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在2008年发布的对全国28个省市的10 000户家庭居民进行的收入抽样问卷的调查数据,将收入分为工资性收入和非工资性收入两部分,利用明瑟工资方程,研究了不同因素对收入的两个部分的单独影响。研究发现,年龄对于工资性收入的影响显著大于其对非工资性收入的影响;性别对于非工资性收入的影响要大于其对工资性收入的影响;较高的学历等人力资本对收入的两部分的影响基本相等;户籍对收入的影响主要集中在非工资性收入那一部分;无论是什么行业,行政级别对非工资性收入的影响都明显高于工资性收入。  相似文献   

2.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在1978~2010年总体呈上升趋势,收入来源分解显示工资性收入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贡献度最高,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贡献度呈现此消彼长的趋势。计量模型显示总体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导致工资性收入差距缩小,但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使经营性收入差距扩大,促进城市化进程不会缩短工资性收入差距,城乡金融发展差异的扩大进一步扩大了经营性和转移性收入差距。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措施包括提高教育水平,实现城乡教育公平、城乡金融均衡发展和均衡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左义河 《经济问题》2012,(1):27-30,109
中国各省市城乡收入差距在1997~2009年总体呈上升趋势,经济欠发达省市较沿海省市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更严重。收入差距来源分解结果显示:工资性收入差距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贡献度最高,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差距的贡献度呈现此消彼长的趋势,财产性收入差距影响微乎其微。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措施是提高教育水平的同时,保证实现城乡教育公平、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有序稳定推进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应重在形成造血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试图从建立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加大对劳动者劳动技能和在职培训等公共投入、增加财产性收入、发展中小企业等方面入手,提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应以建立和强化造血机制为切入点,从收入分配源头上进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5.
基于1986-2009年城镇入户调查的微观数据,本文采用GE指数及其区域分解法,分别根据不同的地区、所有制及产业进行划分,深入而全面地考察了公共转移收入对中国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结果发现,无论是根据地区、所有制还是产业进行区域分解,公共转移收入都对降低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起到了重要作用.笔者还运用收入来源分解法,分析了公共转移收入对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的贡献率变化.研究表明,公共转移对总的收入不平等的贡献率是略微上升.结论是公共转移对降低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仍有较大的改进余地.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村收入流动分析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本文利用农业部1986—2001年间六省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对农村家庭收入流动进行了经验分析,发现:第一,分析期内农户呈现出收入流动程度随时间先增大后逐渐稳定的趋势,这使得持久收入不均等程度显著小于年度不均等,1995年以后虽然有较大的年度收入不均等,但持久收入不均等较小;第二,分析期内农村收入流动始终大于同期城市收入流动;第三,在1986—1990年间,农民平均收入较高省份的收入流动程度较大,而在1995—2001年间,各省收入流动差异并不明显;第四,农民收入水平有条件收敛的趋势,同时,教育水平提高、外出打工,都对农民收入增长有显著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居民收入差距逐步扩大的实际,该文从居民的收入形成机制不同的角度出发,分别研究了我国的总体、城乡以及地区的市场化收入与非市场化收入差距的情况,进而提出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促进居民收入长效增长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8.
9.
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收入比重的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等收入群体是一个区域在一定时期内收入水平处于中等区间范围内的所有人员的集合。它具有唯一性、时空性、集合性和变动性四大特征。中等收入群体与中等收入者是一对既有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概念。中等收入群体收入比重的概念界定和测量模型,中等收入群体收入比重变动规律。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思路是低等收入群体免交个人所得税,中等收入群体实行低税率,高等收入群体实行高税率;劳动收入实行低税率,投资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等非劳动收入实行高税率,彩票中奖税率实行特高税率。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已脱离低收入国家行列,正处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过渡的关键时期。收入分配不公是陷入“中等性收入陷阱”国家的一大特点,试图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角度出发来解决我国收入分配不公,实现“中等收入陷阱”跨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