容易对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从当前的情形来看,我国债权市场仍处于不成熟阶段,其中存在非市  相似文献   

14.
中国利率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主要是建立以中央银行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形成机制。改革的方式是渐进、有序,原则上遵循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农村、后城市,先大额、后小额的步骤,用3—5年的时间最终真正实现利率市场化。中国利率市场化要实现的目标主要有如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在任何国家的经济运行中,银行间市场短期利率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是反映宏观经济状况和流动性状况;二是为金融资产定价提供了基础。我国目前管制利率与市场利率共存,银行间市场短期利率能否独立于管制利率发挥以上作用,值得深入研究。对此,本文从管制利率与银行间市场利率的相关性出发,探讨我国银行间短期市场利率是否能够有效反映资金流动性状况以及能否作为资产定价的基础。研究结论是:只有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银行间利率才可以完全发挥这些作用。  相似文献   

16.
货币市场、利率与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宏观经济研究》2001,(10):37-41
1998年以来,伴随着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争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问题引起理论界广泛关注。从一些发达国家的情况看,通过货币市场和利率的作用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一条基本渠道。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货币市场和利率已经开始发挥作用。但由于我国货币市场还待完善,利率尚没有真正实现市场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随着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模式从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方式的转变,加快构造畅通有效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越来越迫切。通过发展货币市场、实现利率的市场化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问题,成为当前经济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正在推进过程中,在存贷利率管制完全放开之前,货币市场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方面正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研究我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的有效性。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1)作为准市场利率的货币市场利率对部分实体经济变量有较强的解释能力,甚至优于M2的解释能力,但对另外一部分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不显著;(2)货币市场利率对通货膨胀率的短期调控能力较弱,货币市场利率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通胀预期的引导;(3)利率管制是利率传导机制部分失效的重要原因,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利率传导机制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8.
自2015年央行放开存款利率后,我国利率市场化顶层设计已经完成.利率市场化后,利率波动性随之增强,相关金融机构和企业面临的利率风险日益凸显.因此,尽快完善利率期货产品体系,推出短期类利率期货无疑是当务之急.目前,我国5年期与10年期国债期货均已成功上市并平稳运行,现货市场不断扩容,推出短期类利率期货时机已然成熟.短期类利率期货的推出不但能为市场参与者提供充分的避险对冲工具,满足投资者多样化的避险需求,而且能够与现有的中长期国债期货形成呼应,共同促进基准利率曲线的形成,进而完善利率市场定价机制,为货币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利率市场化是指利率的生成机制、利率的传导途径以及利率的管理方式都通过市场来进行.目前利率市场化的进程有加速的趋势,后果就是市场利率波动幅度不断扩大,利率风险急速上升,财务公司的经营因此受到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所谓利率市场化(西方国家称“利率自由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它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具体讲。利率市场化是指存货利率不由上级银行统一控制,而是由各商业银行根据资金市场的供求变化来自主调节。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