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声音     
<正>韩长赋农业部部长我们测算,到2020年粮食消费要在14000亿斤以上,现在生产能力在12000亿斤以上,还有2000亿斤缺口。——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展望十三五"系列报告会上表示,我国粮食并不是真的过剩了,从中长期看,仍处于紧平衡状态。随着人口总量增加、城镇人口比重上升、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和农产品工业用途拓展,我国农产品需求仍呈刚性增长态势。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发展很快,1984年粮食总产8,142.4亿斤,比上年增产396.9亿斤,增长5.1%,比1979年6,642亿斤增产1,500亿斤,增长22.6%。这本来是件大好事,今后仍需把粮食抓紧。但由于我们目前的消费。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院《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专著指出,我国土地最高承载量是15~16亿人,在相当长时期内将处于临界状态。 2000年我国的人口将达到12.6亿人,需要的粮食约为10,000亿斤。而根据单产的现状及其历史增长趋势外推,我国粮食生产水平按常规的增长速度可能在9,200亿斤上下,将可能出现800亿斤的供需缺口,即粮食约缺8~9%。到2025年时,我国的人口将接近15亿人,按人均800斤计算(只能高于800斤——编者),需要的粮食约为12,000亿斤,而那时我国的粮食生产水平将达到11,850亿斤,供需可能达到基本平衡,但可能缺口100~200亿斤。关键在于控制人口的增长。根据现状,近期、中期人口与当地资源和粮食生产能力,将全国划分为3类地区: 1.富余地区:资源承载力高于人口需求,包括鄂、湘、鲁、赣、皖、浙、苏、黑、  相似文献   

4.
<正>核心提示本文从粮食安全视角入手,总结了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外部风险因素,以及当前我国粮食生产、价格、进出口和消费情况,分析了我国粮食供需空间差异和耕地分布不平衡等问题,提出了新形势下完善耕地保护制度的对策建议。近年国际粮价大幅波动,粮食进出口国家集中度提高。我国粮食产量多年稳定在1.3万亿斤的同时,粮食进口量仍在增长、对外依存度仍在攀升。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愈发重要。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学院《我国农业生产问题、潜力与对策》一文将我国1949年至1993年粮食生产划为四个发展阶段:1949年至1958年为第一台阶,粮食总产由2264亿斤增加到4000亿斤,年均增长193亿斤,单产由137.26斤增至218.96斤,增长59.5%;1958年至1978年为第二个台阶,总产由4000亿斤增加到6095亿斤,年均增长105亿斤,单产由218.96斤增至336.96斤,增长54.1%;1978年至1984年为第三个台阶,总产由6095亿斤增至8146亿斤,年均增长342亿斤,单产由336.96斤增加至481.08斤,增长42.8%;1984年至1993年,总产由8164亿斤增至9129亿斤,年均增长10…  相似文献   

6.
农业连续几年丰收,国家存粮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出现了粮食总体上供大于求的局面。有专家认为,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已达到了4.85—5亿吨的水平,并呈相对稳定状态。但是,我们必须看到:(1)我国人口增长对粮食需求的增长和粮食实际产出的增长仍然是个突出矛盾。到2010年,我国粮食需求将达到5.5亿吨,到2030年将达到6.4亿吨左右。就是说,全国每年要比上年增产100亿斤粮食,年递增1%以上。对于农业这样一个自然风险很大的产业来说,实在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就说80年代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就曾出现过几次波动。…  相似文献   

7.
实现10000亿斤粮食生产目标的耕地需求与保护陈寿山,展瑰琦,朱德举中央要求2000年我国粮食总产达到年生产能力10000亿斤的目标。能否实现,关系我国在本世纪末能否实现小康。实现10000亿斤粮食生产的战略目标,对耕地的基本需求是:稳定粮食生产的耕...  相似文献   

8.
一、2005年全省粮食安全的基本情况 1、粮食略有减产,供求总量基本平衡 2005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5180万亩,较上年(省定案)增长2.7%(下同);总产227.9亿斤,下降1.8%。其中夏粮播种面积2084.3万亩,增长4.9%,总产87.4亿斤,下降2.7%;秋粮播种面积3095.7万亩,增长1.3%,总产140.5亿斤,下降1.2%。预计全省粮食供给总量为497亿斤,粮食需求总量预计在280亿斤左右,全省粮食供求平衡,粮食安全有保证。  相似文献   

9.
《农村工作通讯》2009,(19):10-11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种植业生产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1949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先后登上了3000亿斤、4000亿斤、5000亿斤、6000亿斤、7000亿斤、8000亿斤、9000亿斤、10000亿斤8个台阶。2004—2008年粮食连续5年增产。2008年全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04公斤,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比1949年增加195公斤,增长近1倍。  相似文献   

10.
粮食在国计民生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食物消费中粮食占摄取热量总量的85%以上。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又是基础的基础,因此,必须重视并抓紧粮食生产,保证粮食生产持续稳步地增长。1980年我国粮食产量6,364亿斤,1981年6,500亿斤左右,是建国以来第二个高产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居世界首位,占世界的17.7%。由于人口占世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总数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1.5%,而耕地却只占世界总耕地面积的7%,“八五”期间前四年平均减少耕地500万亩,现全国人均耕地1.199亩,已有三分之一的省市人均耕地不到1亩,“九五”期间年增人口仍将在1300万以上,按人均每年占有粮食750斤计算,1300万人口每年需要增产100万斤的粮食,增幅比10年前提高一倍。经有关部门予测到2010年国内需求粮食总量为7亿吨,而实际生产能力为5亿吨,缺口为2亿吨,玉米、水稻将出现短缺。为此,国家向全国提出到2000年粮食计划新增1000亿斤,并要求“九五”期间,东北三省粮食增产300亿斤以上,其中黑龙江省为150亿斤,吉林省为100亿斤,辽宁省为50亿斤。1995年7月省委七届四次全会,作出把黑龙江建设成全国最大的商品战略后备基地和农业强省的决定。计划到2000年,使全省粮食总产在1994年的基础上新增150亿斤,达到650亿斤左右,占全国新增产量的15%,到2010年全省粮食总产将在1994年基础上新增500亿斤,达到1000亿斤左右,占全国新增产量的25%。  相似文献   

12.
《齐鲁粮食》2002,(2):1-1
在刚刚结束的全省粮食工作会议上,省局确定了今年全省粮食工作的主要目标:粮食收购150亿斤,销售160亿斤,当年不增新库存;地方储备30亿斤以上;新建粮食收纳库5亿斤,更新改造基层库容10亿斤;招商引资力争达到2亿元;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10%;粮食企业销售收入增长8%;粮办工业总产值增长8%;购销企业不发生亏损,  相似文献   

13.
《上海农村经济》2011,(1):47-47
2010年我国粮食总产达到10928亿斤,比上年增加312亿斤,增长2.9%,再创历史新高。由此,我国粮食总产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首次“七连增”,粮食产量连续四年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  相似文献   

14.
中国2005年夏粮产量达2025亿斤,同比增加102亿斤,增长5.1%;夏收小麦产量预计增长5%左右。中国农业部消息称,预计2005/06年度,由于小麦产量增长而进口减少,小麦新增供给比2004/05年度略增,消费总量将比2004/05年度减少,当年新增供给量不能满足消费,期末库存比2004/05年度降低,但降幅减小,库存消费比处于安全范围。  相似文献   

15.
(一)必要性 我国是粮食生产与消费大国,有13亿人口,年粮食产量约4.6亿吨,消费量约4.9亿吨,流通量约1.7亿吨.我国人口众多,人口增长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经济发展、收入水平提高肉蛋奶消费的增加需要更多粮食."民以食为天",粮食事关国计民生,粮食流通事关经济全局与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6.
我国粮食进口应如何趋利避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业进入WTO后过渡期之后,无论是履约的需要还是国内市场的需求,粮食进口都成为必然。如何调整和完善现行的粮食进口管理体制,使粮食进口的“利”放到最大,而“弊”缩到最小,是当前一个紧迫的任务。一、粮食进口不可避免由于近年来粮食连续减产,我国已经进入粮食供求关系趋紧、价格上涨的波动周期。尽管2004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恢复性增长,达9389亿斤,比2003年增产776亿斤,是我国历史上年度增产最高的一年,但产销缺口仍达500多亿斤,粮食供需将继续保持紧平衡、高价位态势。目前国内市场在数量、品质和价格上对进口小麦等品种具有一定需…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口增加、城镇化的推进、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农产品的工业及能源用途拓展,我国未来粮食需求将持续刚性增长,至2020年将达到14000亿斤左右,未来7年需增加2000亿斤。本文在对我国当前粮食安全状况进行整体分析和对未来粮食安全判断的基础上,提出了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战略与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粮食生产可能出现新的增长高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能否实现增产1000亿斤粮食的目标 到本世纪末增产1000亿斤粮食,按常规推算是难以达到的。近五年来,我国粮食总产几乎没有增长,一直在9000亿斤上下徘徊。今后五年一下子要增产1000亿斤,似乎不太现实。如考虑到五年之间还有歉年与平年,增产将更显艰巨。但如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就不一样了。事物发展总是波浪式的,粮食生产也不例外,在发展过程中既有低速徘徊,又有高速增长,呈现周期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出现过三个增长高峰。第一个高峰出现在改革开放初,多  相似文献   

19.
我国粮食安全的市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荦我国粮食安全的国内市场分析1.国内市场粮食供求的数量分析目前,我国居民对粮食的消费及其增长已经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2000年以来国内粮食的消费需求量维持在4.8-4.9亿吨。从国内市场现状和潜力来说,国内粮食需求随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而呈刚性增长趋势。从消费结构来说,粮食主要由口粮、饲料用粮、工业用粮和种子用粮这几部分组成。种子用粮占整个粮食消费的比例很小,对粮食需求影响不大,而其余三部分的用量较大。其中口粮相对稳定,变动较大的是饲料粮和库存。除口粮外,其他均为粮食的间接消耗。我国粮食商品量占总量的25%。1985以…  相似文献   

20.
<正>2010年粮食收成已成定局,黑龙江垦区粮食总产将连续7年创历史纪录。在"十一五"的5年里,垦区粮食总产由2005年的205.3亿斤提高到2010年的360亿斤以上,新增155亿斤左右,增长75%;商品粮总量由180亿斤提高到330亿斤以上,新增150多亿斤,增长83%,商品率由88%提高到92%左右,提高4个多百分点。垦区维护国家粮食和食品安全的能力快速提高。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