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006年4月25~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首次审议了《反洗钱法》草案,其中对一些公职人员进行身份识别、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反洗钱义务主体、主管部门有权进行反洗钱调查和反洗钱措施适用反恐融资五个方面的内容引人关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做过估计,中国每年洗钱数量高达2000~3000亿元人民币,反洗钱形势十分严峻。我国拟将出台的《反洗钱法》,无疑将大力促进国内反洗钱工作的开展。目前的洗钱手段与财务造假有一定的关联,财务造假使这些洗钱犯罪行为的隐秘性提高,  相似文献   

2.
羊年伊始,中国金融监管高层发出当头棒喝:洗钱者,住手!2003年1月14日至16日,新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签署了中国人民银行第1、2、3号令,连续颁布《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和《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令箭”直指洗钱犯罪——自2003年3月1日起,企图通过金融机构把“黑”钱洗“白”的支付交易将受到严密监控。看来,洗钱者们的“幸福时光”快要到头了。  相似文献   

3.
自2007年起,我国相继实施了《反洗钱法》、《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等一系列反洗钱法律法规,并由人民银行牵头组织一年一次的反洗钱部际联席会议;2009年,中国人民银行、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等部委又联合发布了《中国2008~2012年反洗钱战略》,这标志着我国反洗钱工作步入一个新阶段,境内金融机构的反洗钱工作也面临着更新、更高的监管要求。银行业作为我国金融体系中融资比重最大的行业,理应全面履行反洗钱职责。  相似文献   

4.
2006年4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银行业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征求意见稿)》、《证券、期货业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征求意见稿)》、《保险业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4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讨论《反洗钱法》草案。在此之前,2002年7月5日,央行宣布成立了支持交易监测处和反洗钱工作处,并成立了反洗钱工作领导小组。2003年1月13至15日,中国人民银行在三天内连续公布《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可以看出,中国政府…  相似文献   

5.
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下称《企业所得税法》和2007年12月6日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512号,下称《实施条例》),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6.
新会计准则体系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准则全球趋同是资本市场国际化达到一定程度的产物。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与国际惯例趋同的新会计准则体系。新会计准则体系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三个部分。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对原有的基本准则和16项具体准则进行了修订,新增了2颂具体准则。新具体会计准则将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也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执行该38项具体准则的企业不再执行现行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相似文献   

7.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包括一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以下简称“新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2007年全国人大通过修订的《企业所得税法》,2008年1月1日开始执行。”新准则”与企业原适用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旧准则”)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与新的企业所得税法相比较,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刘泽华 《经济界》2005,(4):74-76
一、商业银行反洗钱不力的原因近些年来,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逐步认识到洗钱的危害。鉴于洗钱活动的严重危害性和银行等金融机构易于被犯罪分子利用从事洗钱活动的事实,2003年初,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实施了《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和《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我国多数银行按照人民银行要求初步建立了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但我国银行业反洗钱现状不令人乐观,并未将反洗钱规定落到实处,一些银行从主观意愿上不愿意反洗钱。目前,我国反洗钱法制尚不健全,反洗钱斗争的程式及实践局…  相似文献   

9.
2006年12月7日财政部颁布新《企业财务通则》(财政部令41号),于2007年1月1日起在金融企业以外的具备法人资格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执行(其他企业参照执行)。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施行以来,各类企业结合自身特点按照《企业财务通则》的规定逐步调整、修订和完善了内部财务制度。  相似文献   

10.
《财务与会计》2008,(2):14-17
2007年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新的《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新税法),统一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度,并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为确保新税法的顺利实施,2007年11月28日,国务院第19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对新税法的有关规定做了进一步细化,并与新税法同步施行。  相似文献   

11.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10月27日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以下简称《监督法》),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53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2.
《中小企业科技》2007,(1):56-56
日前,为规范零售商与供应商的交易行为,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交易秩序。促进零售商与供应商平等合作、共同发展,商务部、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安部、税务总局、工商总局等五部门联合颁布了《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商务部2006年第17号令。以下简称《办法》),自2006年11月15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3.
《财会通讯》2007,(1):107-110
根据《国务院关于(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的批复》(国函【1992】178号)的规定,财政部对《企业财务通则》(财政部令第4号)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已经部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4.
吴秀英 《电子财会》2007,(11):33-39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正式颁布《企业会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率先执行。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高度重视,本着“及早部署、深入研究”的原则,将新准则实施准备工作列入2007年度重点工作.并在上市公司和部分企业执行,2008年在集团系统全面执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于2006年2月28日经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修订通过,自2006年6月1日起施行。修订前的《审计法》自1995年1日起施行,10年来对于健全国家的审计制度,  相似文献   

16.
2006年12月4日由财政部修订颁布、2007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企业财务通则》(简称新《通则》),至今已经实施一年多的时间了。新《通则》主要适用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以下简称企业),金融企业除外,其他企业参照执行,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比照适用。通过对新《通则》近一年多来的培训学习和与相关培训学员的当面沟通发现,在新《通则》的具体学习和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和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7.
《北京房地产》2006,(2):11-12
为规范我市物业服务收费行为,保障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物业管理条例》和《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北京市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和《北京市经济适用住房小区物业服务收费政府指导价收费标准》予以发布,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8.
张林 《电子财会》2007,(11):26-32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睁颁布了由l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构成的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要求上市公司从2007年1月1日起实施,同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2006年12月7日颁布了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要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从2007年1月1日起实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赵轼 《中国就业》2007,(8):23-25
2007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颁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自《劳动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中的又一个里程碑。《劳动合同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全面调整劳动关系的一部重要法律,对于规范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的通知》(财会[2006]3号)规定:(1)该38项目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执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2)执行该38项准则的企业,不再执行现行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