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培培 《中国外资》2010,(12):185-186
为厘清社会阶层与消费行靠之间的关系问题,本文提出把认同作为研究二者关系的分析框架,认为个体认同和社会认同形成的连续体构建了个体的消费行为和社会阶层之间的桥梁。本文使用CGSS2003中的相关数据,证实了职业阶层、主观阶层与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并发现在职业阶层一定的情况下,阶层认同依旧是影响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证明了认同与消费行为和阶层之间的关系,为厘清消费和阶层关系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
基于CFPS2018年微观数据,结合区域层面的宏观数据,实证检验了家庭老人照料对中年农户土地流转的相关影响.研究发现,家庭老人照料的广度和深度均对中年农户土地流转具有显著的负面作用.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研究结果仍然显著.机制分析表明,家庭老人照料会显著降低中年农户外出务工、自主创业概率,从而对其土地转出行为产生作用.虽然社会照料服务一定程度上能够分担家庭老人照料对中年农户的家庭负担,但是这种"替代效应"并不足以缓解家庭老人照料对土地流转的负向影响.异质性研究显示,东北地区中年农户的土地流转行为受家庭老人照料的影响更加明显,通过成立"国家土地银行"、缩减"地域歧视",可以提升此类群体外出务工的概率及可能性,有利于降低家庭负担、促进土地流转.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理论部分通过建立家庭决策模型,分析了农户非农就业、土地流转与购买农业机械之间的关系,指出非农就业市场与土地流转市场的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农户购买农机。进一步,文章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利用两部分模型与Tobit模型实证分析非农就业与土地流转市场的发展对农户购机决策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非农就业与土地流转能够对农户的购机决策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土地流转面积每增加1亩,农户购买农机的投入会上涨0.88%,家庭中非农就业人数每上升1人,农户购买农机的支出随之上升2.01%。  相似文献   

4.
探究宅基地流转意愿的区域差异和影响因素,有助于解决当前宅基地利用中的“闲置浪费”和“非正规交易”并存的问题。本文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的分析框架,从主观规范、知觉控制、行为态度三条路径展开,通过质性分析方法对浙江德清、江西余江、四川泸县三地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区域差异与影响机制进行研究,并从宅基地流转政策的制定、流转信息渠道的畅通、流转后农户权益保障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相关部分制定和实施因地制宜的宅基地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选择宁安市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农户行为选择为切入点,采用了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讨论了宁安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依据宁安市农村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问卷调查,构建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影响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因素,根据模型估计和结果分析,得出相关结论:户主的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口数目、家庭收入情况、农业收入比重和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等因素对农户土地流转行为影响显著,而户主从事职业、是否获得农业补贴、家庭成员中参加农村社会保障的人数和农户对土地流转中介了解程度等因素对其影响一般显著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世代交叠理论和劳动闲暇理论以及CFPS数据,从商业养老保险的投保情况与收入情况两个层面实证分析商业养老保险对土地流转的影响。结果显示:商业养老保险一方面通过提高家庭养老保障水平的方式影响家庭参与土地流转的意愿,另一方面通过增加转移收入的方式影响家庭土地流转规模。参保商业养老保险对于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还存在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7.
土地流转作为农村经济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具有重要作用,农民是土地流转和经营的主体,农户的心理行为对土地流转具有一定影响.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由于农民文化水平和农村环境的影响,农民的认知和意向会产生矛盾与失调,本文经过公安县两镇的调研,从认知失调、意向失调、行为失调三方面讨论农民土地流转的心理活动,并探索农民土地流转心理的重塑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8.
张海红 《财会学习》2015,(18):206-207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地租存在的自然条件和制度基础分别是不断增强的农村土地的资源天赋情况和农民土地权利的排他性的发展趋势.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理论地租与实际地租、显地租与隐地租之间的现实困境主要是由于农民土地产权边界模糊和农村市场体制不健全.本文通过探讨农户在实际生活中的土地的经营,对农户在对土地配置的过程中是如何以机会成本为依据并在产品与生产要素市场制约下进行的.有助于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地租形成机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和Logistic模型,选取云南省昆明市200名农户为调查对象,分析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户转让土地的意愿,受到相关政策的熟悉程度、是否有闲置或撂荒的土地、土地流转途径、农业税减与粮食补贴等的显著影响;家庭年收入、土地流转形式、零散土地对农户生活的影响等因素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影响较小;户主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以及年龄大小对出租流转土地和承租土地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为云南省推动土地流转的实施提供借鉴,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土地合理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0.
现有研究对土地调整和农地使用权流转之间的关系并未形成统一定论,本文利用来自中国6省的农户调查数据建立Probit和Tobit计量模型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土地调整显著促进了农地使用权流转:一方面在非农就业机会存在的条件下,土地调整导致农户对地权不稳定的预期加强,促使有非农就业机会的农户更积极地转出农地,增加了农地供给;另一方面拥有较多农业固定资产的农户即使面对地权不稳定的威胁也不愿意降低土地需求,因而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合力表现出土地调整对农地使用权流转的显著正效应。这一研究结论为我国的农村土地政策制定以及农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发育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论文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微观数据,以农户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t模型和负二项模型研究社会资本、金融素养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资本和金融素养对农户向正规金融机构的借贷行为存在正向影响,社会资本的影响显著,而金融素养的影响不显著。社会资本与金融素养对农户借贷行为的交互作用并不明显,社会资本中的转移性收支、个人声望和对家庭的重视程度与金融素养的交互作用显著。对于农户向非正规金融机构借贷的行为,社会资本和金融素养仍对其有正向影响,只是社会资本影响不显著,金融素养有显著影响。社会资本除对60岁以上年龄段农户向非正规金融机构的借贷行为影响为负,对不同地区农户正规借贷行为均有显著影响,金融素养对东部地区农户正规借贷行为和中西部地区农户的非正规借贷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2.
农户可获得的金融支持情况对农户流转行为及农地流转规模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陕西省农户获得金融支持情况,采用多元logit模型和Tobit模型对样本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农户是否获得农业贷款、是否获得农业补贴、过去三年是否有借款、是否从正规机构借款以及借款的难易程度等金融支持变量对农户流转行为和流转规模有显著的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论在财政金融、政策性金融、银行金融和金融产品创新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并对土地流转的非粮化与国家粮食安全问题进行了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社会网络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社会网络对农户借贷可得性、借贷规模均具有正向影响。(2)信息获取能力、风险偏好在社会网络对农户借贷可得性、借贷规模的影响中均起到中介作用。(3)异质性分析发现,与非正规借贷相比,社会网络对农户的正规借贷产生的影响更大;与不使用互联网型农户相比,社会网络对使用互联网型农户的借贷可得性以及借贷规模的影响更大;社会网络对西部地区农户的借贷可得性以及借贷规模影响最大;年龄越靠近中年的农户越倾向于选择参与金融借贷,借贷规模也越大。  相似文献   

14.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曾推出一份《当代中国社会流动》报告.报告显示:处于社会阶层底部,人数最为庞大的工人、农民,其经济社会地位在继续下降;在处于优势地位的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经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中,其子女的代际继承性明显增强,低阶层子女进入较高阶层的社会流动障碍在强化,门槛明显提高了.社会资源(包括经济资源、组织资源和文化资源等)呈向上层积聚的趋势,居社会顶部的强势阶层(国家与社会管理者)以占总人口极少数的比例,却占有着最大的资源,拥有对社会最大的支配力.  相似文献   

15.
在“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背景下下,我国政府以国家干预、政府主导为特征的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在促进土地流转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伴随实践过程,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不足却日益凸显。鉴于此,政府需要界定与市场、社会中介组织之间的关系,以便在充分尊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体作用,尊重和保障农村土地流转中社会组织发展的基础上体现政府职能的“兜底”特征。  相似文献   

16.
傅国涌 《金融博览》2012,(17):21-21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曾推出一份《当代中国社会流动》报告。报告显示:处于社会阶层底部、人数最为庞大的工人、农民,其经济社会地位在继续下降;在处于优势地位的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经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中,其子女的代际继承性明显增强,低阶层子女进入较高阶层的社会流动障碍在强化,门槛明显提高了。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2004—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失信被执行人数据度量城市层面的社会失信状况,考察社会失信对交易成本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机制。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考察社会失信的“空间传染”对全要素增长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社会失信会降低企业和整个社会的全要素生产率,经济越发达,社会信用缺失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也越显著;(2)社会失信不仅会阻碍本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也会通过“空间传染”效应抑制周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3)“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公布与查询系统”的信息公开,可以有效缓解社会失信;(4)机制分析表明,社会失信主要通过提高社会和企业交易成本以及导致资源错配等机制,抑制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本文为理解社会信用与经济效率的关系提供了新视角,也为政府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与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18.
一、当前农村土地流转主要形式(一)转让不愿或无力继续承包土地的农户,与其他农户协商一致,经村委会同意,将全部或部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剩余期限转给第三方,由第三方与村委会确立新的土地承包关系,  相似文献   

19.
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 SES)((1))会对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产生影响,而其对城市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利用就读于同一学校不同SES儿童作为实验样本,通过实验研究不同SES对儿童亲社会行为影响。我们发现:复杂公平观上,高SES儿童具有更加明显的劳动优先主义,而低SES儿童则表现出更多结果公平;涉他偏好上,高SES儿童表现得更亲社会、更愿意分享,低SES儿童则表现出更多恶意行为;竞争意愿上,低SES儿童呈现出更强烈的竞争意愿,且男生比女生更愿意竞争。上述研究表明即使享有同等质量的教育资源,不同SES儿童在公平观、涉他偏好及竞争意愿上均存在明显差距,这种差异不应被忽视,我们需要重视对低社会经济地位儿童的关注和培育。  相似文献   

20.
荣松文  唐国云 《上海会计》1999,(3):50-51,14
任何事物的产生与发展都离不开环境的影响,会计作为社会文明的产物当然也离不开环境的影响。会计是一种人们主观见于客观的活动。从会计的客体来看,客观经济活动是会计要反应的内容;从会计主体来看,会计人员的观念和行为都是在一定社会中形成的,会计环境的不同在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