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荷兰生物燃料技术发展为个案,通过对该技术发展历程和主要影响事件的分析,设计了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动力系统的构成要素,并进一步分析了要素之间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动力要素间存在正向和逆向两种可转换的循环机制;方向性引导和预期、市场形成、企业家行为和社会联盟行动是促进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系统发展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2.
民营经济和区域经济在具有正反馈特性的耦合机制下联动发展。该耦合机制下,民营经济和区域经济犹如相互咬合的齿轮,通过要素配置角度的经济增长和要素流动角度的结构优化统一起来,民营经济系统和区域经济系统内部参量(即各生产要素)之间的动态关联和良性互动,使两者间存在协同发展现象。政府通过制度和财政收支对要素流动与要素配置变革产生作用,推动两者间的联动发展;而行业协会等非政府组织在耦合机制中起到润滑剂作用。通过对舟山民营经济与区域经济之间关系的分析,本文对两系统联动发展的耦合机制进行了经验性解释。基于此,本文认为,充分发挥政府等社会组织在耦合机制中润滑剂作用,对促进民营经济和区域经济在耦合机制下联动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动力机制是企业经营机制的核心,是企业活力的源泉.因此,深化国营企业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的关键,是转换企业的动力机制. 一、历史的反思——传统体制下国营企业动力机制的扭曲国营企业的生存发展乃至日常的经营活动都是在一定动力推动下实现的.这种动力的形成、作用方式及其运行效果构成企业内在的动力机制.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国营企业在  相似文献   

4.
适宜的动力机制是城乡一体化健康有序发展的根本保证。文章基于城乡等值、制度推进、产业互动、市场融通、要素流动、集聚扩散、空间网络等关键因子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系统动力机制;从城乡一体化发展分区、经济社会制度制定、选择性集聚与普遍性扩散、推进型主导产业梯度选择、农业现代化、培育城乡市场主体、城乡网络流通道建设等七个方面提出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民营经济是拉动经济增长、创造岗位需求、强化自主创新、提升开放水平的重要力量,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客观需要.但与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矛盾的是,现阶段中国民营经济尚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加剧、要素成本增加、创新成本高企、创新动力不足、市场开拓难度大、营商环境欠佳以及治理水平偏低等突出问题与挑战.基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应通过降本减负与融资纾困"双发力",打造轻装上阵的微观主体;推进营商环境与体制机制"双优化",增强发展信心;依托管理与技术"双创新",全面提升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团队创造力已经成为科技领域主要发展动力和创新模式,是组织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驱动因素。在较系统地分析高校科研团队创造力的内涵、构成要素、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高校科研团队创造力特征的基础上,从适应融合机制、涌现机制和协同互补机制3个方面,对高校科研团队创造力形成的整合机制进行了综合分析,最后指出,在高校科研团队创造力的形成过程中应综合运用这3种机制,充分实现个体层面和团队层面创造力的有效整合。  相似文献   

7.
构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世界各国协调经济、社会、生态之间相互关系的共同发展战略,是人类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唯一途径。本文首先分析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三个子系统和六个内在要素之间的联系与协调发展,以及作为系统各要素联系纽带的内在机制在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全面、深入地探讨我国可持续发展动力机制和平衡机制的形成,提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内在机制的整体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8.
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是搞好国企改革的中心任务及其成败的关键。文章依据大量的改革实践经验,详细论述了如何建立起新的企业主权机制、资本运营机制、动力机制、调节和约束机制、技术进步和发展机制等,促使国企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9.
崔平 《经济师》2004,(9):112-112,114
西部民营经济是西部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如何使西部民营经济持续发展 ,延长企业寿命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文章认为 ,必须要形成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建立起制度创新机制、技术创新机制、人本资源开发机制、资本形成机制、市场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10.
关键共性技术具有显著的发展正外部性,从区域经济角度来看,利用好该正外部性是促进区域间共同富裕的关键所在。以关键共性技术推动区域间共同富裕的实现机制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强化区域间经济联系促成共同富裕;二是通过加快完善区域间要素流通体系促成共同富裕;三是通过优化区域间利益分享机制促成共同富裕。区域间利益脱钩是制约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扩散以及由此带来的外部性增长的主要障碍,如先发达地区空间溢出效应发挥不充分、区域间的政府合作与竞争因素、区域间发展要素不均等、后发地区发展赶超陷阱等。为此,应加快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的合作竞争、产业融合及支撑要素集约化,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的区域统筹机制,推动区域间共同富裕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高质量发展并不仅仅是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进步,这些只是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及转换增长动力的结果。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关键,是从要素的行政化配置转向要素的市场化配置。高质量发展必须从完善要素市场入手,通过要素市场化配置解决要素错配与扭曲和创新不足问题、降低基础性成本。现代产权制度是建立要素市场的前提,高质量发展必须把资源的最优配置与经济社会的激励结构结合起来,而激励结构是由制度及产权决定的。产权保护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关键因素,也是长期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  相似文献   

12.
产业集群发展动力机制问题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问题.首先明确了产业集群发展动力机制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人力资本集聚视角下的知识密集型产业集群发展动力机制模型,并对模型的构成要素进行了详细分析,清晰地呈现了知识密集型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构成要素和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3.
产业集群发展动力机制问题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问题。首先明确了产业集群发展动力机制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人力资本集聚视角下的知识密集型产业集群发展动力机制模型,并对模型的构成要素进行了详细分析,清晰地呈现了知识密集型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构成要素和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4.
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吉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差距。民营经济存在量小质低、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中小民营企业发展要素缺乏、发展软环境不足等问题。应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产业方向、加强民营经济政策的落实、解决民营经济发展的要素需求、完善民营企业发展的软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5.
企业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复合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提出了企业生态经济系统演化与发展取决于复合机制的思想。给出了这种复合机制的构成与作用方式,认为企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复合机制表现为动力机制、演化机制和反馈机制,深入分析了每种机制的作用要素和作用原理,指出三种不同机制的耦合决定了企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演化与发展,为实现企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王润球  王静  黄洁辉 《经济师》2008,(4):263-264
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实现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发展株洲经济这一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株洲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统筹兼顾,以特色经济为立足点,有选择地发展重点支柱产业;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同时,要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要素、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优化经济发展的环境。  相似文献   

17.
城市群经济系统发展过程中,核心城市的增长极化与扩散作用是推动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关键机制。创新能力、要素集聚与扩散形成的区际空间外部性使得城市群增长核心不断演化,并形成系统协同发展的内在动力。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城市的极化效应呈现出下降趋势,对其主要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创新分工过程中创新要素集聚与创新溢出、空间依赖都对城市极化效应具有显著影响。因此,政策导向应从强化城市间创新分工、充分利用创新过程的空间外部性、推进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制度创新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8.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战略举措,是破解现实发展难题的必然选择。在体制机制、产业结构、需求结构、要素结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等方面实现战略性转变,是福建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三农"发展中的矛盾已经成为中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重要制约因素。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和关键。在科学发展观的和谐境域中,系统性、统筹性、协调可持续地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根本方法是建设以农民增收为突破口,以农业发展机制、农村稳定机制和农民增收机制三位一体为核心要素的中国"三农"发展系统,从而实现农业增长、农村稳定、农民增收的中国"三农"发展系统诉求。  相似文献   

20.
王谷成 《经济论坛》2009,(15):52-55
港口竞争优势受到来自于生产要素环境、需求环境、支持环境、发展及竞争环境、创新情景等五大驱动要素的影响,并在要素驱动支撑机制、网络嵌入动力机制、机会创新与战略演化机制等三者的共同作用下可能实现港口竞争力的“创造性毁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