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目前的儿童广告表现不容乐观,本文通过对儿童心理的挖掘、对KEYMAN的研究、对中国儿童存在的消费环境的分析,建设性地找出一条改善儿童广告表现的道路。要求广告人在实施广告表现时应重点突出以下几个方面:产品在进入市场前,必须作详细的广告调研及儿童心理分析和家长的消费心态分析;广告表现中应当确立"社会广告"的概念,不断提高社会效益,提升产品的品牌。  相似文献   

2.
吴渊 《现代商业》2007,(35):248-249
中国目前的儿童广告表现不容乐观,本文通过对儿童心理的挖掘、对KEYMAN的研究,对中国儿童存在的消费环境的分析,建设性地找出一条改善儿童广告表现的道路.要求广告人在实施广告表现时应重点突出以下几个方面:产品在进入市场前,必须作详细的广告调研及儿童心理分析和家长的消费心态分析;广告表现中应当确立“社会广告“的概念,不断提高社会效益,提升产品的品牌.  相似文献   

3.
贾枭 《商业研究》2004,(17):174-176
地区之间化的差异,使不同地区的消费对同一广告产生不同的理解。因此,重视地区化间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开展广告活动是许多国际品牌本土化的广告战略。国际品牌在中国本土化过程中。依照中国消费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化特点,创造性地运用了中国化中的表现元素,有效地传达了产品信息。树立了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4.
儿童消费的广告设计效应指的是广告设计在儿童消费产品中的影响,同时由于作为消费对象的儿童,与成人消费群体有较大区别,需要考虑到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等多方面因素,因此在广告设计中应当多设计正面效应的辐射,尽量减少甚至避免负面效应的出现。旺旺作为儿童产品中的佼佼者,其广告设计效应是值得关注研究的。  相似文献   

5.
徐小娟 《商业文化》2004,(B09):49-51
“儿童广告,是指儿童使用的产品或有儿童参加演示内容的广告”。据统计。目前我国14岁以下的少年儿童有2亿多人。儿童群体作为一个潜在收益巨大的市场,其购买力在日益上升。研究表明。孩子在家庭中越来越占主导地位。影响了大约68%的家庭消费。在传播业日趋发达的今天。儿童肯定会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广告信息的影响。而儿童身心不成熟、对是非判断不清又特别善于模仿。这一特点使他们特别容易受到不良广告的伤害,所以,儿童应该受到特殊保护。  相似文献   

6.
申自然 《广告大观》2006,(2S):156-157
生活类广告较典型的一个例子是麦当劳快餐在北京的一则地铁广告,这则广告在地铁的两扇门上分别印上一个张着大口、垂涎欲滴的小男孩和一个黄灿灿诱人的麦当劳大汉堡,从而利用地铁车厢两扇门随着旅客上下的一开一合规律,可以不断出现一个可爱的小男孩张开大口要吃一个麦当劳汉堡包的诙谐的图画,有趣地表现了儿童对麦当劳汉堡包的渴求和喜爱,广告图案的色彩明亮,构图简单明快,对产品的主要目标消费人群少年儿童十分具有吸引力,容易达到良好的促销效果。  相似文献   

7.
没有别的广告像儿童广告一样令社会和家长如此不安了,现今的儿童在消费主义的赤裸进攻或耳濡目染下,巳成为传媒、消费和广告所引导的世代。  相似文献   

8.
吴洁 《商》2013,(16):328-328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关系到个人身心的健康发展,同时对整个人生性格塑造产生决定性作用,对周围群体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塑造儿童良好的心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过程中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可或缺。本文首先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然后分析了教师在儿童心理教育中的作用,最后提出婴儿童教育的途径,以期为提高婴儿童教育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从广告传播表现的角度了解消费文化的变迁,对于研究消费水平和经济发展的阶段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广告传播表现和消费文化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般来说广告传播表现从广告诉求与内容表现、广告符号表现、广告信息传播表现和广告艺术审美表现四个方面对消费文化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儿童产品广告创作中的难点问题,主要体现在目标消费市场的特殊性和双重性加大了儿童产品广告创作的难度,负面效应加大了儿童产品广告的复杂性等方面。从而使儿童产品广告陷入媒体选择的两难境地,导致真实与夸张难以平衡。儿童产品的广告创作者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儿童产品广告创作中尽可能地弘扬真善美,远离暴力、自私、歧视、攀比,让孩子在优美健康的广告文化氛围中成长。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儿童产品广告处于发展阶段,各种措施极不完善,由此造成不负责任的儿童产品广告不时围绕在孩子们的周围,不断侵蚀着孩子们稚嫩的心灵。分析了儿童产品广告责任失范的具体表现以及由此而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儿童产品广告责任失范问题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记者 《广告大观》2009,(10):106-107
随着汽车消费需求的增加,汽车广告也越来越讲究创意,在汽车广告的表现中,商品本身,即汽车的出镜率越来越低,广告不再是直接表现产品的功能,而是注重以一种含蓄的、巧妙的方式来传达产品信息,甚至是逐渐上升为品牌形象和内涵的提升上。  相似文献   

13.
《网际商务》2004,(6):33-33
某些广告恶意攻击对手;某些广告对消费堂而皇之地进行欺诈,如本是保健食品的产品却在广告中宣称对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有治疗作用,夸大产品效果。这些都是违规广告。广告是营销的重要手段之一,而违规广告就在营销的幌子下招摇过市。你看到它们肆无忌惮的身影了吗?  相似文献   

14.
司子强 《商业研究》2004,(9):165-166
不同的广告战略和广告形式所产生的广告效果是不尽相同的。信息型的广告能使消费了解相关产品的质量、功能及用途等等;劝诱型广告旨在激起消费的购买欲望,在短期内扩大产品的销售量,这便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广告战略。广告的战略与实施,其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于慈山 《中国广告》2004,(8):149-150
中国电视体育广告的传播效果电视体育节目的观众具有如下特点:男性、15-44岁、受过高中以上教育、生活水平指数较高,这与许多商品的主力消费群体重合,再加上目标受众较强的消费能力,这样的广告受众群自然会吸引大量广告主趋之若鹜。由于体育节目拥有自己比较特殊的收视群体,投放的广告也就相应的集中在所谓的"男性商品"上,包括酒类、运动用品、汽车等,还包括偏重于男性消费者的"中性商品",如快速食品、旅游产品、可乐、电器等。这些产品占整个电视体育广告投放量的95%左右,足见体育广告目标群体的强烈针对性。此外,研究表明:体育节目的观众相对于其他节目有更大的比例为个人主动收看,因此注意力更集中、精神更专注。这种收看体育节目的忠实度不仅仅表现在对单个节目上,还表现在其长期收  相似文献   

16.
随着儿童接触广告的机会越来越多,儿童商品的广告层出不穷、琳琅满目,产品的目标定位和广告创意各色各样。广告在无形当中左右着家长及儿童对使用产品的选择。本文针对儿童商品广告语篇,探讨其创作上的语言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7.
网络化生存成为一种新媒介消费现象,这同时带来了产品和品牌传播路径的改变。快速消费品向来都是广告行业最为关注的市场。在这个市场里曾经诞生了许多品牌和产品快速腾飞的奇迹,在推动这些奇迹的力量中,我们都能发现广告的踪影,而且这些广告的投放大多数都以传统媒体为主。但是随着中国的电视媒体进入贵时代,对于那些消费周期短,  相似文献   

18.
《品牌》2015,(3)
大多数消费群体的信息都是闭塞的,使得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有着很大的盲目性和跟风心理。有些已经具备市场环境的商品,就是因为广告没有很好的定位,很快就被其它同类产品的品牌所竞争出局。有时候广告的问题本身就能帮助产品明确目标市场。广告刊登之后立即引起巨大的反响,这一则广告之所以奏效,是因为它对一部分消费群体想听的话有准确的了解,并把这些话用清晰、简单、有力的语言表现的出来。要创作出出色的广告,就必须对产品、市场竞争、消费者、消费行为等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于斐 《广告大观》2011,(5):48-49
本文主要以韩国和中国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在文化价值观(水平式与垂直式)、广告的产品类型(个人产品与公有产品)、广告表现技法(证言型、日常描述型)等不同侧面就对待广告和品牌的态度产生何种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个人产品利用证言型广告技法时,中国(垂直式价值)比韩国(水平式价值)在对待广告与品牌的态度上更加积极,而个...  相似文献   

20.
《广告大观》2011,(8):145-146
店头广告是消费者消费行为产生前的最近、最直接的讯息来源,对消费决策和实施具有“临门一脚”的作用。它长期根植于实体卖场,但双向交互的数字电视的出现,为店头广告的形式向节目广告领域扩展,赋予了全新的尝试平台。诸如《海飞丝中国达人秀》等电视节目,开始尝试在数字电视上进行节目广告投放,观众打开电视机、看到节目广告便可选择消费媒介产品,营销环节少而精,直接引导媒介消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