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近年来社队企业的发展是合乎规律的运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落实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启动器,农村经济在搞活的基础上得到迅速发展,其中出现了几种值得重视的势态: 1、农业经济随着从自给性、半自给性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农林牧副渔各业得到全面发展和立体开发,但农(包括林牧渔)业绝对产值在大幅度增长的前提下,它在农村集体经济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却逐步下降; 2、农村劳动力中,按人均计算所创造的农业产值和提供的各种农产品绝对量增加,但  相似文献   

2.
农业产业化,就是按产业化要求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其根本特征包括: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要求农村市场经济体系的尽快建立和完善,建立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市场环境体系;以效益为中心要求农村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实现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为此,笔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经济正处在从自给半自给的产品经济向效益型商品经济转化过程之中,生产经营正处在从增量到增产的跨跃阶段。面临深化农村改革的新形势,我们必须因势利导,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加大农业生产从增量到增效的转变力度,循着丰产、优质、高效的方向,走发展效益型农业的路子。  相似文献   

4.
发展农村商品经济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社会经济工程,建设这样的工程,最关键的是要有一个合适的构架。根据近几年的实践,我认为,建设农村商品经济的经营主体、发育市场机制、政府实行宏观调控三个方面,构成了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构架。本文就此谈一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5.
当前农村经济的主要矛盾与改革的突破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农村经济中的主要矛盾是小农经济和商品经济的矛盾,小农经济仍然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而当前中国农村经济的性质仍然是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占优势的小农经济。商品经济有所发展,主要表现在农村工商业的兴起。而农业经济的商品化水平还很低,粮食商品率只有30%多,仍然是剩余产品的商品化,自给的生产目的没有根本转变。粮食经济在农业经济中的地位、在农村经济中的地位以及粮食经济的生产方式的小生产性质,决定了中国农村经济的性质。结构决定功能,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性质,这是  相似文献   

6.
目前,农村发展商品经济的势头越来越猛。在发展商品经济中遇到比较突出的是资金问题,它是农村由自给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过程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同时,商品经济也为自身发展创造了资金来源。只要作好工作,通过多渠道广泛挖掘利用社会闲散资金,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资金需要是可能的。从各地情况来看,农村发展商品经济需要的资金主要应  相似文献   

7.
农村流通是一个很广的概念。它包括:1.广义的商品流通,即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流通;2.资金、人才、硬件技术、自然资源等实物形态的生产要素流通;3.信息、管理方法、软件技术等非实物形态的生产要素流通;4.一般的货币流通等,综合而为农村经济流通。农村流通结构即农村各类经济要素流通的组织形式、流通渠道、流通手段及其相互之间内在联系的总和。我国农村经济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化,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正在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大规模商品经济转化。农业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蓬勃发展,必然要促进农村社会分工,生产专业化和区域化的发展,引起农业生产结构和生产布局的变化。如何适应农业商品生产的要求,有计划地建立合理的地域分工,使各地的资源优势,转变为产品优势和商品优势,这是农业区划面临的新课题。因此,要使农业区划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性,成为分类指导农业生产的科学手段,必须对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弄清农业商品生产和农业区划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9.
农业发展社会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它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特定历史条件下,以不发达国家振兴经济实现农业现代化为历史使命而发生发展起来的。它以研究农村地域发展和建设为中心内容,并运用系统的观点,把农村的农工副业、产供销、农村人口增长与生活风俗,把能源与资源的开发利用、农业生产力技术体系、农村文化教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等因素,以农业经济为纽带连结成一个整体,综合应用农业政策学、农村社会学和农业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专业户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蓬勃发展,标志着我国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首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着现代化农业转化,它是我国农村发展商品经济的一种好的形式,是我国农业专业化、社会化商品经济的雏型,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下面就农村专业户的发展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谈谈浅见。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农村经济正在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大规模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这“两个转化”标志着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已经进入了发展商品生产、发展商品经济、进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两个转化”作为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形势的两个基本特点,说明我国农村经济虽有自给、半自给经济的存在,但是商品生产、商品经济正在发展,而且商品生产的规模日益扩  相似文献   

12.
鲁家皓 《农业经济》2023,(3):128-129
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正处于转型时期,机遇和挑战同时存在,而要更好地实现经济的转型,使其达到持续、平稳的增长状态,关键在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农村经济结构中,农业是核心要素。推进农村现代化,快速取得显著的发展成效,重点是要做好农业经济的转变,因此要发挥影响农业经济的内核力量,提升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由于农村职业教育在投资人力资本上是不可或缺的途径,所以要基于农村教育现实状况深入推进农村成人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优质资源力量。  相似文献   

13.
进行县级综合体制改革,努力发展县级经济。是农村发展商品经济的新的突破口。 一 发展商品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必然过程。商品生产不仅有赖于政策和技术,而且有赖于县级经济的壮大,提供必要的物质资料和各项产前产后服务。从山西省的情况来看,  相似文献   

14.
王平 《中国改革》2004,(1):26-28
杜润生:以人为本,全面发展 在首届新乡村建设研讨会的开幕式上,农村改革方面的老前辈杜润生老先生首先分析了现在我国的农业发展的趋势:我国的农村已经从自然经济转变为商品经济,我们的农业也向商品农  相似文献   

15.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对发展农村经济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进入90年代,农村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是农民生活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化;二是农业生产从求得供需总量的平衡向高产、优质、高效转化;三是农村经济从初级商品经济向社会化程度较高的商品经济转化;四是从手工操作的传统农业向依靠科技兴农转化;五是农村产业结构从相对单一的农业经济向农工商、产供销综合型经济转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产品经济、计划经济的思想束缚中解脱出来,牢固树立大农业、大流通、大市场观念,建立与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但是,在过去长期存在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农产品市场格局由卖方市场逐步向买方市场转变,尤其是加入WTO以后,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这种背景下,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农业中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在浙江等沿海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应运而生并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而新疆(包括西部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却明显滞后.本文试图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对新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对农业的普遍重视,农业综合开发正作为一项崭新的事业,提到各级领导的议事日程。本文拟从理论和实践上对农业综合开发问题进行探讨。 一.农业综合开发是相对常规农业而言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突破口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推动了我国农村经济及农业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其中之一就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我区农业条件考虑,由于农业结构不合理、综合效益低、农业资源利用率低、农业科技含量低和劳动者整体素质低,成为制约农业效益增长的主要因素转变我区农业增长方式应该走如下途径;-。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向结构优化要效益调整结构是资源配置的一冲形式,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优势为基础,合理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是农业集约化经营的内在要求.还从三个层次展开_-一是大力调整农村经济产业结构,使农村一。二、三产业协…  相似文献   

19.
一、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向 在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稳定和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得到发展和进一步提高之后,农村经济往何处去?在农村经济由自给半自给的传统经济逐步向现代化商品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农村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将有什么样的调整?这都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农业是基础,只有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相应的商品率不断提高,才能为农业分工和社会分工创造条件。历史上的几次大的分工分业,都是这样。在农业和工业分离之后,第三产业的不断分化和壮大,同样以第一、二产业(主要是农业、工业)能够继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输出劳动力为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农村产业结构正在由封闭型的自给经济单一结构向开放型的商品经济多元结构转变。在这场伟大的历史性变革中,重新认识农业是基础的原理,结合我国的国情,在农村产业结构变革过程中正确处理农业同农村工业以及其他非农产业之间的关系,谋求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农业生产的新高涨相互促进,同步发展,以实现经济和生态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