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3.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14-18
在网上预订酒店的情境下,以在线评论为研究的基础,酒店消费者为调研对象,基于S-O-R理论、信息采纳模型,构建了本研究的理论模型,研究在线评论对酒店顾客购买意愿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线评论的质量、形式和效价都显著影响到酒店顾客的感知风险和感知有用性,并且感知风险和感知有用性显著影响酒店顾客的购买意愿。 相似文献
4.
在线旅行预订感知风险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旅游者在线旅行预订酒店为例,研究旅游者对在线旅行预订的感知风险。在对22个原始变量进行因子分析后,得出6个主要的影响因子:经济风险、功能风险、时间风险、隐私风险、社会风险、服务风险,同时根据其重要性对各因子进行了排序。然后将人口统计变量和在线旅行预订经验分别与6个主因子进行相关分析,研究发现,上述变量与感知风险的部分维度有着不同方向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6.
7.
8.
跨境电子商务逐渐发展为对外贸易新的增长点,成为颠覆传统进出口贸易的新模式.全球购作为跨境电子商务的新模式,吸引着消费者的同时又被其所诟病,购前信息的匮乏与不完整一直是困扰消费者决策的重要原因.从负面在线评论文本视角切入研究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因素,主要包括假货问题、产品包装与产品气味、商家的服务水平以及物流速度.商家应提升产品的质量,选择高效的物流渠道,改善整体服务水平;消费者应借助负面在线评论选择合适的商家,提升对商家产品的辨识度. 相似文献
9.
聚焦国内在线评论呈现出的极度正向偏移分布的偏差现象,探讨在线评论中的中国消费者主动评价偏差产生的机制。研究发现,单凭基于解释水平的认知差异研究难以体现出目前被广泛运用的“好评返现”等激励消费者发布在线评论的方式的实践价值,同时仅依据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动机研究又不足以说明消费者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对产品评价的动态变化。在结合解释水平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的基础上,总结出消费者主动评价偏差的形成机制,即认知差异机制和动机机制,同时可以构建消费者自主评价偏差的整合模型 相似文献
10.
本文立足网络消费者感知价值这一研究主题,构建了一个网络消费者感知价值的影响因素模型,尝试探讨感知产品质量、感知网站服务质量、购买成本以及感知风险四大因素对消费者感知价值的影响。通过对网购服装鞋帽类产品的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回收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感知产品质量、感知网站服务质量以及购买成本对网络消费者感知价值具有正向影响,感知风险对感知价值具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1.
文章旨在探索B2C交易环境下在线消费者建立信任、分享个人信息的效用问题。在线消费者受到企业的道德素养、社会影响、环境保护和政治观点等方面的影响,产生信任情感倾向,进而愿意分享个人信息;另一方面,在企业的隐私保护策略和隐私声明条件下,消费者将公开个人信息所获得的折扣、优惠券和赠品等作为收益,将信息在不知情情况下被泄露、误用和滥用作为损失,收益与损失共存的状态下,引入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原则构建感知价值效用函数。消费者会从效用最大化的角度权衡公开个人信息后将面临的风险与收益,确定是否确立对企业的信任,并考虑是否将自己纳入到企业的知识体系中,帮助其建立完善而有效的知识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2.
13.
将期望理论的分支——描述理论应用到网上促销研究,如何根据不同的情况对促销做出不同的描述,从而使促销的结果更加有效,这是很多网络商家营销决策时关注的问题。研究表明调节定向类型与促销描述之间存在调节匹配,获得型促销信息描述与促进定向产生匹配,减少损失型促销信息描述与防御定向产生匹配,匹配组比不匹配组对促销信息有更高的感知价值 相似文献
14.
王洪渊 《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6(4):110-112
网络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为高校外语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带来了便利,也提供了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但由于使用者的错误观念和不当方法,网络信息技术成为了他们实现工具利益价值的重要手段,给学术风气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从而阻碍了研究能力的提高和学术的进步。对其负面影响进行探析并提出应对策略对繁荣学术、促进科研良性循环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国存款负利率的经济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物价指数的上涨,我国进入了存款负利率时期。较大幅度的存款负利率影响着社会财富在存款者、银行、政府和企业间的公平分配和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为了保护存款者利益,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我国应适当提高存款利率,逐步消除存款负利率现象。 相似文献
16.
从中国文化背景角度出发,构建相关理论模型,实证探讨品牌象征意义、品牌原产地对消费者自我—品牌连结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牌象征意义与自我—品牌连结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品牌原产地与自我—品牌连结无显著的相关关系;面子意识正向调节品牌象征意义和自我—品牌连结之间的关系,但对品牌原产地和自我—品牌连结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世代显著调节品牌象征意义和自我—品牌连结之间的关系,但对品牌原产地和自我—品牌连结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因此,企业在制定品牌营销策略时,应努力打造清晰的品牌象征意义,重视消费者世代差异,开展多元营销活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