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银行在1986年恢复邮政储蓄,最初的用意在于通胀的压力。而邮政储蓄也不负众望,成功回笼了大量的闲散资金,实现了人民银过邮政系统的庞大网点有效地回笼货币,从而降低通货膨行的初衷,而在邮政储蓄所吸收的存款中,来自农村地区的比例高达70%,邮政储蓄也由此成为农村资金的巨大“蓄水池”。  相似文献   

2.
《中国邮政》2007,(8):30-33
截至6月30日,全国邮政系统共有51个省、506个地市、1804个市县、6195个网点办理存单小额质押贷款业务,其中农村网点有4256个,邮政储蓄定期存单小额质押贷款累计发放量突破50亿元。伴随着业务量的增加,小额质押贷款业务逐步扩展至全国,回流农村的邮政储蓄资金逐渐加大,既有利于邮储资金运用渠道的多元化,提高资金运用的收益率,同时有利于其支持新农村建设。[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在邮政的市场化及扭亏为盈的过程中,邮政储蓄的贡献功不可没。然而,现存的邮政储蓄体制正在受到越来越大的压力,从2002年3月起,邮政储蓄的转存利率由原来的4.6008%下调到现在的4.357%,并有继续下调的可能。与此同时,在国有银行竞争激烈、赢利空间缩小和农村金融市场萎缩的情况下,改革现行的邮政储蓄吸收存款、转存央行的模式,让邮储自主运用资金的呼声日益高涨。我们应该认识到,这是邮政储蓄业务逐步迈向市场化的必由之路,并非一定是坏事。我们认为,邮政储蓄自主运用资金,可以考虑的变革之路有以下几条:第一,邮政储蓄改制成为独立的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4.
邮政储蓄抽走农村资金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正平 《邮政研究》2004,20(5):23-25
文章分析了邮政储蓄发展的现状及其抽走农村资金的一般依据,从考察邮政储蓄资金流向(先转存中央银行然后通过中央银行再贷款的形式流入农业发展银行)的角度对传统观点提出了质疑,并从近期邮政体制改革的角度作了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深化邮政储蓄服务“三农”的广度和深度,探索邮储资金回流当地的有效途径,及时“造血”农村,河南省沈丘县邮政局积极创新业务发展模式,成功取得该县2007年度政府扶贫贴息贷款50万元的发放权,按我们目前贷款利率来算,相当于累计发放贷款760万元。此举在全省率先打破政府扶贫贴息贷款由专业银行垄断的格局。[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丛树枫 《邮政研究》2006,22(1):33-34
为搞好邮政储蓄资金运作,文章分析了邮政储蓄资金运用的有利形势和不利方面,阐述了现有邮政资金调拨管理的运作情况,探讨了邮政储蓄改进资金运用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县域内各金融机构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将一定比例的新增存款投放当地,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要扩大邮政储蓄资金的自主运用范围,引导邮政储蓄资金返还农村。中国邮政储蓄开办20年来,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处理能力不断增强,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业务种类逐渐多元化,注重扎根农村、关注农村,为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国家邮政局局长刘安东曾经表示,邮政承担着普遍服务的义务,有责任在广大农村地区发展各项邮政业务。在新的形势下,邮政储蓄将以更加崭新的姿态、更为贴近的服务、更多的金融产品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8.
发展农村邮政储蓄中间业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余正西 《邮政研究》2005,21(6):28-30
文章阐述了农村邮政储蓄中间业务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农村邮政储蓄中间业务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优势,探讨了农村邮政储蓄中间业务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随着邮政储蓄中间业务品种的日益丰富,邮政储蓄与银行、证券、保险以及企业的“四个联合”合作领域不断扩大,邮政储蓄与合作单位之间的资金结算工作联系越来越密切。由于不同的中间业务其资金结算时限、资金流向以及结算渠道都不尽相同,这使邮政储蓄中间业务资金结算工作日益复杂,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如何理顺资金结算流程,加快中间业务资金周转,促进邮政储蓄中  相似文献   

10.
赵昌盛 《邮政研究》2008,24(1):28-29
开拓农村理财市场对邮政储蓄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邮政储蓄拓展农村理财市场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而分析了邮政储蓄细分市场、选择目标客户和市场定位的战略,探讨了邮政储蓄拓展农村理财市场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