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贝尔实验室名满天下.贝尔实验室自成立以来共获得了3万项专利、11次诺贝尔奖、4次图灵奖、9次美国国家科学奖章、12次日本计算机和通信奖,以及各门学科的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荣誉.朗讯科技贝尔实验室分部与研究院遍布世界25个国家,拥有大约3万名工程师和科学家.丰富的经验、强大的研发力量和日新月异的创造力使贝尔实验室成为全球通信领域当之无愧的技术领导者.  相似文献   

2.
日前,朗讯科技向全世界宣布其贝尔实验室获得了第30000件专利。贝尔实验室的第3万件专利有关提高IP网络的QoS性能,其专利号为6529499。……  相似文献   

3.
日前,朗讯科技向全世界宣布其贝尔实验室获得了第30000件专利。贝尔实验室的第3万件专利有关提高IP网络的QoS性能,其专利号为6529499。…………  相似文献   

4.
1954年,成就了"本世纪最伟大发明"的晶体管之父肖克利,离开贝尔实验室返回故乡寻求发展,他的故乡恰好就是现在的硅谷。  相似文献   

5.
要重视制度化的自主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企业间的竞争已不是商品数量和价格的竞争,而主要是商品技术含量、品牌、质量安全性和成本的竞争。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据统计,目前世界科技研发投资的80%、技术创新的71%,均由世界500强企业所创造和拥有,62%的技术转让在500强企业间进行。近百年世界产业发展的历史表明,真正起巨大推动作用的技术几乎都来自企业。如通讯领域中的贝尔实验室,汽车领域中的福特公司,航空领域中的波音和空客,化工领域中的杜邦和拜耳,计算机领域中的IBM、英特尔、微软等,都是自主技术创新的领军企业。一个国家中众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提高,该国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  相似文献   

6.
朗讯科技公司贝尔实验室总裁在前不久贝尔中国研究院成立时,曾对因特网未来发展趋势作出七大预测: 一、到公元2025年,我们生活的地球将披上一层“通信外壳”,这层外壳将由热动装置压力计、污染探测器等数以百万计的电子测量设备构成,负责监控城市公路和环境,并随时将测量数据直接输入网络。其方式类似  相似文献   

7.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要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就要不断创新,不断开发出满足市场需求的新产品。闻名世界的贝尔实验室,每年创造无数个世界“第一”,为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国海尔集团平均每天申请一个专利,一天半开发一个新产品,使“海尔“品牌驰名中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已深入人心,我国成为WTO的一员,中国企业将融入世界经济大舞台,面临国际科技竞争的挑战,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要不断寻找技术创新点。这就对科技成果产生了大量的需求,科技成果只有通过转化才能变成现实生产力,而这一过程是艰苦的。正如索尼公司董事长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普及信息技术潮流的推动下,美国企业界正在经历历史上最重要的内部改造,美国企业家们决心抛弃一切陈旧落伍的东西,他们比任何时候都舍得在获得咨询上投下资金。仅2000年,美国100家最大的公司在支付咨询方面的支出高达220亿美元。美国电话电报公司2000年在咨询方面花费了4.25亿美元,相当于贝尔实验室一年的基础研究费用。  相似文献   

9.
简明仁毕业于台湾交通大学,在英国柏克莱大学取得博士学位,现任台湾大众电脑公司董事长,兼任台大、长庚医学院教授。 简明仁的父亲简吉为台湾第一个农民运动的领袖;母亲陈何中年丧偶,以助产士为业,自力抚养遗孤、济助贫难,笃信佛教,最后遁入空门;妻王雪龄(王永庆的女儿)留学英国。 简明仁长期在高度压抑环境下成长,养成了深沉、稳重的性格和择善固执、对人宽容的气度。他在美国柏克莱大学取得了电机博士学位,并在贝尔实验室工作多年。自美返台后,他放弃一般王永庆女婿们的扶择(投身台塑集团),反而协同王雪龄亲妹王  相似文献   

10.
朗讯科技贝尔实验室总裁耐特拉瓦利日前在贝尔中国研究院成立时对互联网作出了七大预言 :到公元2025年 ,我们生活的地球将披上一层“通信外壳” ,这层通信外壳将由热动装置、压力计、污染探测器等数以百万计的电子测量设备构成。它们负责监控城市、公路和环境 ,并随时将测量数据直接输入网络。其方式酷似我们的皮肤不断将感觉数据传输到大脑。到2010年 ,全球互联装置之间的通信量将超过人与人之间的通信量。届时您家中的洗碗机将能自动呼叫生产厂商并报告故障 ,厂家则可进行远程诊断。带宽的成本将变得非常低廉 ,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  相似文献   

11.
一、“入世”给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带来的挑战   1国际间人才争夺更加激烈   新一轮的人才争夺战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发达国家凭借雄厚的国家实力、财团资本和优越的科研条件,对发展中国家的人才资源进行掠夺式吸纳,中国首当其冲。有 30多万中国留学生被吸引到发达国家,学成归国者只占三分之一;硅谷 20万工程技术人员中有 6万中国人,而微软、贝尔实验室则大张旗鼓地走入我国的名校抢人才,甚至把奖学金设到我们的小学。加入 WTO以后,随着跨国公司的大量涌入,必将加剧人才竞争的白热化程度。登陆中国的跨国公司,会以优厚的…  相似文献   

12.
全球观察     
美国无镜头新型相机贝尔实验室的一个小型研究组近日制造了一架不用镜头的相机。这台新相机仅有三个主要的组件:一个液晶显示组件,用于让光线通过;一台RGB光电感受器;一台计算机,用于控制LCD组件并处理从感受器接收到的信号数据。为了得到图像,LCD组件被置于拍摄对象和信号像素感受器之间。控制计算机向LCD组件发送信号,从而让LCD显示器上的一部分像素允许光线透过——这个显示器上每一个允许光线透过的像素点就充当了相机光圈的角色。至于究竟LCD显示屏上哪些像素点被选中允许光线透过是由一个随机数生成器随机得到的结果。这样做的结果是在LCD显示屏上得到一组随机的斑点模式。随后光电  相似文献   

13.
联合光纤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立于1984年。公司的主要产品由当初单纯的光缆及光终端机之制造、销售、迄今进入多样化产品之研发、制造及销售,而投资的触角更是遍及光纤传输以外的有线电视、多媒体、网路存取、数据通信、用户终端、系统工程整合设计以及数据服务等产业。 公司成立至今,经过多年的努力,已获得下列可观的成果: 技术研发方面: 联合光纤之研发技术来源有三方面:(1)延揽海外学有专精、经验丰富的专家,领导岛内高品质的研发工程人员。(2)与岛内研究机构如电信研究所、工研院电通所及大专院校技术合作。(3)与岛外技术合作及转移,联合光纤除与美国AT&T在传输与光缆方面签有技术转移合约外,并与AT&T贝尔实验室合作专案研究计划,先后完成DACS Ⅱ—ISX及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末对人类生活改变最大的是IT技术,而在未来五年或稍长一点的时间里,IT领域最有希望普及或突破的,也是最有商业前景的,有以下几项技术。 信息化进程的核心动向是宽带化。新世纪,信息交流的方式已从简单的通话进入多媒体时代,信息业务也扩展到电子商务、电子银行、电视会议、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网上娱乐、视频点播等等,如此之大的业务容量必须依赖宽带网。何况对不少城市来说,宽带接入只是“最后一公里”的事情。可以预测,业已成熟的宽带技术将在五年内大面积普及。另据贝尔实验室的最新成果和专家预测,十年内宽带技术可以发展到一根光纤传输率为Pb/s(拍比特/秒)的水平,这意味着可以为用户提供几乎无限的带宽。 液晶显示器体积小、重量轻、无辐射、节能、环保,必定会成为显示器市场的主流。应用液晶技术的电视机,厚度仅为普通电视机的1/10,可以挂在墙上,清晰度比目前的显像管电视高出1倍,节电40%。配备15英寸液晶显示器的台式电脑,厚度只有20厘米,重量不足10公斤,且画面质量清晰柔和。笔记本电脑、手机屏幕、信息家电等更是离不开液晶技术。目前影响液晶技术普及  相似文献   

15.
循环经济是进入21世纪以来提出的一种发展模式。文章论述了在建筑施工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从企业自身发展、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等方面指出在施工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为建筑施工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是中央重大的宏观战略部署。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福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持续创新,不断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探索切合福建实际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最终探索形成了"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福建发展战略,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实现了科学发展与跨越发展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7.
文化产业被称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目前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无论是在发展规模上还是在发展方式上都存在不足。文章在确立科学发展战略、提高文化产品原创性、构建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体系、加大政策法律保护力度等方面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哲学以科学技术作为发展的基础,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又要以哲学作为指导,二者在发展中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和相互融会贯通的。正是近代欧洲哲学的发展,使得在欧洲产生了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这样的科技中心,同时科技的发展也促进了近代欧洲哲学的深入。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演进,有其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充分的现实依据,在发展问题上,我党三代领导集体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结合我国发展实际相继形成了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等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正是对这些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它们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也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完善、发展和检验。  相似文献   

20.
杨秀丽 《理论观察》2007,1(2):17-18
科学发展观是在发展问题上的科学认识和态度,它的形成和确立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的繁荣发展及其研究成果相联系,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中,包含并发挥了“历史决定论”、“生产力论”、“人民主体”理论等历史唯物论;坚持并弘扬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论”、“系统论”和“矛盾论”等历史辩论法;丰富和发展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目的论思想。科学发展观与唯物史观既一脉相承,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