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量效应作为一种金融异象,广泛存在于各个市场。然而在丰厚收益的背后却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学术界称之为"动量崩盘"。本文在确定中国A股证券市场动量效应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动量组合的风险性质。结果表明:A股市场存在周度的动量效应;且该周度效应无法被CAPM和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所解释;A股的周度动量效应没有出现普遍存在于其他动量市场的"动量崩盘"现象,表明在A股市场实施动量策略,不仅收益比美国市场更丰厚,而且风险更小;而动量组合在牛熊市中不对称的收益表现,使得动量收益可以和股票期权一样被市场预计波动率所解释。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行为金融学中小公司效应、价值股效应、动量效应以及反转效应对于中国股票市场的影响,以A股市场2000-2018年数据为研究样本,基于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探究结合行为金融因素的多因子模型能否较好地拟合股市。研究发现,A股市场不同板块对于各个因子的偏好与权重不同,而单一股票也很难通过多因子去很好地解释超额收益,而本文希望通过实证分析来展示非理性因素对于金融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采用2010年至2019年我国大类资产的月度数据,检验了传统的动量效应及经CAPM模型调整的残差动量效应,并利用PLS方法合成了我国投资者情绪指数,研究了投资者情绪对动量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投资者情绪对动量效应有显著影响,动量效应的收益主要来自高情绪期,低情绪期时的收益显著降低;对动量效应的收益进行分解,发现高情绪期时动量效应的收益主要来自多头端,而在低情绪期时主要来自空头端,根据情绪设计的轮动动量效应可以显著提升投资绩效。研究结论不仅是对资产定价及行为金融理论的有力补充,而且为投资人及监管层的管理实践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4.
以2014-2018年中国股票型公募基金市场为样本,改进基金动量组合构造方法,并提出中国公募基金市场“新动量效应”。研究发现:传统动量效应稳健性较差并存在较高“动量崩溃”风险,而剔除历史上表现“最好”的基金,则可以显著提高动量组合收益稳健性;同时,“新动量因子”具有更加稳健的股票横截面定价能力;最后,从“投资者关注”和“处置效应”两个角度,对“新动量因子”存在机制作出了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5.
依据2011年中小板市场股票的日收益率考量对该市场短期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结果显示:当形成期为一周时,持有期为一周、四周、八周的情况下市场均存在收益反转现象;当形成期为两周时,持有期为四周、八周的情况下市场均存在收益反转现象;当形成期为四周、八周时,各种持有期情况下均存在反转效应。重叠抽样结果显示:除了形成期为两周且持有期为两周的情况下,市场效应不明显之外,其他均显著表现为收益反转效应。同时采用静态与动态的投资策略验证2012年上半年的数据,发现时间段的选取对于研究结论有显著的影响;动态投资策略能够实现更为可观的收益,但收益波动也更为剧烈。  相似文献   

6.
宁欣  王志强 《投资研究》2012,(12):123-136
因不能有效反映股票盈利的相对强弱,基于总收益排序的动量或反转组合,通常包含大量高Be-ta值和小市值股票,承担着较大风险。为此,本文采用风险调整后的收益评价,即基于残差收益排序,考察中国A股市场月度数据的动量或反转效应,结果发现:在全样本阶段存在显著的残差反转效应,不存在残差动量效应,这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后更明显;相对于总收益反转组合,残差反转组合不仅具有更高的显著收益和Sharpe比率,还具有较小的系统风险,并受公司规模因素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多因子资产定价理论是继CAPM理论之后的重大创新,也是时下资本资产定价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本文搜集整理多因子资产定价理论的相关文献,分析梳理其发展脉络。通过理论探究,引入以市值增长率为代理变量的活跃因子和以资产负债率来衡量的杠杆因子。基于我国A股市场进行Fama-MacBeth横截面和时间序列的回归检验,发现加入活跃因子和杠杆因子后的八因子模型解释能力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增强,其中活跃因子的表现显著,而杠杆因子对股票超额收益解释能力相对较弱,但仍强于六因子模型中的风格因子。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上证180中选取的具有代表性的82只股票为研究样本,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运用简化的F-M方法进行实证检验。发现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假设条件与中国股市的实际情况差距过大,检验结果证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并不适应于中国市场。  相似文献   

9.
现实生活中,居民积累财富不仅由于财富能够带来消费,更由于财富本身能够带来人们对于社会地位追求的满足感。马克斯·韦伯将后者称为“资本主义精神”,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财富效应。本文基于Bakshi and Chen(1996)的资产定价模型,利用中国2003~2010年的股票价格和消费数据,使用GMM方法估计了中国居民的财富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居民消费存在明显的财富效应。因而,投资者的消费投资行为都会受到这一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金融科技作为数字技术驱动下的金融创新,与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创新具有密切联系。根据2014—2020年中国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数据以及百度金融科技指数,文章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地区金融科技发展指数,对金融科技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与传导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地区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相关关系,可通过缓解金融错配与促进人才集聚两方面助力企业技术创新。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表明,金融科技对中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大于东部地区,对规模以上企业的促进作用大于规模以下企业。因此,持续推进金融科技的发展,有助于高效促进我国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选取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采用Fama五因子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规模效应、账面市值比效应、盈利效应和投资效应显著;并且,该模型优于三因子模型,但解释能力仍然相对有限。原因在于,我国创业板公司信息披露不完善、投资主体不成熟和监管不到位,从而导致定价效率低下。对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融资融券交易制度作为一项重要金融创新,至今经历了六次标的扩容,使我国股票市场有了较好的信用交易机制。本文以我国A股第五次与第六次融资融券扩容标的为研究对象,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融资融券交易制度对上市公司股票定价效率的多方面影响。研究表明,融资融券交易实施后定价效率有所提高,股价对新信息的反应速度和程度有所增加,但效应较弱。本文在此研究基础上针对更好发挥融资融券交易制度积极意义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各金融市场之间关联度越来越大,我国A股、B股市场的羊群效应亦可能相互传导。在学者们对金融市场羊群效应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说明A股与B股跨市场羊群效应的产生机理,构建跨市场CCK模型以检验A股与B股跨市场羊群效应的存在性和不同市场条件下跨市场羊群效应的非对称性。实证检验发现,短期内跨市场羊群效应普遍存在;并且在市场收益率高、交易量大、波动性强时,跨市场羊群效应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4.
行业轮动现象是股票市场上常见的一种现象。通过动量和反转交易的思想,利用沪深300行业指数对我国A股市场的行业轮动现象进行了实证检验。对交易测试的结果反映出我国A股市场的行业动量现象在日和月的时间区间上相当明显,而在周的时间区间表现为阶段性的行业轮动和动量现象。研究结果一定程度上证实了我国A股市场行业轮动现象的短期性和特殊性,此外,对于投资者的投资实践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曾静 《时代金融》2013,(15):250-251
本文使用2008-2009年我国的月度对我国股市的财富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在短期内,股价与居民消费不具有因果关系,在长期股市才显示出系数约为0.12的正财富效用。  相似文献   

16.
以1997年1月至2020年6月我国上市公司的交易数据和财务数据为样本,基于Fama-French五因子模型分析框架,检验我国股票市场盈利溢价的存在性、产生机制及其定价能力.研究发现,盈利稳健的企业相对于盈利疲弱企业存在明显溢价,且这一盈利溢价不能被市场因子、规模因子、价值因子和投资因子很好解释.机制分析发现,盈利溢价效应在投资摩擦低的公司中更显著,盈利溢价的产生机制符合投资Q理论.包括市场因子、规模因子和盈利因子的三因子模型在我国股票市场具有最好的解释能力,说明A股市场具备对盈利能力做出合理价值判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运用状态空间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考量我国股票和房地产市场的财富效应进行了时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股票市场长期内具有稳定的微弱负向财富效应,而房地产市场长期内存在稳定的正向财富效应,房地产市场的财富效应要大于股票市场。同时,2011年末的欧债危机,对于这两种市场财富效应的影响十分微弱。鉴此,应逐步增加居民股票收益,保持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平稳运行,努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中国A股市场的股票指数ETF为研究对象,分析了ETF和基础资产错误定价的程度和原因,讨论了ETF套利对基础资产定价的影响,解释了ETF错误定价的内在机制,提出了消除错误定价的投资策略。研究结果显示,ETF折溢价是投资者非理性行为和套利限制共同导致的错误定价,这种错误定价主要出现在ETF层面,ETF错误定价的修正表现为折溢价对未来ETF收益有负向预测作用,但对基础资产未来收益无显著预测性,意味着ETF套利并没有对基础资产定价产生严重影响,投资者每周可以通过投资策略从ETF上获得0.9%的收益。进一步从投资者情绪和套利限制两个视角分别解释了ETF错误定价的内在机制,发现投资者情绪越高,套利限制越严重,ETF错误定价越大,折溢价对未来ETF收益的预测性越强。  相似文献   

19.
在证券市场特定交易日的异常收益率现象研究中,有关节日效应的研究是最受关注、争议最多的之一.国内外学者多年来重点对节前交易日规律性地出现异常收益率的现象进行了详尽的研究,但对节后效应,尤其是中国市场传统节日节后效应的系统研究尚鲜见.本文主要运用GARCH(1,1)模型对中国A股市场1997~2011年间数据进行实证检验,验证了春节节后效应的存在,并发现节后交易日市场异常波动性是节后效应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饶育蕾  王建新  丁燕 《会计研究》2012,(5):59-66,94
本文在应计定价被高估的"应计异象"研究基础上,从投资者有限注意角度出发,将投资者分为高关注和低关注两类,实证检验两类投资者对应计定价的不同影响。实证研究发现,高关注投资者由于能够充分关注到包括应计和现金流在内的盈余组成部分,因而能够对应计作出较为合理的定价;相反,低关注投资者则对应计作出过高的定价。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不同的市场态势下,高、低关注投资者对应计定价具有不同的表现:当市场处于牛市时,高关注投资者对应计进行了合理定价,而低关注投资者则存在对应计的高估;而熊市时,高关注投资者对应计作出偏低的定价,而低关注投资者则对应计作出了较为合理的定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