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下美国的消费投资与全球流动性泛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美联储试图通过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刺激国内私人部门消费和投资的增长。研究表明,由于美国经济的问题不是流动性短缺,因此,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不仅没有带来美国经济的复苏反而带来全球美元流动性泛滥,强化了全球经济运行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作为国际货币的主要发行国,美国应该放弃这种与邻为壑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保持全球经济和金融的稳定。  相似文献   

2.
李全海 《经济师》2011,(11):69-70
美国实行了两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救助本国经济。但由于美元既是美国货币又是国际货币的特殊性,其政策效应通过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利率和汇率的波动,影响国际资本流动和进出口贸易,溢出到与之有经济往来的国家,使得国际流动性过剩及输入性通胀,全球大宗物品物价纷纷上扬,给羸弱的世界经济复苏蒙上了阴影。由于全球经济的联动性,作为率先走出经济危机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中国也最多受到了美国两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这些影响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了严重挑战,我们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进行应对。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 “债务—美元” 国际货币体系的本质, 并量化测度了美元的货币金融优势, 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 当代法币 (包括美元) 已经完全摆脱了黄金等个别使用价值的束缚, 在此情况下一国货币与国债等虚拟资本发行从宏观上必须要与本国实际资本积累规律相适应, 否则一国会出现通胀或金融危机, 但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使得美国突破了这个规律; 第二, 1971 年美元与黄金脱钩, 由于国际货币的使用惯性, 石油出口国和日本、 西德等国不得不将美元作为其出口计价、 媒介和储备货币, 这些国家持续购买美国国债等虚拟资本, 从而构筑起这些国家实体经济经常账户出口、 美国金融账户出口美元和美国国债等虚拟资本的 “帝国循环” 机制, 这巩固了美元国际货币地位, 也使得美国对外债务总规模脱离了其国内实际资本积累的能力; 第三, 美联储实施货币政策无需为世界上其他国家经济目标负责, 其通过美元长期持续贬值战略降低其实际外债价值以及利息支付; 第四, 美元国际货币地位以及美国政府控制的国际金融机构使得美国能够控制全球流动性流动方向和调整全球流动性层次结构, 从而为其国内宏观 经济目标服务; 第五, 当前 “债务- 美元” 国际货币体系与美国虚拟经济主导的经济结构是无法长期维持, 各国应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做好预案。  相似文献   

4.
世界货币美元在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成为美国掠夺其他国家的发展成果的重要工具。从本世纪初以来的美元贬值并没有超出美国和美元持有国的承受范围,也并非经济基本面因素所致,美元还有可能回到强势的位置上来。而从欧元、日元和英镑等其他世界货币来看,全球要颠覆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不现实的。但就长期而言,美元必然会随着美国整体实力的相对衰落而影响减小,但其霸主地位仍难撼动。  相似文献   

5.
美元储备货币体系的运行及其变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美元主导下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进入新的变革时期,美国国际收支日益呈现非均衡性,造成美元国际环流异常膨胀。美元主导的储备货币体系带给储备货币发行国特有的利益,却给非储备货币发行国带来损失。一定时期内仍然需要继续维持和完善以美元、欧元等为主导的多元储备货币体系,但要积极寻求建立并完善有效的国际政策协调与监督机制,有效治理和监控跨国金融机构和资本流动,进一步加强区域和跨区域经济和金融合作。  相似文献   

6.
现代金融危机的演进与政府干预深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经济显著表现为经济虚拟化;国际货币体系是美元主导的,且美元地位和美国虚拟经济相互支撑,表现为美元大量发行与美国双赤字并存。本文认为这种不均衡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不能长期维持,其造成了金融监管滞后和国际金融监管缺失,这些因素是造成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因此,维护本国金融稳定对宏观经济稳定具有重大意义,需要对人民币国际化、系统性风险预警机制和组合干预调控政策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正面临重要历史转折机遇 全球第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尚未消退之时,部分发达经济体又推出了第二轮宽松货币政策。同时有迹象表明美国并不排除实施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可能。截至2010年9月,美联储总资产突破两万亿美元,而金融危机之前其资产仅为八千亿美元,期间美联储共发行了1.3万亿美元的货币。  相似文献   

8.
这次金融危机的严重后果之一是,由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制给全球经济带来了重大损失,也使各国看清了当前国际货币体制的不合理性。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美元的发行不受任何限制,在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国拥有太多的特权和霸权,弱国和小国没有平等的参与权和决策权。必须约束美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和货币发行,重构国际货币体系,遏制美国金融霸权,建立比较公平合理的国际货币新体系。要用货币多元化的方法取代以美元为主的货币体系,进一步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相似文献   

9.
东亚和俄罗斯金融危机波及全球汇市和股市,影响世界经济n1998年.占世界总产值1/3以上的国家和地区经济陷入衰退,全球经济增长率将从上年的41%降至2%左右。1999年世界经济是陷入全面衰退还是继续缓慢增长,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各国都在进行调整和改革,做经济形势恶化的准备。关于近期世界经济走势,大体上有三种看法和预测:第一,认为世界经济将继续缓慢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1999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可达25%,略高于上年的增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问ecd)预测,如果国际金融市场趋于稳定,包括所有发达国家的…  相似文献   

10.
陈征 《当代经济》2009,(22):10-11
当前国际金融体系的显著特征是美元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支配地位,在金融交易、衍生品交易、贸易计价、官方储备和作为锚货币方面,美元仍然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货币.但是,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欧盟、东亚等地区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美国"双赤字"的巨额累积、美元的长期贬值,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安排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美元本位下美元汇率的变动给国际金融体系带来了巨大的风险.本文针对美元贬值不可避免的事实,指出了美元贬值将导致全球金融动荡,提出了东亚经济体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田立 《经济研究导刊》2011,(35):118-120
低碳经济的意义远非环保那样简单,从金融学的视角看,以二氧化碳排放权为核心的低碳经济将对未来国际货币新秩序产生深远影响。当今国际货币秩序的最核心特征是美元主导。美元之所以主导国际货币秩序,原因就在于它有对冲资产——石油。这也造就了美元特殊的货币发行机制,这种机制也成为未来世界主导货币的机制选择,唯一不同的是,未来主导货币的对冲资产不再是石油,而是二氧化碳排放权。  相似文献   

12.
2月2日,来自各领域的专家参加了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和本刊编辑部联合举办的研讨会,对国际经济形势进行了热烈和深入的讨论。中国已经是全球经济体系的重要成员,世界经济走向对我国经济影响很大。2008年至今,世界经济一直未能从萧条中恢复,西方经济可能进入一个长期停滞期("新常态")。危机之后,从美国开始,各主要经济体纷纷采取宽松货币政策,带来"经济停滞与资本市场泡沫共存"局面。多数专家认为,当代西方经济进入金融资本主义阶段,金融和实体经济脱节,这是认识危机性质的关键。美国以货币霸权设局敛财,控制全球金融市场,终于触发断裂点。量化宽松实际上是用增发货币来稀释债务、转嫁危机,但这也腐蚀了美国金融资本赖以生存的信用基础。国际经济正在缓慢复苏。国际资本流向的不确定性更加突出。当前要关注美联储加息可能引起的国际资本流向的变动。有专家预测,美国未来几年的经济增长率将在1%~3%之间,很难恢复到4%以上的增长。最近欧洲推出QE,一个重要目标是帮助希腊、西班牙等国渡过危机,维持欧洲稳定。欧洲央行基准利率已降至负值,实属空前。日本实行量宽后股价上涨、日元贬值,过去两年日本出口缓慢增长,2014年底经济触底回升。中东经济形势可能进一步恶化,一般预测认为,石油价格可能会回升,但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不可能回到高位。有专家指出:导致西方经济危机的基础矛盾并没有缓解。各大经济圈力图向外转嫁危机,甚至制造冲突与动荡、操纵大宗商品价格等,驱动与控制资本的流动。世界经济形势充满不确定因素。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的严重失衡,将成为再度爆发金融危机的导火线,实体经济无力支撑10倍于它的金融泡沫。在这一形势下,我们要未雨绸缪,做好应付可能的内外经济冲击的准备。要保持政策定力,保持适度增长,更要把调整结构放在重要地位。坚持实体经济为本,抑制投机经济,贯彻创新驱动战略,推动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美国已经持续实施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大背景下,通过建立VAR模型,从实证方面剖析了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充分认识其对我国通货膨胀影响的传输渠道并把握其潜在风险,对于正处于经济关键转型期的我国来说显得尤其重要。基于实证分析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适时适度调整货币政策,加强物价监管;加强热钱监管,抑制国际游资大量涌入;调整经济结构,控制贸易逆差;优化外资引入机制,鼓励本国企业跨国经营与投资;积极推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强中美两国的政策协调,强化增持美元资产的条件性。  相似文献   

14.
陈建奇 《经济研究》2012,(4):113-123
主权信用货币是否注定充当国际储备货币面临两难,尚缺乏严格的理论与实证。本文的贡献在于,证明了在现代国际货币体系下,主权信用货币充当国际储备保持稳定性的条件是国际储备货币发行国实际经济增长率大于或者等于通货膨胀率与国际储备货币收益率之和。以美元为例的实证研究表明,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与现代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元国际储备长时间偏离保持稳定性的可持续水平,这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提供了新的解释,当前的美元困境也得到了经验验证。对此,我国必须深入研究美元主导的巨额外汇储备资产安全性问题,同时构建保持国际储备货币稳定性的政策机制。  相似文献   

15.
钟阳  丁一兵 《经济评论》2012,(1):140-146
美元堪称世界的"霸权"货币,其地位的维持要借助在位货币的优势和外力支持,本文通过面板模型对美元国际地位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在静态面板模型中发现,一国(地区)同美国的实际进出口贸易额、一国(地区)外汇市场规模对美元的国际地位均产生重要的正面影响,这表明一国(地区)与美国的实际进出口贸易额越大或一国(地区)外汇市场越发达,该国(地区)对美元的需求量越大。随后的动态面板模型不仅支持了上述结论,而且发现前一期外汇市场的实际货币交易量也是影响美元充当主要国际货币的重要因素,一国(地区)前一期外汇市场的实际货币交易量越大,其越青睐于持有美元,美元在该国(地区)的地位就越高。这一结论证实了网络外部性效应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经济月刊》2013,(11):78-79
在美国华蛊顿举行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2015年年会10月12日落下帷幕。此次iMF和世行年会向全球传递出5个明确信号,即美国需履行好最大储备货币发行国责任;发达国家退出量化宽松政策需谨慎;全球经济治理改革的步伐应加快。  相似文献   

17.
自 2 0 0 1年以来 ,美元对欧元、英镑和日元等主要发达国家货币汇价持续下跌 ,而美国经济在这段时期增长速度也是大大放慢 ,陷入衰退之中。本文分析美元贬值的原因和与美元贬值密切相关的美国经济增长趋势 ,揭示出美国经济目前存在的问题、问题的症结、未来的趋势及其对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影响。本文的结论是 ,美国经济正处于从一个增长周期向另一个增长周期过渡的阶段 ,过渡会持续一段时期 ,这导致了美元的颓势 ,同时也表明美国经济近期复苏可能性很小。  相似文献   

18.
人民币汇率一直以来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特别是以美国和日本为首致力于推动人民币的升值,所以,人民币的汇率波动表现形式主要为升值.日本提出了类似于针对日元的"广场协议"的文件,要求人民币升值;美国也呼吁人民币升值,在美元走势持续走低状况下,部分欧洲国家和东亚国家担心中国出口商品对本国造成竞争冲击也不同程度提出了人民币升值的要求.事实上,人民币升值是否对世界的经济会产生重大影响,是正面影响还是负面影响,本文就人民币升值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状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刘纪鹏  喻强 《经济》2011,(1):58-59
中国经济正面临重要历史转折机遇 全球第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尚未消退之时,部分发达经济体又推出了第二轮宽松货币政策.同时有迹象表明美国并不排除实施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可能.截至2010年9月,美联储总资产突破两万亿美元,而金融危机之前其资产仅为八千亿美元,期间美联储共发行了1.3万亿美元的货币.当前欧美的"流动性刺激"并不是经济向好的标志,而是其实体经济萎靡不振、复苏遭遇挫折的应对措施.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不仅加大了全球通胀风险,而且长远来看也会损害美国自己的利益.此种损人不利己的做法将是其丧失全球金融主导地位的开始,而当前世界经济格局的调整对于中国而言是一次重要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20.
正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相继推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向经济体系中注入大量流动性,导致人民币对世界主要货币持续升值。面对考验,中国应采取更为主动的方式,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2009年以来,美国在刺激经济的名义下,先后推出了四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向市场注入超额资金。这种大规模增加货币供应的做法引起了欧盟、日本等经济体跟进,推动全球经济进入一个"量化宽松"(Quantitative Easing,QE)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