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银行内部欺诈日益猖獗,对银行造成巨大损失。分析本质原因,对症下药才能解决问题。银行内部的欺诈行为主要有银行过度扩张、信息系统不健全、业务流程的不合理、内控的忽视以及管理制度形式化。因此,解决银行内部欺诈,应该强化内部欺诈风险认识、构建欺诈风险预警系统、完善考核机制等,在银行的扩张过程中,正确认识欺诈风险,预防和处理欺诈行为。最终使得银行业得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安然 《中国经贸》2009,(6):178-178
随着信用卡业务的迅速扩张和竞争的日趋激烈.各类欺诈风险在整体信用卡经营风险中已成为最大威胁,特别是虚假申请等往往令发卡银行防不胜防。结合作者多年信用卡业务从业经验,本文对各类信用卡业务欺诈风险进行了专门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建议。  相似文献   

3.
论保险欺诈风险的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险欺诈是商业保险企业面临的十大风险之一 ,它不仅给保险企业造成经济危害 ,而且阻碍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探讨对保险欺诈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和化解的对策 ,可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赵靖 《中国集体经济》2014,(34):100-101
如今随着国际贸易业务的不断攀升,大笔的资金将通过信用证的方式支付,由此也给诸多不法分子利用信用证进行欺诈埋下了诸多隐患,而如何防范欺诈风险一直都是国际贸易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从几种常见的信用证项下欺诈表现形式出发,分析信用证欺诈对于进口商的风险,进而探讨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防范信用证欺诈的发生,保障进口商利益的安全。  相似文献   

5.
随着世界经济贸易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范围的扩大,信用证成为国际贸易最普遍使用的支付货款的方式,它对买卖双方来说,既安全又可靠,加速了贸易的发展,但是作为中枢作用的银行,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各种风险。本文就银行在信用证交易过程中所面临的欺诈风险产生的原因、欺诈手段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商业欺诈花样翻新,危害甚广。国务院自2007年开始,在全国组织开展打击商业欺诈的专项行动,取得了明显效果。我们既要对骗钱害人的行为坚决打击,对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法分子坚决惩处,也要通过新闻媒体对行骗方式和手段进行充分曝光、揭露,提示商业欺诈风险,提高人民群众的识假防骗的能力。一年来,通过中国反商业欺诈网的监测,我们发现以下商业欺诈的高发领域,提醒公众注意防范。  相似文献   

7.
当前保险欺诈日益成为侵蚀我国保险业肌体的毒瘤,保险欺诈行为越来越频繁,欺诈手段越来越高明。一场欺诈与反欺诈的“魔道之争”因而也变得更加激烈。  相似文献   

8.
低频、高损失的风险是与操作风险损失分布尾部损失事件相联系的风险,其对所需计提的操作风险资本有显著的影响。文章利用条件风险价值理论CVaR和POT模型对我国银行业的整体操作风险状况进行度量研究,估算了针对内部欺诈、外部欺诈和客户、产品以及业务操作这3种低频高危操作风险损失事件类型给我国银行业造成的损失,以及在99.9%的置信水平下我国银行业一年内平均所需计提的操作风险资本金的数量,分析了极值理论在操作风险度量方面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保险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保险的认识在不断增强,保险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与此同时,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保险欺诈行为也随之增加,保险欺诈行为一旦得逞,保险公司将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直接威胁着保险公司的生存与发展,扰乱我国保险市场的正常秩序,损害国民经济的稳定与发展。为此,本文拟从保险欺诈活动的危害入手,分析保险欺诈发生的根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预防保险欺诈的建议性策略。  相似文献   

10.
银行代理模式已经成为我国银行保险的基本模式.目前,在银行代理保险中存在比较普遍的欺诈现象.银行业的竞争日益加剧,保险销售人员的利益偏好,以及消费者自身理财知识缺乏等是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为此,银监会和保监会应进一步加强管理,消费者也需树立理性投资意识.  相似文献   

11.
欺诈例外规则对信用证的三项基本原则提出了挑战.在欧美等国家,由于信用证交易的频发性及判例法制度的灵活性,"实质性"欺诈的认定标准已经比较成熟.而我国信用证交易的实践时间较短,应对信用证欺诈案件不仅经验少,而且由于成文法的局限性使得立法往往滞后于现实的需要.本文以国际惯例及国内相关立法、司法案例为基础,浅析信用证受益人欺诈,并借鉴判例法思维检视我国的实质性标准.  相似文献   

12.
中国加入WTO已经5年,这5年里,中国国内市场已经逐步对外开放,随着2004年7月1日修订的《对外贸易法》的实施,将有更多的企业、经济组织、个人加入到外贸行列中来,中国的国际贸易将越来越活跃。但近年来时有发生的国际贸易欺诈行为也有愈演愈烈之势,这些欺诈行为动摇了买卖双方的信心,给国际贸易活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很多企业也因此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经分析发现,国际贸易中的欺诈行为以信用证欺诈为最主要形式,这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利用提单进行欺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会计欺诈行为在近年来经常出现在上市公司中,因此,防范与治理上市公司会计欺诈行为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文章首先从国内外对上市公司出现的会计欺诈行为的研究出发,揭露上市公司欺诈的现状,以及上市公司出现会计欺诈的原因和影响,从而得出治理上市公司会计欺诈的各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在我国FOB(离岸价条款)出口贸易中,出口商屡遭“无单放货”的海运欺诈案例越来越多。有的存心不良的外商特意与境外货代互相勾结骗取我国出口企业的货物,他们从小单做起,及时付款,次次顺畅,等到做大单业务时,就可能会动无正本提单放货的心眼,进行海运欺诈。据统计,我国每年有150多亿美元的出口货款无法收回,其中遭“无单放货”海运欺诈造成的损失占相当一部分。  相似文献   

15.
徐红日 《中国经贸》2008,(20):36-38
欺诈例外规则对信用证的三项基本原则提出了挑战。在欧美等国家,由于信用证交易的频发性及判例法制度的灵活性,“实质性”欺诈的认定标准已经比较成熟。而我国信用证交易的实践时间较短,应对信用证欺诈案件不仅经验少,而且由于成文法的局限性使得立法往往滞后于现实的需要。本文以国际惯例及国内相关立法、司法案例为基础,浅析信用证受益人欺诈,并借鉴判例法思维检视我国的实质性标准。  相似文献   

16.
叶明华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2):84-86
保险欺诈影响保险业的偿付能力,严重的保险欺诈甚至会导致保险市场失效。文章基于江、浙、沪车险调研采集的机动车保险索赔经验数据,通过Logistic分布下二元选择模型的实证分析,得到关于我国机动车保险欺诈识别的因子特征及相关解释;同时指出目前我国保险欺诈识别体系中尚存的不足之处,并就保险诚信的构建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加入WTO已经5年,这5年里,中国国内市场已经逐步对外开下,随着2004年7月1日修订的《对外贸易法》的实施,将有更多的企业、经济组织、个人加入到外贸行列中来,中国的国际贸易将越来越活跃。但近年来时有发生的国际贸易欺诈行为也有愈演愈烈之势,这些欺诈行为动摇了买卖双方的信心,给国际贸易活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很多企业也因此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经分析发现,国际贸易中的欺诈行为以信用证欺诈为最主要形式,这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利用提单进行欺诈。  相似文献   

18.
信用证欺诈是民事欺诈在信用证领域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导致信用证欺诈的根本原因是信用证法律制度的独立抽象原则.本文就当前国际经济贸易中信用证支付方式出现的欺诈风险,阐述信用汪欺诈的概念、成因、种类,并提出防范措施.总结出结论,在信用证业务的开展中应当严格遵循信用证的交易原则,与此同时进出口当事人应当规范信用证操作,熟知信用证欺诈的种类方式,进而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遏制信用证欺诈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李莉 《中国集体经济》2007,(34):133-134
公司财务欺诈是诸多因素在公司财务活动中的综合反映.文章对各种公司财务欺诈理论对公司财务欺诈根源的分析进行了概述,并着重从制度战略理论的角度探讨了财务欺诈的成因与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商品经济越发展,社会化程度越高,欺诈和诈骗的手段就越高明,虽然为数极少,对社会公信力的破坏却很大.石油企业也屡受其害。本文分析了欺诈和诈骗的主要途径.以及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的常见形式和手段.提出了预防合同欺诈和合同诈骗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