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商誉的会计处理变动。由于商誉一直作为公司财务报告的一个项目予以反映,为便于会计计量的目的,商誉是购买方所支付给被购买方的价款与被购买方可辨认资产的公允市价之差,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去年发布新的规定改变现有会计处理模式。可辨认资产包括有形资产和可确认无形资产。  相似文献   

2.
国际会计准则将商誉定义为:购买成本超过购买方在交易日对所购买的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的部分。我国会计准则将商誉定义为:商誉代表的是合并中取得的由于不符合确认条件未予确认的资产以及被购买方有关资产产生的协同效应或合并盈利能力。可以看出,目前对商誉的定义更多  相似文献   

3.
张翠莲 《电子财会》2006,(12):43-44
商誉,是指商家因经营的良好信誉而可能取得的超额利益。按照新的会计准则的规定,商誉的确认都必须涉及企业合并,是企业合并时购买方所支付的合并成本超过其取得净资产份额的差额;如果合并成本小于其取得的净资产份额,其差额则称为负商誉;实践中,还有企业自创商誉这一概念,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和国际会计准则都规定,企业自创商誉不能确认为资产。  相似文献   

4.
负商誉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负商誉的存在性 负商誉是否存在,会计界有很多不同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负商誉不可能存在,因为负商誉与资产的性质相悖,资产不能有负值。笔者认为负商誉并非是与商誉相对的,只是用一个词来概括在企业并购过程中购买成本小于被购买成本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由负商誉的形成原因来看,负商誉与商誉的性质完全不同,既不是资产也不是负债,负商誉并不是商誉的负值,只是一个用词,并不能因此而否认负商誉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对于商誉,不同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有不同的定义。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在《企业合并》中规定,商誉是指交易发生时,购买成本超过企业在所购买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中的股权份额的部分,它应确认为一项资产。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企业合并与无形资产》准则中规定,收购成本大于被购企业可辨认资产减去负债的余额的总和的差额应确认为商誉。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以财务报告准则(FRS)形式发布的会计准则,对商誉的定义则是针对外购商誉。FRS指出,外购商誉指被购买企业的成本与该企业  相似文献   

6.
一、无形资产的定义 新旧准则对无形资产的定义略有不同。旧准则对无形资产的定义是: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以管理为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由此将无形资产按可辨认性分为可辨认无形资产和不可辨认无形资产,其中不可辨认无形资产是指商誉。而新准则将无形资产定义为: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强调了可辨认性这一特性且作了可辨认标准的规定,与原准则比较,新准则不再对无形资产是否可辨认进行分类,将不可辨认资产(商誉)排除在无形资产之外,而这些修改正是国际会计准则2004年所修改的内容,从而新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在无形资产的定义上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7.
一、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会计处理要点 首先,确定取得的可辨认净资产或长期股权投资的价值。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其实质是一项“交易”。作为购买交易中取得的资产、承担的负债或取得的股权,需要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而不应该用账面价值计量。取得可辨认净资产或股权的具体方法分为: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情况下,购买方需要将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按其公允价值入账;控股合并的情况下,购买方应当在购买日按所确定的合并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入账,以确认取得的被购买方的股权份额。  相似文献   

8.
权益结合法与购买法是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二者主要区别是:权益结合法合并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按照合并日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计量;购买法合并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按照合并日被合并方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购买成本与所取得的全部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商誉。  相似文献   

9.
第一,商誉减值会计处理规定的比较。一是美国的规定。从商誉研究的发展来看。美国是最早对商誉的会计处理进行规定的国家,但一直未形成统一的会计规范。如1970年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PB)发布的第16号意见书《企业合并》中规定,并购成本超过取得的被并企业可辨认资产减去承担的负债的差额确认为商誉。取得的可辨认资产减去承担的负债的市场或评估价格超过并购成本的,  相似文献   

10.
商誉确认及减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誉根据其产生方式的不同,分为自创商誉与外购商誉两种。其中,外购商誉是在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的情况下,购并企业所支付的购买成本高于被购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差额的部分;而自创商誉是与外购商誉相对而言的,它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积累起来,并能使企业获得未来超额盈利的无形经济资源。长期以来,传统会计对于企业可辩认的资产,  相似文献   

11.
一、无形资产定义的比较 旧准则将无形资产定义为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为管理企业集团财务目的而持有的、无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无形资产可分为可辨认无形资产和不可辨认无形资产。不可辨认无形资产指商誉,旧准则中没有定义可辨认性,只是笼统地认为可辨认资产以及不可辨认资产应该包括的种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一、无形资产的概念及确认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无形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才能予以确认:(1)与该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资产最基本的特征是产生的经济利益预期很可能流入企业,如果某一项目产生的经济利益预期不能流入企业,就不能确认为企业的资产。(2)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企业自创商誉以及内部产生的品牌、报刊名等,因其成本无法可靠计量,不应确认为无形资产。  相似文献   

13.
在企业合并的会计实务中,有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两种方法。购买法是以被并企业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入账价值,购买法支付的购买成本与被并企业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商誉,被并企业合并前的留存收益及利润构成购买方的购买成本;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经济理论界将商誉理解为可以创造出超额收益的无形资产,因为这种无形资产的存在使企业在经营和工作效率方面处于优越地位。商誉资产的价值可以通过企业市场价值大于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而得以确认。因此,一般认为,企业商誉资产的量化值是在企业产权有价转让时才有必要确认。与商誉相对立的概念则是负商誉,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号———无形资产》(征求意见稿)的认定,负商誉是指“企业购买另一个企业时所支付的价款少于被收购企业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的差额”。由此可见,商誉与负商誉的认定,都是从企业价值的角度而展开分析,并没有…  相似文献   

15.
换股合并会计方法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立燕 《财会通讯》2005,(12):41-42
一、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的比较购买法是将企业合并视为一桩买卖(是一个企业主体通过并购方式取得其他参与合并企业净资产的一种交易),这一交易与企业购买其他任何资产一样,买方应按购买成本记账。如果支付的购买成本高于所取得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则其差额确认为商誉。合并  相似文献   

16.
万洁 《财会通讯》2008,(2):47-48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第13条指出:“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确认为商誉。”《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一无形资产》第11条规定:“企业自创商誉以及内部产生的品牌、报刊名等,不应确认为无形资产。”对自创商誉与合并过程中形成的商誉采取两种截然不同的处理方法,主要是因为外购商誉同其他可确认资产一样,符合纳入表内披露的各种原则和条件,而自创商誉则不能可靠计量,自创商誉的确认不符合稳健性等会计原则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企业合并准则及其他相关准则来看,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将会计信息的重点放在资产负债表,新准则要求对企业并购采用购买法处理。在购买法下,购买方在购买日对作为企业并购对价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人当期损益;购买方对并购成本大于并购中取得的净资产的公允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商誉。新准则将更好地反映公司投资所取得的利益,加强公司财务报表的可比性,提供更完整和相关的财务信息。SFASNo.141(R)表达的最根本的概念是并购创建的整个企业是会计报告主体。因此,合并报表将描述并购企业100%收购的资产和负债。任何少数人的利益,即所谓的非控制股权利益将被视为股东权益,收益表将列示整个企业的成果,其利润分为归于控制股权利益部分和非控制股权利益部分。  相似文献   

18.
<正>一、对负商誉的认识在目前的会计理论界,商誉本身的性质一直是最具争议的问题之一。大多数理论学家认为商誉是企业的总体价值与单项可辨认净资产之和的差额。企业合并过程"购买成本与被购买企业可辨认净  相似文献   

19.
杨勇 《财务与会计》2016,(14):36-38
企业对于所拥有或者控制的经济资源,需要按照资产的定义和确认条件进行判别并作出相应会计处理。本文以风景区的山水风光为例,探析自然环境资源可否形成企业的资产,进而分析商誉在会计实务中的形成过程和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20.
引 言1.本准则规范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2 .本准则不涉及企业合并中产生的商誉。定 义3.本准则使用的下列术语 ,其定义为 :无形资产 ,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 ,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无形资产可分为可辨认无形资产和不可辨认无形资产。可辨认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 ;不可辨认无形资产是指商誉。确 认4.无形资产在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 ,企业才能加以确认 :(1)该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 )该资产的成本能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