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融危机形成理论的虚拟化--综述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从早期的金融危机形成理论到现代货币危机模型,对金融危机形成机理的研究逐渐从侧重关注实体经济领域转而侧重关注虚拟经济领域,呈现出不断"虚拟化"的趋势.毫无疑问,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脚步,世界经济运行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因而对金融危机形成机理的研究,必须系统了解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金融体系历史演进和现状,深刻认识当代经济的虚拟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货币的虚拟化打开了经济虚拟化的大门,自由放任主义和政府失灵是经济虚拟化的重要推动力。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虚拟经济的全球化,美国的债务经济循环将全球经济紧紧地捆绑在一起,并为虚拟经济的发展不断注入流动性。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经济的过度虚拟化,导致整个金融系统的风险不断累积和放大,最终导致金融系统的崩溃。保持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适当比例,加快金融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合理界定市场与政府的边界,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张洪君 《经济研究导刊》2009,(22):56-58,106
公允价值会计在金融危机的扩大和加深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但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矛盾的必然结果,公允价值会计并非罪魁祸首。公允价值是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加强和经济虚拟化高度发展的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会计计量的必然选择。除了技术层面的完善,改革公允价值计量必须与改进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4.
国际金融危机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首先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美国的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的过度虚拟化、美元的全球流动、金融监管的缺失等方面分析金融危机的成因。其次探讨了金融危机对资本流动、国际贸易、通货膨胀率、制造业及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后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平衡发展、改革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加强金融监管、实现市场机制作用和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的平衡等方面归纳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世界经济运行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因而对金融危机的研究,既不能像早期金融危机形成理论那样侧重关注实体经济领域,也不能像现代货币危机模型那样把视野局限在虚拟经济领域,而应该对金融全球化背下的现代金融体系历史演进和现状有一个系统而深刻地认识,对当代经济的虚拟化进程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经济虚拟化程度的加深使传统经济理论对"滞胀"与货币流通速度等现实经济问题的解释力普遍下降。尤其是世界各国频繁爆发的金融危机更是表明了基于传统资金流量分析法建立经济稳定的指标体系并不能对当代经济稳定进行有效的预警与监测。只有将价格、重复交易量与真实的货币流量结合分析才能透彻地反映价格与交易量对经济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人类生存环境和社会经济系统正面临着严重危机。气候变暖和资源枯竭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全球经济不均衡发展态势日趋严重,各国经济发展失衡尤其是世界范围内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经济金融危机频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简而言之,当代人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在新的条件下,经济危机的形成的确有变化,独立的金融危机确定更为频繁,经济危机也可能具有更强烈的金融色彩,但不同意,在资本主义经济虚拟化条件下,经济危机日益转变为金融危机形式,工商业危机很少或不再发生了的观点。本文还认为这次危机不论从美国看还是从全球看,都是一场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尽管金融危机在其中起了重要的先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当前,金融危机远未见底,发生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政府管制的措施跟不上资本市场金融创新的发展,导致资产证券化缺乏透明度,金融衍生品投资过度形成巨大泡沫。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应充分有效地发挥政府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增强对资本市场的预警作用,及时发现并规范、化解和控制金融风险,为金融与经济的和谐稳定发展发挥效力。  相似文献   

10.
美国金融危机根源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导致金融危机发生的公允价值计量论、道义垮塌论、虚拟经济过度论、经济结构失衡论、经济过度自由化论以及(美国)政府责任论等观点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并将这些观点整理成为一个逻辑的体系,认为根除类似危机应从平衡经济结构、防止经济过度自由化和有效监管着手,并再次对经济过度虚拟化进行了警示。  相似文献   

11.
从金融危机看我国金融监管法制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规范缺失是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之一。完善我国金融监管法制,必须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保持经济实现科学发展;坚持强化金融监管措施,保证金融业健康发展;坚持依法规范金融行为,强化金融创新风险防控;坚持健全法律监管机制,强化金融风险防范的全覆盖;坚持防控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危害的深入,将负面影响降至最小。  相似文献   

12.
解决不良资产风险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重点。本文揭示不良资产与金融危机的一般规律,指出管控好不良资产率是避免金融危机爆发的关键,西方发达国家频繁爆发金融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当代经济虚拟化背景下金融危机首先爆发进而引发实体经济危机,不良资产处置金融活动引发系统性风险呈现不同的特征、路径及危害,只有秉持货币金融“公器”标准才是合理配置市场资源与化解系统性风险的根本。中国在没有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保持40多年经济持续增长,以国有金融机构为主的金融体系及其与经济运行相契合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不良资产处置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政府与市场有机结合是与西方“市场经济规则”不同的实践创新。中国应从化解风险职能、支持不良资产处置与经济增长同步以及金融市场规范化、国际化的角度,构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长效机制,保持经济高质量增长,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部门加速扩张导致金融危机频繁爆发,继而对实体经济增长产生重大影响;与此同时,金融中介的利益冲突日益成为引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本文运用多国数据和非线性面板数据协整模型研究发现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显著的二次非线性关系,也就是说金融部门的过度膨胀反而可能抑制经济的发展。随着金融创新的日新月异和金融市场日益成为代理人(各种金融中介和机构投资者)主导的市场。金融中介的利益冲突使得金融部门存在自我膨胀的机制,导致金融危机频发和影响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要实现我国经济和金融的可持续发展,约束金融部门的自我膨胀是金融监管和宏观调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现代金融危机的演进与政府干预深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经济显著表现为经济虚拟化;国际货币体系是美元主导的,且美元地位和美国虚拟经济相互支撑,表现为美元大量发行与美国双赤字并存。本文认为这种不均衡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不能长期维持,其造成了金融监管滞后和国际金融监管缺失,这些因素是造成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因此,维护本国金融稳定对宏观经济稳定具有重大意义,需要对人民币国际化、系统性风险预警机制和组合干预调控政策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货币的虚拟化是造成当代经济流动过剩的根源,当经济虚拟化程度不断加深时,流动性过剩的应对措施成为世界性的经济难题;同时,虚拟经济逐步呈现出与实体经济分离的独立性特征,流动性过剩问题变得更为复杂。应对流动性过剩的货币政策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困境。如何正确理解并掌握经济虚拟化的规律是政府部门进行有效决策的前提。指出货币学派传统的"单一"货币规则所面临的困境,针对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困境提出建立动态货币资金流量观测、增加货币政策相机抉择的灵活性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 ,因为许多企业破产和金融机构倒闭 ,韩国经济陷入了困境。为化解金融危机 ,韩国政府实施了金融结构调整及建立 KAMCO进行不良资产处理等措施 ,这些措施的实施使韩国迅速克服了金融危机 ,恢复了经济。韩国的经验对中国的不良资产处理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世界金融危机形势仍然不明朗的前提下,分析中国经济的性质和特点,用科学方法对中国经济在后金融危机时期的走势进行预期,进而采取正确的战略措施确保经济按照既定的方向发展并争取尽早进入下一个经济繁荣期,是摆在国人面前的一个重大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8.
周文 《经济导刊》2023,(12):18-24
<正>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的世界趋势金融危机频繁发生新自由主义理论主张“市场无所不能”,力主减少国家对市场的干预,走金融自由化之路。在新自由主义的影响下,金融行业出现虚拟化趋势,虚拟经济交易逐渐从金融业务中分离出来,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功能逐步被削弱。虚拟经济因交易异化而成为赚取利润的便利工具。  相似文献   

19.
徐作喜 《经济师》2006,(10):114-114
东南亚—东亚金融危机引发的重要起因是政府行为不当:“政府包揽”、甚至“官商勾结”,是这场金融危机的“起爆剂”之一;它既是经济危机,也是政治危机,充分暴露了政府干预经济能力的丧失。东南亚—东亚金融危机对我国改革政府行为有重要启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必须接受市场规律的制约;政府介入市场要受法律的规范;政府要不断加强和提高宏观管理的水平和能力;我国政府要积极参与国际间,尤其是本地区间的经济合作,为加速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而努力。  相似文献   

20.
金融危机后的对外经贸、劳动就业与政策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金融危机对我国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影响逐渐显现。金融危机主要是通过外贸渠道传播其负面效应的。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进出口贸易、外商投资和对外经济合作的增长速度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导致相关领域的就业数量及其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加剧了我国就业的严峻形势。因此,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