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时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中国1978~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检验后的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利用两套资本存量核算方法,对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的来源及其时空特征进行分析,并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4万亿元投资政策进行了效率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属于典型的投资主导型经济,资本投入是中国经济增长持续稳定的最主要来源,TFP贡献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由改革开放初期的资本、劳动力和TFP三驾马车平衡拉动,形成了现阶段的资本投入与TFP反向角力态势;区域经济差距主要源于资本投入与TFP双重差异,但TFP差异是最重要因素;4万亿元经济刺激政策下中国经济复苏属于典型的“投资主导型复苏”,是以牺牲中国生产率为代价的,TFP在2008年后呈现断崖式下降,平均拉低中国TFP达0.23~0.3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3.
张燕花 《价值工程》2015,(3):147-148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我们在发展实体经济的同时,不能忽视虚拟经济发挥的积极作用。事实上,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基础,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发展具有正负、两个方面效应。所以,我们应该采取正确的方法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从而发挥虚拟经济的积极作用,规避虚拟经济存在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标:研究中国283个城市及各重大战略区域碳排放强度的区域差异、动态演进和空间收敛性。研究方法:基于中国碳核算数据库发布的碳排放数据计算得出全国283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碳排放强度,作为论文的主要研究对象,采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法测算重大战略区域碳排放强度的差异情况,使用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方法刻画不同区域碳排放强度的动态演进特征,运用变异系数和空间面板模型开展σ收敛和β收敛分析。研究发现:全国城市及各重大战略区域碳排放强度出现显著下降,整体上表现出明显的“南低北高”空间格局,且各重大战略区域间的组间差异具有扩大趋势;各区域碳排放强度的动态演进特征差异较大,京津冀、黄河流域内部城市极化较为明显;全国城市及各重大战略区域碳排放强度均不存在σ收敛,但均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不同区域表现出来不同的空间效应,且经济水平、产业结构、人口密度、外资强度、科研投入、路网密度对碳排放强度变化率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异质性。研究创新:使用夜间灯光数据反演核算二氧化碳排放量克服了传统能源统计数据开展核算的一系列潜在问题;从国家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角度出发,深入分析全国城市及不同区域碳排放强度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5.
在构建城市舒适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测算了我国287个地级市的舒适物水平,采用聚类分析、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Markov链以及Moran指数探究我国城市舒适物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和动态演化特征。研究发现:高舒适物水平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及沿海地区,城市舒适物发展水平大体呈东高、中平、西低格局。各地区城市舒适物整体相对差异不断减小,相对差异主要来源由地区间相对差异向超变密度转变,绝对差异大致呈现先扩大再缩小的发展规律。不同状态城市舒适物向上跃迁态势明显,城市舒适物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其转移受到邻域舒适物状态的差异化影响。  相似文献   

6.
7.
本文基于1995—2012年的数据分析了中国民间投资的发展状况、动态变化特征及经济增长效应。结果表明:从总体情况看,东部民间投资总量最大,中部次之,西部最小;但中、西部的平均增长速度高于东部;东、中、西部民间投资的动能均呈不断上升趋势,但势能均有所波动;东、中、西部三大区域民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均是正效应,西部地区民间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弹性最大,东部次之,中部最小。  相似文献   

8.
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资源世界范围内的配置演进,以及美国的次贷危机可以看出,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对经济体发展至关重要。通过有关数据分析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并得出结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是相互影响的关系,适当的虚拟经济能促进经济发展,但控制不当会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就中国现状,本文给出相关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虚拟资本为核心、以金融系统为主要循环依托的直接以钱生钱的虚拟经济,其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复杂性、介稳性、高风险性、依附性、周期性、增长性、无形性等。现代经济有两个轮子,一个是虚拟经济,另一个是实体经济。双轮驱动,使现代经济比单靠实体经济独轮推进的传统经济,马力更大,效率更高,发展速度更快。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我们必须发展虚拟经济,做强实体经济,协调两个轮子。宏观经济如此,中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亦如此。  相似文献   

10.
以虚拟资本为核心、以金融系统为主要循环依托的直接以钱生钱的虚拟经济,其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复杂性、介稳性、高风险性、依附性、周期性、增长性、无形性等.现代经济有两个轮子,一个是虚拟经济,另一个是实体经济.双轮驱动,使现代经济比单靠实体经济独轮推进的传统经济,马力更大,效率更高,发展速度更快.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我们必须发展虚拟经济,做强实体经济,协调两个轮子.宏观经济如此,中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亦如此.  相似文献   

11.
以虚拟资本为核心、以金融系统为主要循环依托的直接以钱生钱的虚拟经济,其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复杂性、介稳性、高风险性、依附性、周期性、增长性、无形性等。现代经济有两个轮子,一个是虚拟经济,另一个是实体经济。双轮驱动,使现代经济比单靠实体经济独轮推进的传统经济,马力更大,效率更高,发展速度更快。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我们必须发展虚拟经济,做强实体经济,协调两个轮子。宏观经济如此,中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亦如此。  相似文献   

12.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由“去工业化”向“再工业化”的转变,表明了原来的产业结构存在严重的内部缺陷,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导致了一系列经济问题。如今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期,我们要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把握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同时不能忽略虚拟经济的作用。政府在积极引导虚拟经济发展的同时要采取一定措施,使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合理布局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证券业、房地产业开始兴起,虚拟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是金融危机的爆发对虚拟经济的影响也很严重。文章探讨了金融危机下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张永年 《城市问题》2023,(7):33-42+83
运用Super-SBM模型测度中国284个地级城市的碳排放效率,从时空维度分析城市碳排放效率的演变和分异特征,采用Dagum基尼系数法对城市碳排放效率的区域差异进行测算和分解,通过构建绝对/条件β收敛模型考察其收敛性。研究发现,2009—2020年,中国地级城市碳排放效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发展趋势,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小分散大集聚”的俱乐部特征。在区域差异上,东中西部、南北方的区域间差异均呈现扩大趋势。东中西部地区碳排放效率区域间差异的来源由超变密度向三者相对均衡的状态转变,南北方地区碳排放效率区域间差异主要由区域内差异贡献。全国城市、东中西和南北区域碳排放效率均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中部地区收敛速度较快,西部地区收敛速度相对较慢,低碳技术创新、创业活跃度、工业发展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财政分权水平对碳排放效率变化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互动状态深刻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虚拟经济过度膨胀,以市场虚假繁荣为特征的泡沫经济充斥市场,削减了实体经济的内生动力。文章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重庆市巴南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各自发展态势以及耦合协调度进行评价,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17.
当前,中国经济脱实就虚的问题突出,实体经济发展不仅存在全国性问题,而且存在区域性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较低的市场化水平、中西部地区实体产业盈利空间收窄、实体中小企业融资难、东部地区生产成本上升、区域分割造成的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优化中国实体经济空间格局,要多渠道降低实体企业的经营成本,推进全国市场一体化,有重点地推动中西部地区新的战略性区域工业化发展,坚定不移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加强实体经济运行监测,从而促进中国实体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辽宁经济统计》2005,(12):33-33
所谓“实体经济”是用于描述物质资料生产、销售以及直接为此提供劳务形成的经济活动的概念。它主要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建筑业、邮电业等产业部门。  相似文献   

19.
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及其平衡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经济是指相对独立于实体经济的虚拟资本的经济活动。虚拟资本一般指以有价证券形式(如债券、股票)存在的未来预期收益的资本化。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虚拟资本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资本的虚拟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如各种金融衍生产品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我们必须发展虚拟经济,做强实体经济。为此,本文针对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进行了简要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体系中,价值联系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互动的基础,而会计信息能够如实反映价值联系,成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互动桥梁。本文从分析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互动入手,对会计所体现的传导作用进行分析,并揭示会计运用的局限性,期望对深入认识会计在经济体系中的价值与不足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