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中国参与国际市场分工程度的加深,外部需求冲击与本国经济波动的关联已非净出口所能涵盖,投资已成为净出口之外传导外部需求冲击的重要路径。从因应外部需求冲击的角度对1997年以来中国投资波动进行结构分析,运用OLS回归与ARMA组合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识别外部需求冲击传导的投资路径。结果表明,总投资中的出口引致性投资对于外部需求冲击的反应是敏感的,外部需求与政府预算内投资、外商直接投资以及自筹资金投资之间存在着"冲击—传导"关联。  相似文献   

2.
服务贸易在经济波动跨国传递中的冲击分解为需求冲击、供给冲击和名义冲击后,并运用美国与各东道国的双边服务贸易数据进行考察。结果发现:服务贸易占总贸易额的比例以及东道国对服务贸易的开放程度对于服务贸易是否可以成为经济波动的跨国传导机制至关重要;服务贸易对东道国的需求冲击效应(反向冲击)占了主导地位,明显大于供给冲击(正向冲击)与名义冲击(正向冲击)效应的总和;服务贸易对东道国经济的净冲击方向与其他经济波动传导机制的冲击方向刚好相反,大小基本相同,而服务贸易冲击相对滞后。据此,可充分发挥服务贸易的逆向冲击作用,构筑缓和外部经济冲击的服务贸易"稳定器"政策。  相似文献   

3.
朱军 《财贸经济》2016,(6):5-17
目前的文献忽视了持有国外债权贬值对中国的影响,也忽视了这一背景下政府财政与货币政策的互动效应.通过构建含“债权压力”的开放经济DSGE模型,本文采用“贝叶斯”估计方法进行了理论研究.研究发现:(1)财政政策对货币政策响应、货币政策对财政政策不响应是符合我国宏观经济事实特征的模式选择.(2)债权压力冲击在短期内会提升社会总产出,但持续期非常短.(3)地方政府公共支出的冲击效应大于中央支出的政策效应.(4)外部产出冲击和地方财政支出冲击对社会总产出的波动贡献较大;外部产出冲击对中国通货膨胀的波动影响也日益增大.  相似文献   

4.
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传染和溢出效应是当下国际宏观经济学的热点和核心问题,而随着中国经济改革开放正在向纵深发展,在危机传染机制下的中国经济正在经历各种外部条件的冲击。金融危机的传染机制对中国经济产生了显著的负面波及效应,文章基于开放经济的视角,构建了一个动态均衡模型并对中国经济波动特征进行了研究,模型引入了反映国际经济传导的两类关键冲击,即国际贸易条件冲击和国际融资利率冲击。参数校准后的数值模拟显示,开放经济模型能够较好的匹配我国实际经济的主要二阶距波动特征,进一步的波动性分解发现国际贸易条件冲击和国际融资利率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有很强的解释力。政府在开放经济框架下应该加强对经常账户和国际资本流动的监管,使得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走向纵深的背景下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5.
本文使用中国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考察了贸易开放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贸易开放所产生的外部风险显著增加了经济波动,而贸易开放减少了经济波动,其中出口贸易对经济波动的影响显著为负,而进口贸易对经济波动的影响为负但不显著;贸易开放通过进出口市场多样化减少了经济波动,而且进出口市场多样化对经济波动的负向影响是U型的,并且U型表现出较强的稳健性。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贸易开放所引致的外部风险破坏了经济稳定,而贸易市场多样化对保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县域是连接乡村与城市的重要纽带,是拉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中转站。通过测度2014—2020年我国2 074个县以及296个城市的经济韧性发现,城市经济韧性整体高于县域经济,当受到外部冲击后,县域经济韧性逆势上升;在产业方面,第三产业韧性高于第二产业,受到外部冲击后,第一产业韧性逆势上升,第二产业韧性波动较小,第三产业韧性下降明显;在区域方面,中西部地区的县域经济韧性较强,东部地区的城市经济韧性较强。此外,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回归发现,经济增长和经济稳定对经济韧性均有显著的边际贡献,经济增长提高经济发展活力,经济稳定为降低韧性波动提供有益支撑。2020年受新冠疫情冲击,县域的经济增长对韧性的边际贡献有所下降,经济稳定对韧性的边际贡献显著提升;对县域而言,第三产业、东部地区、外围城市的经济增长显著,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稳定显著。为实现县域经济韧性对我国经济的带动作用,要充分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提高县域经济韧性,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要注重经济韧性的产业和区域差异,协调产业间及区域间经济发展协作关系;既要充分发挥增长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也要发挥经济稳定对降低经济波动作用,实...  相似文献   

7.
国际贸易冲击与中国经济的周期波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杜婷 《国际贸易问题》2006,288(12):12-17
国际经济波动对我国经济周期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国际贸易这个渠道实现的,本文在对我国对外贸易波动的特征及与经济周期相关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通过国际贸易乘数效应具体分析了国际贸易冲击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其结论表明国际贸易冲击对我国的经济周期波动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出口每波动1%,会引发GDP波动0.25个百分点左右,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贸易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会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和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的成功举办,服务贸易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1988年以来,我国相继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充分利用园区内产业集聚的各种优势效应,开拓新的国外市场,为中国的出口贸易特别是服务贸易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高新区的发展现状,其次分析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高新区产业集聚效应对服务贸易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并提出优化我国高新区产业集聚水平的政策建议,以期更好地促进我国服务贸易的出口。  相似文献   

9.
张成亮 《消费导刊》2011,(5):29-30,51
规模经济效应和技术差异促进了战后产业内贸易的迅速发展,产业内贸易日益取代产业问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随着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的发展,加工贸易成为我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重要推动因素。浙江作为一个以轻工业为主的经济大省,发展加工贸易是浙江抓住外部机遇,发挥自身优势,提高自身发展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及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中国已经连续多年实现"双顺差".特别是近年来,中美贸易差额逐渐扩大,一些国家将中美贸易失衡及全球经济的失衡与人民币汇率联系起来,纷纷要求人民币升值.本文分析了人民币面临的外部和内部升值压力,认为要减小人民币升值压力必须解决好中关贸易失衡问题,并通过探究中美贸易失衡的原因,找出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陈鹏 《财贸研究》2011,22(1):1-7
以随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作为基本分析框架,建立一个具有投资组合调整成本的小型开放经济实际经济周期(RBC)模型,在模型参数校准的基础上分析模型对中国经济波动典型化事实的模拟能力和方差分解效应,结果表明:小型开放经济RBC模型平均可以模拟大约80%以上的中国经济波动;技术冲击是造成中国产出和就业波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兰宇鑫 《中国会展》2023,(13):12-13
<正>会展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着力点,是促进内外贸一体化的重要舞台,更是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要载体!当前,受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影响,我国经济市场迎来多重挑战。一方面,来自美联储持续加息带来的汇率波动,造成货币贬值,进而影响我国进出口贸易平衡稳定发展。另一方面,来自欧洲市场对新能源技术输出的高压限制,阻碍了我国关联产业的创新发展。再一方面,随着俄乌局势的持续加剧,全球地缘政治与合作阵营发生深度变化,并对全球经贸环境与全球制造业供应链体系造成严重冲击。这些因素向我们表明,当前全球贸易投资放缓,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地缘政治等风险上升,世界经济复苏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13.
我国外汇储备与CPI波动动态传导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构建IS-LM-BP模型并借助1994年1月~2008年6月(174个样本)月度时间序列数据,对我国物价波动及其传导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外汇储备、进出口贸易和物价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短期和长期内货币供应量和外汇储备对物价波动均产生正向冲击;进出口贸易是物价波动的格兰杰原因,但外汇储备不是物价波动的格兰杰原因;脉冲响应证实进出口贸易和货币供应量短期内减缓物价波动,但是长期内对物价波动冲击效应显著,加剧物价波动。由此可见,在开放经济发展过程中,不能忽视物价波动的外部传导机制,内外经济问题都需要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4.
制度因素会对美国经济冲击及传导产生影响,本文把美国供给冲击、需求冲击和货币冲击纳入同一个分析框架,通过建立稳健性的计量模型探讨了美国经济冲击对东亚地区经济波动的影响,并结合东亚地区具体的汇率制度和资本开放度等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发现固定汇率制度和中间汇率制度使美国货币政策加剧了对东亚地区经济波动的冲击,但浮动汇率制度下的美国货币冲击却能平抑东亚经济的波动;资本开放度对东亚经济的波动会产生滞后效应,滞后一期的资本开放度会加剧东亚地区的经济波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贸易和金融渠道对我国受到其他新兴经济体的外部冲击的可能性进行了评估,并借助GVAR(Global Vector Auto-Regressive)模型方法,考虑了世界各国的交互影响来分析新兴市场国家的宏观经济波动对中国进出口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区域内的新兴经济市场对我国影响更为显著,韩国、印度、中国香港发生宏观经济波动时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可能造成较大的影响。基本上,中国对外贸易对韩国遭受冲击后的反应快且大,但受影响时间较短,人民币汇率波动在应对外部冲击时发挥了一定作用。中国和印度贸易合作关系大于竞争关系。  相似文献   

16.
工业品贸易对工业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证实了工业品贸易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其中出口是拉动就业的主要因素,进口对就业影响不明显。随着贸易自由化的推进,出口对就业的拉动作用逐步增强,进口对就业的冲击效应逐步显现。因此,要实现贸易与就业的均衡增长,就要立足于本国国情,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大国的比较优势,提升出口的就业拉动效应和降低进口的冲击影响,最大限度地趋利避害,实现就业和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我国企业面临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增加。本文以2008—2018年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构建了行业层面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指标,实证检验了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具有倒逼效应,即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影响机制分析表明,这种倒逼效应具体表现为内部驱动和外部压力:内部驱动体现为企业内部创新策略的转换,包括提升利用式创新策略倾向和加强创新合作;外部压力来源于外部关注的信息效应和监督效应,包括投资者关注和媒体关注。异质性分析表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创新的激励作用在技术水平高、政府补贴低的企业和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更为显著。在当前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上升的背景下,本文的研究对于推动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量化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本文在一个基于标准宏观经济理论的SVAR模型中,构建了一种由常规符号约束条件和特定零约束条件相结合的混合识别法,以同时识别出政策不确定性冲击和需求冲击、供给冲击、货币政策冲击等三种传统结构冲击.研究发现:(1)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冲击并不是中国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但它表现出类似于负向需求冲击的特征,且呈现通胀效应强于产出效应的中国特色;(2)样本期内,需求冲击是驱动中国经济波动的首要因素,供给冲击次之;(3)供给冲击是引致价格水平上涨的主要原因,货币冲击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而政策不确定性冲击则抑制了价格水平的进一步上升.本文研究为有关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宏观经济效应讨论提供了来自最大发展中国家的经验证据,也为“宏观经济政策要稳”的政策基调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9.
张同斌  周宗莉 《财贸经济》2022,(10):146-160
本文构建了包含两地区两部门的一般均衡模型,结合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数据模拟分析了边界效应对区域经济结构的影响特征,研究了贸易成本通过产业垂直关联影响区域经济结构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区域间贸易成本上升使得边界效应增强从而扩大了沿海与内陆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不同区域内部贸易成本变动对产业分工和经济结构的影响具有异质性,沿海地区内部贸易成本上升通过降低边界效应促进了区域间的分工协作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内陆地区内部贸易成本上升则强化了边界效应、阻碍了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从而加剧了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机制检验结果显示,区域间技术差距的扩大和产业间垂直关联的增强,进一步放大了贸易成本对区域内产业结构以及区域间经济结构的影响效应。降低自然地理的市场分割与弱化行政制度的市场分割,有助于建设一体化市场并畅通国内大循环。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与世界经济波动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针对中国与世界经济波动的相互作用与影响这一日益重要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计量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持续性比世界经济稍强。但中国经济的波动幅度较大;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相关性经历了由强到弱,再逐步转强的过程,但总体上相关性程度较低;中圆经济波动滞后于世界经济波动,表明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存在较强的依赖性;在10%显著性水平下二者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但世界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更大;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中国经济与中国对外贸易、中国经济与FDI流入之间有较强的相互冲击效应;中国对外贸易对世界经济波动的影响力较大,而世界经济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力却有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