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0 毫秒
1.
作为是党和政府喉舌的媒体,经济新闻自然是报道的中心和重点.但是,从读者阅读心理上看,经济新闻,不如社会新闻好看.造成这种认知偏差,主要是经济新闻过硬、没看头,新闻性弱,政策、法规、制度,这些东西吸引不了读者的目光.固然,经济新闻有它的特殊性,报道本身专业性太强,可能无法引起读者的兴趣.所以,我们有必要探索如何让经济新闻"社会化".  相似文献   

2.
李颖江  杨军 《活力》2011,(5):187-187
作为是党和政府喉舌的媒体。经济新闻自然是报道的中心和重点。但是,从读者阅读心理上看。经济新闻,不如社会新闻好看。造成这种认知偏差,主要是经济新闻过硬、没看头,新闻性弱,政策、法规、制度.这些东西吸引不了读者的目光。固然,经济新闻有它的特殊性,报道本身专业性太强。可能无法引起读者的兴趣。所以,我们有必要探索如何让经济新闻“社会化”。  相似文献   

3.
桑蕾 《活力》2012,(4):58-58
经济建设是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经济新闻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它在电视台新闻节目及报纸中所占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在新闻写作工作中,经济报道比较难写,经济新闻常常会写成外行看不懂、内行不屑看的“鸡肋”。写好经济新闻成了当今时代新闻媒体热议的话题。  相似文献   

4.
会议新闻,历来是党报报道的重点,宣传好、报道好会议新闻,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及时准确地传递到寻常百姓家,是党报的职责所在。  相似文献   

5.
经济工作是我们一切工作的中心,这是党的十六大明确的根本纲领.近年来,经济新闻在新闻报道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然而经济新闻写作也在诸新闻种类中难度最大,为提高其报道效果,经济新闻也应倡导走精品之路.那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经济新闻,笔者认为,凡是报道人类经济活动和与经济活动直接相关方面的新闻都是经济新闻.  相似文献   

6.
文天心 《活力》2014,(7):105-105
党报要唱响主旋律,要为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党报的工作性报道如何创新?这是新闻改革中众所关注的问题。工作性报道通常是指涉及领导活动、会议和中心工作的报道。近年来,不少报纸为了增强新闻的指导性和可读性,对工作性报道进行了不少改革,如:控制领导活动和会议报道条数;限定字数狠刹长风;写法上创新提高会议报道质量等等。这些措施可以说正当其时,但要从根本上改变工作性报道的“工作味”,决不能忽视从源头上创新,要善于从新闻的深藏之处去发现“金矿”。  相似文献   

7.
夏雷 《活力》2012,(6):193-193
电视台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新闻节目必须快捷、准确地传达有关时政、法规法令及其他热点社会信息。紧密配合中心做好宣传报道。每天的电视新闻,会议消息一般要占40%以上,有时甚至会占用更长的时间。广大观众正是通过这些会议消息,了解了党和政府当前着重主抓的工作是什么.党和政府对群众有什么要求.会议消息无疑是起到了上传下达的桥梁纽带作用。因此抓好会议新闻的报道.一直是各新闻单位和每位新闻工作者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南海市审计局把审计信息宣传作为联系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重要媒介,不论工作多忙,都不忘宣传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强化审计监督。充分利用审计信息内容翔实,数据准确的特点,密切与新闻单位的联系,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结合审计工作重点,及时反映经济生活中带普遍性、倾  相似文献   

9.
李颖江 《活力》2013,(9):51-51
经济工作是我们一切工作的中心,经济报道是新闻报道的重头戏.是党报宣传的主要内容之一。什么是经济新闻。笔者认为,凡是报道人类经济活动和与经济活动直接相关方面的新闻都是经济新闻。所谓与人类经济活动直接相关的方面,一是指与经济活动直接相关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二是指与经济活动直接相关的政策、制度的变动:三是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国际关系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经济新闻报道的多维视角在于从社会新闻角度入手来写活经济新闻,从民生角度来报道经济新闻,以及从市场角度、文化角度和哲学角度来报道经济新闻.  相似文献   

11.
史洪帅 《活力》2011,(5):186-186
经济工作是我们一切工作的中心.这是党的十六大明确的根本纲领。近年来,经济新闻在新闻报道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然而经济新闻写作也在诸新闻种类中难度最大,为提高其报道效果,经济新闻也应倡导走精品之路。  相似文献   

12.
刘敬元 《活力》2013,(4):157-157
在当今的新闻宣传中,电视新闻节目如何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发挥主流媒体的引导功能,保持并提升地方台新闻的影响力。策划实施大型新闻行动是地方台新闻报道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舆论监督被誉为党和政府为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喉舌。因此,新闻媒体在舆论监督过程中,必须是以维护我国当前市场经济发展为目的,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为立足点和出发点,积极又慎重地开展舆论监督。长期以来,假冒伪劣现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有关打假和揭露质量问题的新闻报道受到党和政府及人民群众的关注。应该说,这类舆论监督属于新闻批评类报道,它面向的是整个社会,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  相似文献   

14.
在新闻竞争中,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方面的新闻共享性多,竞争相对平稳;而社会新闻共享性少、可读性强,竞争相对激烈.因此,社会新闻成为媒体发展力争做大的一块蛋糕.要使社会新闻提质创新,发展方向是增强民生新闻的报道,加强批评性报道的力度,强化媒体在报道社会新闻中的服务和干预功能.  相似文献   

15.
李欣 《活力》2010,(16):135-135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报道日益成为新闻宣传报道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邢玉华 《活力》2011,(8):162-162
一、节目主持人应具有的政治素质 (一)节目主持人应具有正确的旱向恚识在中国,广播电台、电视台是党和政府的宣传机构,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和工具.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无论是新闻类主持人或者是娱乐类主持人都首先要明确这一点。作为电台和电视台的工作人员。节目主持人是喉舌的喉舌、工具的工具。必须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紧密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发挥节目主持人的聪明才智,做好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17.
李云娣 《活力》2011,(2):86-86
经济新闻是以报道人类社会最新经济活动和最新自然经济为内容的新闻。 《中闰新闻实用大辞典》中定义:“经济新闻是有关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一切经济领域新闻的总称。”经济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经济活动或经济工作事实的报道。  相似文献   

18.
新闻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传媒对党务、政务活动和各级党政机关包括领导干部与工作人员实施的民主监督.新闻舆论监督的实质是人民群众的监督,也体现了党和政府通过传媒对社会进行的监督.  相似文献   

19.
鲍春笛 《活力》2013,(24):73-73
民生问题无小事,在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现在各级党委和政府越来越关注民生问题,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城市功能、丰富百姓文化生活、积极为职工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等,一项项扎扎实实的民生举措让百姓切实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新闻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积极关注民生、服务百姓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民生新闻的角度投放重点应在哪里呢?结合当前实际,我认为,民生新闻应重点关注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徐长有 《活力》2010,(17):51-51
在当前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条件下.经济报道进入了一个新的天地,同时给经济报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地市级党报.如何进一步增强新闻策划意识。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搞好当地的经济报道.是目前地方党报面临的突出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