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再生稻是采用一定栽培措施,使头季水稻收割后稻桩上休眠芽萌发生长成穗而收割的一季水稻;农民称之为"抱孙谷"或"秧孙谷"。再生稻在生产上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一可以充分利用山区(中稻地区)光温资源,提高水稻产量;二再生稻不需播种、育秧、插秧、中耕耘田,种一季可收两季稻,不但省种子、省工,而且投资少收益高;三可以提高复种指数,提高稻田利用率。四再生稻叶面积小,根系发达,抗旱力强,可在秋旱严重地区发展,提高水稻单产。  相似文献   

2.
再生稻是采用一定栽培措施,使头季水稻收割后稻桩上休眠芽萌发生长成穗而收割的一季水稻;农民称之为“抱孙谷”或“秧孙谷”。再生稻在生产上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一可以充分利用山区(中稻地区)光温资源,提高水稻产量:二再生稻不需播种、育秧、插秧、中耕耘田,种一季可收两季稻,不但省种子、省工,而且投资少收益高;三可以提高复种指数,提高稻田利用率。四再生稻叶面积小,根系发达,抗旱力强,可在秋旱严重地区发展,提高水稻单产。  相似文献   

3.
<正>在目前我国水稻生产技术水平已经处于较高起点的情形下,要实现粮食持续增产增收新跨越,必须拓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渠道,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再生稻。再生稻是指一次播种,两季收成,即利用中稻在一季成熟之后,大约只要割稻株上2/3的部位,收取稻穗,留下下面的1/3植株和根系,收获后的稻桩,通过灌溉、施肥等肥水管理措施,促使其茎节上的侧芽萌发再生成稻株并抽穗成熟的一季水稻。再生稻被公认为是米  相似文献   

4.
再生稻是在水稻收获第一季后,开发头季腋芽再次种植收获的一季水稻。其栽培技术称为一种双收技术。再生稻的主要特点是米质优、省工省时、投入少、效益高、操作简单,有利于粮食增产、粮农增收。  相似文献   

5.
徐国新 《农家之友》2010,(20):43-44
近年来,随着杂交水稻的发展,在种好杂交水稻的基础上,利用杂交水稻腋芽萌发率高的特点,进行培育再生稻,争取达到一季杂交水稻加再生稻,这是一项节省劳力、减少投资、争取多产粮食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再生稻栽培试验,总结探讨适合本地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水稻也能一季种植,实现多季甚至多年收获?重庆忠县马灌镇农民"育种专家"胡代书的回答是:能。因为他培育出的"越年再生稻"不但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证书,还在全国试种推广2万亩,  相似文献   

7.
双季稻改植再生稻后,再生稻的头季优于早稻,再生季优于二晚,增效显著,2001年调查显示;增效230元/亩,增幅达100%,调优水稻结构,发展再生稻,在种植技术上抓好品种选择、温光资源利用、栽培模式等增效环节;并在种植规模、科技推广、购销等方面做大再生稻产业。  相似文献   

8.
1990年至1993年,壁山县国土局、气象局从强化土地深度开发,提高光热资源利用率的角度出发,共同在壁北、壁南部分地区进行水稻早育间作试验示范。试验以工工改变田微气候条件,提早中稻播期为突破口,并辅之以提早移栽期和间种优质糯稻等系统技术措施,促成了前季中稻的早熟、高产、早收,同时又为后季再生稻创造了必要的时间和湿光条件,从而使水稻单产提高20%以上。  相似文献   

9.
蓄留再生稻 一种两收效益好江西省农技推广总站(一)再生稻是利用头季稻收割后的稻桩,经水肥管理,使休眠芽萌发,长成稻株,抽穗成熟的水稻。再生稻栽培技术是一项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实用性很强的新技术。我省丘陵山区较多,许多地方种双季稻光温资源不足,种一季稻...  相似文献   

10.
重生态联合发展做强品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2年10月,春露联合社在洪湖岸边成立,依托洪湖自然生态和资源优势,推进再生稻全产业链开发。联合社由37家合作社、2户家庭农场和1家粮食加工销售企业组成,服务和带动农户3450户。春露联合社能发展成为湖北省规模最大的水稻联合社,主要得益于"三香"。一是统一服务品种"香"。洪湖人多地少,人均占有耕地仅1.5亩,单家独户农业生产效益低。为寻找新出路,联合社大力发展再生稻,第一季稻谷收割后,由稻桩上萌发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我省再生稻生产的实践富有成效,很有前途。大力发展再生稻,是调优水稻结构,实现粮食产业优质高产、降本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应当作为农业发展新阶段,实行粮食乃至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再创江西农业发展新优势的一项带战略性的举措来抓。一、重新认识和积极发掘发展再生稻对再创农业新优势的战略意义首先,发展再生稻是提高粮食生产力水平和促进农业新发展的得力举措。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着重指出:“不能忽视农业,最关键的是不能忽视粮食生产。”强调不能忽视粮食生产,并非要继续追求当前产量的增长,而是要切实保护和稳步提高粮…  相似文献   

12.
全力恢复双季稻面积是当前南方诸省农村工作重点,也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本文在分析双季稻面积发展变化的基础上,阐述了恢复双季稻面积的困境,提出了恢复双季稻面积的对策:一是推进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构建基于大数据的粮食目标价格体系;二是扩大早籼稻收购总量,解决早籼稻销售困境;三是加大农业机械化扶持力度,推进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与规模化经营;四是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培育一批多样化的新型职业农民;五是理性面对再生稻优势,把再生稻纳入双季稻统计口径。  相似文献   

13.
<正>3月11日,湖南省再生稻生产技术暨水稻种肥药一体机械化直播技术培训会在长沙召开,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兰定国出席会议并讲话,有关市州、县市区农业局分管领导、推广站长、再生稻示范管理人员、技术指导员及种植大户等近300人参加了培训。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参加会议并就"水稻生产机械化新技术与新机具"做专题讲座,湖南农业大学唐启源教授介绍了湖南省直播机收水稻示范情况,并就再生稻高产栽  相似文献   

14.
作为安徽省粮食主产区的六安市,2004年种植的546万亩水稻喜获丰收,预计总产量可达24.1亿公斤。丰收后的广大农民盼望粮食收购企业实行“一次收购,二次结算”的方式,保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即:农民向粮食收购企业出售粮食时,先按当时市场价结算,钱货两清;市场粮价一个月内若上扬,企业将上扬部分的差价按一定比例返还给农民。实行这种方式,归纳起来有以下好处:对农民来说,一是帮助农民规避了价格风险,从而打消了惜售、观望、待价而沽的心理;二是激励了农民的售粮积极性,早卖粮不吃亏;三是农民尝到了种田的甜头,越干越有劲,为下年的农业生…  相似文献   

15.
《农家之友》2014,(12):13-13
<正>再生稻是一次播种、两次收获的水稻栽培技术,在中国有1700年历史。广西在1986年,就开始推广"杂交中稻+再生稻"的栽培技术。据了解,1996年,广西全区再生稻种植的亩产由1986年的55公斤提高到171.3公斤。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最大蓄留面积曾达到70多万亩。但到20世纪初,全国再生稻种植面积大幅萎缩,广西最低时才有10万亩。专家分析,再生稻发展受到优良品种、栽培技术、劳动力短缺三大因素制约。如今,对再生稻来说,前两大难题已经解决,其复兴,仅差劳动力短缺与政策支持的最后一关。  相似文献   

16.
发展“再生稻”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目前我国水稻生产技术水平已经处于较高起点的情形下,要实现粮食持续增产增收新跨越,必须拓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渠道,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再生稻。  相似文献   

17.
关于再生稻生产的探讨黄芳福(一)再生稻,亦称"稻荪子"。是利用中稻或早稻收割后的稻桩,通过立即灌水、施肥、除草等措施,促其茎节上的侧芽萌发的再生素。我国再生稻的历史悠久,早在古代《广志》中就有再生稻的记载。解放后,特别是70年代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以后...  相似文献   

18.
再生稻,即种植一回收获两回的水稻,利用到稻桩重新发苗生长的特性,有效缩短了稻米的生长时期.我国作为稻米的原产地,再生稻的种植模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再生稻的生长特性,种植人员必须综合控制温度,水量,土壤肥力等多种条件,保证再生稻稳定高产.基于此,本文将主要论述再生稻丰产技术.  相似文献   

19.
一、双季稻、再生稻气候类型区本区包括贵州西南部海拔750米以下,南部600米以下,东部、北部400米以下的地区。年平均温度大于18℃,水稻生长季日数大于220天,安全生长期日数大于180天,10~20℃的积温大于4000℃,年降水量为1000~1500毫米,年日照时数1200~1600小时,热、水、光条件均适宜种双季稻和一季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双季稻的品种布局为:早稻用中早熟品种时,晚稻用中熟品种(籼型、粳型均可);早稻用中熟品种时,晚稻用中早熟或中熟品种;早稻用早熟品种时,晚稻宜用中迟熟品种。…  相似文献   

20.
铜鼓县位于赣西北山区,全县有耕地11.74万亩,74%的水田受光温条件制约,只适合种植一季稻或中稻,且粮食产量较低。针对这一状况,该县正努力探索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新途径。经过多年的反复实践,终于找到了一项适合山区特点的“两增”项目——再生稻。1996年,该县采取点面结合,以抓好集中连片再生稻高产示范基地5个,计IO00亩,带动全县再生稻的推广,并获得大面积本收。如何把再生稻当作山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项目,实践告诉我们必须做到“五抓”。1.抓思想认识提高。推广再生稻,一是要把推广再生稻当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