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IPO抑价是股票市场的一种常见现象,但是过大的抑价则反映了股票发行定价机制的失灵,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将不利于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对2009年10月30日开市以来至2010年10月26日为期一年的所有在创业板上市的共134家上市公司首日IPO抑价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上市首日换手率和IPO抑价率正相关;发行价格和IPO抑价率负相关,即发行价越低,IPO抑价率越高;每股收益和网上定价中签率的高低对创业板IPO抑价水平影响显著。此外,结合我国股票市场的相关制度,笔者认为我国创业板较高的IPO抑价水平还主要受发行、定价制度和交易制度改革割裂的影响,对此我国股票交易制度应做出必要的改变。  相似文献   

2.
李德焱  刘筠 《价值工程》2013,(31):180-182
自创业板设立以来,创业板市场定价效率未能充分体现,创业板上市企业IPO抑价率较高,风险资本支持的企业IPO抑价率高于非风险资本支持的企业,风险资本的持股比例、介入时间及持股机构数量都和IPO抑价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宋薇  林艳 《财会通讯》2014,(11):61-63
本文运用我国2007到2011年间新公开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了私募股权投资对目标企业IPO的影响。结果表明,私募股权投资并不能对目标企业上市当天的股票表现产生积极影响,有私募股权投资机参与的公司首发当天的抑价度并没有低于无私募股权投资的公司。但私募股权投资却能对上市目标企业当年的经营表现产生积极影响,有私募股权投资支持的公司相较于无私募股权投资支持的公司IPO当年的净资产收益率要高。  相似文献   

4.
李雪 《企业导报》2011,(13):32-33
IPO折价现象在我国的股票市场上广泛存在。本文通过对国内外IPO折价相关文献的回顾,选取创业板上市的152支股票作为研究样本,通过计算未经市场指数调整的首日收益率和经过市场指数调整的首日超额收益率来估计IPO折价的情况。对IPO影响因素的选择分别基于新股发行情况、投机泡沫假说以及承销商声誉假说,选取5个变量与首日超额收益率进行线性回归。以说明,在创业板市场,IPO折价现象的产生并非发行人和承销商的有意行为,新股的供不应求和投资者的投机行为导致了创业板IPO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为健全新股发行机制,降低发行抑价率,中国政府多次进行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并适时推出创业板,其IPO抑价程度和原因等问题亟待探究.文章针对创业板实际情况,以2009年6月IPO重启后至2010年10月所发行的创业板和中小板股票为样本,通过梳理IPO定价的制度变迁、比较研究和实证检验,发现以市场化为导向的询价制有效降低了新股抑价率,基于投资者情绪的中签率、上市首日换手率对IPO抑价产生了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取2009年10月30日到2010年底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的IPO公司内控信息披露完善与否及其对应的IPO抑价,通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实证分析IPO抑价对IPO内控信息披露的反应。结论是创业板市场IPO公司抑价率对内控信息披露完善与否有显著的反应,因此建议上市公司和监管层从IPO开始规范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进一步完善我国创业板市场。  相似文献   

7.
在创业板经过一年的发展,积累了足够的样本含量后,本文从多元回归与中位数分析两种方法入手,对有风险投资背景和无风险投资背景的企业进行分析,探讨风投对IPO定价效率的影响,并建立影响因素模型.最终得出结论一风险投资对创业板企业IPO抑价率有正相关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我国证券市场上,新股上市交易,首日的收盘价一般远远高于股票招募价,导致第一证券交易市场上的一些机构持股人在第一天就获得了巨额的投资回报,这是由于IPO抑价所造成的。本文选择2010年10月1日至2013年10月1日首发的286个创业板股票为样本数据,对IPO抑价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现金申购中签率和上市首日换手率对证券市场内IPO抑价率产生显著影响,而首发市盈率、首发数量、首发募集资金对证券市场内IPO抑价率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莫鸿儆  陈彬 《会计之友》2013,(1):100-106
文章以创业板IPO公司的招股说明书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R&D信息披露与IPO抑价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创业板市场存在高抑价现象,但IPO抑价率从2009年至2011年每年都在下降;创业板上市公司R&D信息披露与IPO抑价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创业投资声誉为视角,选取创业板IPOs为样本,实证研究有无创业投资参与、创业投资持股比例、创业投资声誉对IPO初始收益和长期业绩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中国创业板市场创业投资核证作用微弱,有无创业投资参与、创业投资持股比例和创业投资声誉均对IPOs初始效应无影响,创业投资声誉凝聚效应不佳;有创业投资参与优于无创业投资参与的IPO企业的长期业绩,创业投资声誉对IPO后企业长期业绩有提升作用且显著正相关;本文同时从中国创业板市场特性和非理性投资行为视角分析了理论假设和实证结果差异之所在.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信号理论对创业板市场的IPO抑价现象展开了研究。研究发现信号理论对于创业板市场具有比较强的适用性,这一发现为之前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作了有力的补充。本研究探索性的考察了信号变量之间潜在的互为调节作用,发现IPO后创业团队的持股水平能够显著调节企业风险因素个数对IPO抑价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在深圳创业板发行上市的148只股票为样本,实证分析了影响IPO抑价的多种因素,结果表明IPO抑价主要与发行价、发行规模、发行市盈率和交易总金额有关。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学者通过大量实证研究表明,成熟市场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都存在新股发行抑价的现象。我国证券市场自成立起至今一直具有较高的新股发行抑价率。本文根据信息经济学的理论,以核准制下2001年至2007年6月沪深两市419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股权结构角度研究IPO抑价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国有股持股比例、留存比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IPO抑价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赵倩 《财会通讯》2009,(6):131-132,154
国内外学者通过大量实证研究表明,成熟市场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都存在新股发行抑价的现象。我国证券市场自成立起至今一直具有较高的新股发行抑价率。本文根据信息经济学的理论,以核准制下2001年至2007年6月沪深两市419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股权结构角度研究IPO抑价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国有股持股比例、留存比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IPO抑价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选取我国创业板2009~2014年上市的379只新股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边界模型实证检验我国创业板IPO发行定价效率,发现我国创业板IPO定价存在明显下边界行为,即抑价行为,并且抑价率高达34.985 6%。为了进一步研究不同定价水平的影响因素问题,运用分位数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处于高分位点的创业板IPO发行定价较多受到发行市盈率、募集资金数额、发行前每股盈利和发行前总股本的影响;处于低分位点的创业板IPO发行定价受发行规模、资产收益率和发行前每股净资产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2009年我国创业板首批上市的28家公司为样本,对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前后的成长持续性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成长持续性在整体上不存在明显的IPO效应,但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趋势。上市公司在IPO之后,有些实现了持续性高成长,有些则出现了明显的成长性衰退。进一步对成长持续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上市公司成长持续性与IPO前的盈余管理水平呈负相关,与IPO前后的主营业务利润比例的变动情况呈正相关;而公司规模、是否存在风险投资以及公司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变化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并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创业板133家中小型企业为样本,基于信号理论和代理论为理论基础,研究企业IPO之后所有权结构作为有效信号对企业IPO抑价的影响。结果显示,创业者在企业IPO之后的所有权与IPO抑价负相关,天使投资比风险投资对IPO抑价的影响会更加显著,风险投资与天使投资在企业IPO之后保留的所有权与IPO抑价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企业技术开发》2015,(11):125-126
文章对我国创业板IPO定价问题进行了研究,选取了2012年间我国创业板上市的43只股票作为样本,从影响创业板IPO定价的内外因素分析,实证考察了净资产收益率、每股现金流等10个指标对我国创业板IPO定价的影响,并基于实证结果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发行定价一直是金融市场关注的焦点。成长性是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特点,也是公司能够于创业板上市的必要条件之一。本文首先从历史和未来两方面定义企业成长性,构建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衡量体系,通过因子分析计算得到成长性综合得分和成长性因子得分,并以此构建基于企业成长性的IPO多因素定价模型。通过逐步回归,本文发现创业板上市公司的企业成长性与IPO定价正相关,成长性越高的企业,其IPO价格越高。因此,从企业成长性的角度,创业板IPO定价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发行价格集中反映了企业的历史成长性,仅部分地反映了企业的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创业板IPO定价应更多体现企业未来成长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我国创业板IPO数据计算了创业投资(VC)和私募股权投资(PE)的投资回报,得出了一些结论,结论表明我国作为私募股权投资的一个新兴市场,其回报是相当诱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