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股票市场筹措广泛的社会资金已是国家和地区间调整产业结构,扩大经济规模。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但云南上市公司规模小、业绩差,产业相关度低,影响着云南利用股市筹措资金的能力和效应。因此,在遵选和推荐上市公司时,云南应坚持的原则是:有助于培植支柱产业;有助于增强实力,创立名牌,组建产业大集团;有助于调整经济结构、产权结构;有助于规范和完善省内融资体制。  相似文献   

2.
一、实施江苏名牌战略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竞争型经济,当今市场竞争已进入品牌竞争时代,市场逐步向名牌靠拢,争创或争夺名牌的竞争愈来愈激烈。实践证明,一个竞争力强的企业,一定有优质名牌产品为依托,以名牌拓展市场已成为许多企业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谁创出了名牌,谁就能称雄市场,创不出名牌的企业在竞争中败北是不可避免的。同样,对一个地区来说,没有若干名牌产品的支撑,也很难在竞争中占据优势。江苏是经济大省,其工业实力和规模在全国一直处于领先水平,1995年全省Xi业总产值在全国的比重达12.9%,居…  相似文献   

3.
名牌企业是产业发展的领头雁.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产业的发展水平、规模和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名牌企业的水平、效益、规模和创新能力决定的.因此,要使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产业的整体水平有一个较大的提高,缩小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差距,就必须大力构建我们的名牌企业战略,创建和保护一批名牌企业和知名品牌,这既是实现我们跨世纪发展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名牌经济,名牌即著名商标,它能反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综合实力,反映其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水平,同时也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的整体素质,标示着企业的信用和形象,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是名牌就有市场,是名牌就有效益,是名牌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开拓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5.
日本创建名牌的经验及借鉴浙江大学外贸学院俞剑平本文所论的名牌是指质量持续提高同时被消费者认可的优良产品。环视世界范围内创建名牌的实践,日本国的经验具有借鉴之处。一、全方位创建名牌1.名牌意识的培养。日本创建名牌不但注重产品的内在质量而取得显著成效,而...  相似文献   

6.
从技能培训看云南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现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工程。云南经济要发展。农村是关键;农村经济要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又是核心。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真正转移出去,归根结底取决于农民素质持续、整体地提高,而农民素质的提高则取决于教育的普及与职业技能的培训。  相似文献   

7.
名牌战略,是指一个企业、地区或国家把发展名牌作为自己经济运作方式和目标的重要战略,加快实施名牌战略是实现昆山市两个根本性转变、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举措。 一、昆山市工业名牌的现状 近几年来,昆山工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一批企业和产品脱颖而出,在国内、省内占有一定的市场,拥有较高的知名度。仅1988—1993年,昆山工业产品获国家级名优产品奖2只,部现21只,省级35只,省级优秀新产品奖18只,94、95年有3只产品荣获江苏省名牌产品称号,95年市属企业有18只产品产、销量居全国首位。 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创名牌面临的严峻形势和问题。一是名牌的数量少,而且地方性名牌多,全国性名牌少;二是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名牌偏少,新兴产品名牌少,仍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传统产品为主;三是名牌经济规模普遍较小,名牌企业实力偏弱;四是工业产品单项名牌多,系列化群体式名牌少;五是部分已有一定知名度的名牌保牌不力,品牌声誉大打折扣,甚至正在走  相似文献   

8.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名牌产品已成为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壑济实力、科技水平、经济增长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无形力量,名牌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实力和地位的象征。振兴和发展地方经济,增强企业及其产品的竞争能力,必须要多方位实施名牌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
肖风桢 《广东经济》2007,(10):47-49
名牌的总体水平是一个地区甚至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据中山名牌名标网显示,中山已拥有了一大批中国名牌、广东省著名商标、广东省名牌、中山市十大名牌产品,但只有极少数名牌有很强的产地属性,能够让人想起"中山制造"。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和中山市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山市已具备实施名牌战略的物质基础,同时,中山市更需要借助名牌产品实现区域经济的腾飞。实施名牌战略是时代的需要,更是中山市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周建民 《技术经济》2004,23(10):8-10
<正>一 1.全国名牌地区分布极不平衡,呈现"东多西少"的格局。据1997年"中国质量万里行"活动调查显示,在中国最有价值品牌前52名排序中,西部地区九省一市仅有7种,只占10%。近5年"国最有价值品牌"排行榜上,发布了20余个省(区、市)约300个品牌,西部相对较少,1999年第85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公布的外经贸部首批重点扶持和发展的名牌出口商品99个品牌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  相似文献   

11.
面对近年来云南名优烟价格下滑,库存量从零到占一定的产销量,应如何看待这种现象,特别是如何评价名烟的地位,更有效地实施名牌战略,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关于名牌的认定、名牌的价值、名牌的价位、名牌的实质以及名牌战略的实施等问题,都是创名牌中应进行深入思考与探索的。  相似文献   

12.
实施名牌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赵成波,于占民市场竞争是产品的竞争,是名牌的较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逐步形成,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新形势下,我国产品打入国际市场靠的是名牌,外国产品畅销中国靠的也是名牌。名牌代表着一个企业、一个行业、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  相似文献   

13.
论中国在东北亚经济合作中的选择袁康东北亚包括中国、朝鲜、韩国、日本、蒙古和俄罗斯东部,是世界上最有经济发展潜力的地区。另一方面,东北亚六国的经济具有很大的互补性,而且六国以多种方式表达了进行东北亚经济合作的愿望。以图们江地区经济开发为核心的东北亚经济...  相似文献   

14.
实现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工程。云南经济要发展,农村是关键;农村经济要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又是核心。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和西部大开发的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将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增长,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都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西部地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广西、内蒙古等12个省、市、自治区和湖南省湘西、湖北省恩施两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幅员约 68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国上面积的71%;目前有人口约365亿,占全国人口的29%。 西部地区疆域辽阔,人口稀少,是我国经济欠发达、需要加强开发的地区。全国尚未实现温饱的贫困人口大部分分布于该地区,它也是我国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 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特别丰富。水能蕴藏总量占全国的 82.5%,已开发水能资源占全国的 77%,但开发利用尚不足1…  相似文献   

16.
名牌强国:中国经济跨世纪发展的重大课题从名牌兴业看国企改革的市场取向□熊考核一、以名牌为龙头组建企业集团,实现经济的规模联动现代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名牌”经济,名牌对市场占有的必然趋向又是名牌与规模的相互联动。对当前中国经济而言,名牌与规模联...  相似文献   

17.
刘振霞 《经济师》1998,(3):24-25
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全面振兴地区经济●刘振霞名牌是产品符合需求的综合标志。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完善,名牌作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实力和经济素质的重要尺度之一,日益形成经济生活的热点。因而,实施名牌战略也就成为各地振兴企业、振兴经济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实施名牌战略建设经济强省李树勤,李远,马金宽一、实施名牌战略的重要性何谓名牌?至今还未见到明确而严格的定义。我们认为,名牌是一种驰名商标,是产品质量信誉的标记,名牌是被市场承认,满足一定社会需要的产品;名牌是知名度较高,被用户认为质量好,信誉高的产品...  相似文献   

19.
竞争力涉及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经济主体与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在不同层面展开的综合实力的较量。在国家竞争力的研究中,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麦克&;#183;波特(Michael Porter)提出了著名的“国家竞争优势四因素理论”。他认为,影响一国开发其行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有四项,即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产业以及企业战略和组织;在一国的众多行业中,最有可能在国际竞争中取胜的是国内“四因素环境”特别有利的那些行业。  相似文献   

20.
1名牌在企业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现实条件 名牌产品是高质量、高信誉、高市场占有率、高经济效益的集中表现,具有科技含量大、附加值高、关联度大等特点。综观国际国内市场,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振兴和腾飞,都离不开一批名牌产品的创立和以名牌产品为龙头的企业集团的有利支持。 那么,应如何实施企业的名牌营销战略?在我国实施名牌的营销战略所面临的现实条件又是怎样的呢?1.1商标意识和名牌意识淡薄从国家工商局发布的数字看,我国有效注册商标已达44万件,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美国、日本分别拥有注册商标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