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眼下,新年度的棉花收购工作已经展开,而国内纺织用棉的需求却仍持续"疲软",还未摆脱"卖棉难"困境的国内棉花收购企业,又开始遭遇"买棉难"。由于对今年棉花大量滞销的情形还心有余悸,各地棉商不敢放胆收购,而棉农惜售现象严重。据调查,形成棉农惜售、企业慎收现象,并不是某  相似文献   

2.
根据我国加入WTO的承诺,将于2005年起允许外国棉商在我国从事棉花经营活动,纺织品进口配额管理也将取消。因此,一些外企代理人扬言:如果外国棉商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大部分棉花企业就将被挤垮。国内棉界许多有识之士也对此忧心忡忡。  相似文献   

3.
作为事关“三农”和纺织品生产的大宗农产商品,棉花在国民经济中居于重要地位;棉花种植和纺织业(涉棉产业)在新疆兵团、黄淮海平原及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农垦企业中具有较重要地位。5月20日,中国证监会批准中国期货市场1996年以来的8年中第一个新品种——棉花期货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6月1日,棉花期货在郑州商品交所顺利挂牌交易。棉花期货上市对期货市场发展、完善棉花市场体系、提升中国在国际棉花市场地位等都有深远影响。为此,本刊综合有关资料整理成文,供读者更好地了解机遇与风险并存的期货市场。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2005年,棉花资源趋于紧缺,价格攀升;来年,棉农受利益驱动大量增加棉花种植面积,导致资源充足,棉花价格再次下跌。这样年复一年,循环往复的生产及市场波动现象,被专家称为棉花"周年波动"现象。目前新棉收购已接近尾声,国内和湖北省新棉收购价格比上年上涨。面对新一轮的棉价上扬,一些权威部门和专家建议棉农、棉花经营企业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相似文献   

5.
2003年度,棉花收购刚一开秤,各类棉花收购企业和棉贩都“一窝蜂”般地扑向棉花市场,你抢我夺,把棉花市场搅乱,价格不断提高。籽棉收购价格一路攀升,由最初的每公斤4.6元涨到了7元以上!最活跃的便是那些棉贩子和私人棉加厂等无证经营。他们肆无忌惮争抢棉花,即使是“超水棉”也敢  相似文献   

6.
商品的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价格发现功能是期货市场的基本功能。通过对我国棉花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的实证分析发现,国内棉价涨幅远远落后于国际市场,期棉未来的走势将有明显的成本推动型和资金推动型双重特点,2008年期棉将不再平静。  相似文献   

7.
棉花是新疆(兵团)的支柱产业,但新疆棉花市场体系尚不健全,棉花流通尚未完全摆脱统购统销局限,棉花期货市场发展滞后,深入研究和利用期货市场功能及其运行规律,推动和完善新疆棉花期货市场,对于缓解新疆涉棉产业链市场风险、提升战略水平从而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兵地协调发展以及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新疆棉花期货市场现状问卷调查与描述分析,对新疆棉花期货市场发展滞后及其对新疆棉花产业发展之消极影响作一原因解析。  相似文献   

8.
2003年,是我国棉业历史上杂乱无章的一年,棉业主体极度膨胀,资源大战异常激烈,价格变动反复无常,收购秩序混乱不堪,棉花质量低下,棉商利益半空悬挂,纺织行业叫苦不迭,棉业大乱必然催生棉业大治。  相似文献   

9.
最近,笔者先后对临沂市的苍山、郯城、临沐、沂水等重点产棉县和市直部分企业的棉花收购、加工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棉花市场基本上是好的,但也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基本情况 从调查情况看,凡是由供销社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和经山东省政府批准的棉纺企业基本都能按照国家棉花政策、遵照国家规定的棉花等级质量标准收购棉花。在棉花收购环节上,多数企业能坚持“一试五定”制度,“一试”即对收购的棉花进行  相似文献   

10.
棉花期货作为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品种,自2004年上市运行以来,其市场功能得到了有效发挥,特别是近年来,在期货市场熨平价格的作用下,棉花市场价格波动幅度渐趋缩小,由低频的大幅波动逐渐化为高频的小幅波动,受到国家有关部门和涉棉企业的好评,日趋成熟的郑州棉花期货市场,在促进涉棉企业稳健经营、提高我国棉花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棉花行业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2005年度新棉收购工作即将开始。今年的棉花收购工作将面临国际国内棉花市场扑溯迷离,棉花资源相对减少,棉农期望值偏高等不利因素。而做好今年的棉花收购、加工、销售工作对稳定我国的棉花产业,保证植棉农户和涉棉企业增产增收,促进农业、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和谐稳定都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为审时度势搞好今年的棉花购销,笔向涉棉企业提出如下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从棉花市场供求关系、经济及政策层面因素分析以及麦棉比价、产业链各方预期、期货市场走势等对棉花市场价格形成影响的其他因素等方面对2011年度棉花市场形势进行初步分析判断,期冀能够为新年度的棉花信贷资金供应和管理工作提供一点参考。一、棉花市场供求关系分析(一)棉花供给情况1.国内棉花产量。从国内棉花生产来  相似文献   

13.
过去三十多年,中国一直是世界主要产棉国之一。特别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后,中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产棉大国。中国加入WTO后,中国棉花市场逐渐与全球棉花市场融为一体。中国的涉棉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中不断走向成熟,中国棉花的这些因素使之在世界棉花市场的作用日益显现。  相似文献   

14.
经过前期较大幅度的下跌后,后期国内棉价是否继续下滑、以及收购旺季期间国内棉市的底存哪里,成为目前市场高度关注的问题。结合目前棉花市场呈现出的有利和不利因素进行分析,笔者认为后市国内棉花价格很可能在12500—13000元/吨这个箱体内运行,换句话就是国内棉花行情将处在一种跌有支撑、涨有压力的局面之中。  相似文献   

15.
目前新棉收购工作全面展开。受9月下旬部分棉花产区连续阴雨影响,价格上涨预期增强,部分地区出现抬高价格、盲目抢购等问题。近日来,棉花收购价格和市场交易价格持续上涨,棉花市场蕴含着较大的市场风险。为切实做好新棉收购和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6.
2006年将是棉花生产丰产之年,但丰产能否丰收,丰收能否丰利,尚在两可之间。为切实维护亿万棉农的利益,切实维护广大纺织企业的利益,充分调动棉花企业的收购积极性,实现工、农、商“三赢”,特提出以下建议:一、建立棉花发展基金,制订棉花收购最低保护价这是从根本上维护棉农切身  相似文献   

17.
在食盐反封锁斗争取得胜利之际,棉花收购季节来临了。1944年九十月间,关中新花上市。国民党一面向棉农催收贷款,一面压低价格强迫征购。边区要打破国民党顽固派的棉花封锁,必须想办法争取棉农、棉商。为此,陈云领导财经部门采取了机动灵活的战术:高价招远客。那时,国统区棉花征购价每公斤仅550元。边区便以1400元收购,差价高达850元。棉农和棉商一看边区棉花收购价这么高,想方设法突破封锁,向边区贩运棉花。由于法币不断贬值,再加上各级军官克扣兵饷,国民党士兵常常吃不饱饭,不少人偷偷地背着东西进入边区换钱补充伙食。连排长们看到有利可…  相似文献   

18.
我国既是一个产棉大国,又是一个用棉大国,产量、用量均占全球的四分之一左右。中国加入WTO后,国内棉花市场必然要和国际接轨,面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竞争,适时地、全面地、客观地分析棉花形势,应对挑战,不仅非常必要,也非常现实。下面我从四个方面对棉花形势作简单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19.
11月份,我国棉花采摘基本结束。据中国棉花协会最新调查,2007年全国棉花总产预计为750万吨,较上月预计数减少8万吨。全国棉花收购进入后期,受棉副产品价格波动影响,籽棉收购价格先涨后跌,收购进度超过七成。11月份国内皮棉销售价格相对稳定,总体价格水平高于上月。  相似文献   

20.
棉花洗牌     
自2004年中国开放棉花收购市场以来,中国的棉花产业得到迅猛的发展,并开始步入市场经济的良性轨道。因此,市场经济大背景之下的中国棉花市场更具活力和张力,其前景广阔。目前,中国棉花市场有三大倾向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