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树金 《改革与开放》2016,(15):111-112
汽车服务与营销专业中高职衔接模式主要有自主招生、高考招生和对口升学模式.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中高职有效衔接,可以为汽车行业培养大批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以满足市场对人才供给的需求.同时,对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促进中高职教育的协调发展,完善职教人才培养结构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加强中高职衔接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中高职要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过程等方面实现衔接。文章主要结合物流专业"3+3"中高职衔接现代职教体系试点实践探讨中高职衔接中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问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代职教体系的构建分为三步走,第一步是实现中高职十个方面的衔接,而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课程的衔接。文章以休闲服务专业(高尔夫方向)为例,就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做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部》2012,(15):38-39
最近一段时间,伴随着教育规划纲要的深入落实,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的话题再度成为热点。而在中高职生源都比较堪忧的大势之下谈论吸引力问题,更多的声音都倾向于抱怨职教缺少"立交桥""体系"不够完整。言下之意就是中职生拿不到大专文凭、高职生读不到本科学位,才是职教缺乏吸引力的根源,并由此推出"中高职衔接"、"四年制本科"、"专业硕士"等热门观点,似乎不这样做就解决不了职教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魏丹 《魅力中国》2013,(28):221-221
本文通过对中外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现状进行了归纳与比较研究,提出了在中国中高职教育衔接过程中需兼顾现代教育体系的构建。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衔接等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6.
中高职教育的衔接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它为学生的进一步深造提供了途径,能够促进中高职2个层面的职业教育共同发展。文章分析了我国目前常见的几种衔接模式,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职教集团作为高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合作平台,应在加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同时积极探索高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机制和途径。高职教育有着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即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专门人才。职教集团是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创新,培养创新型高职人才是职教集团建设的内在属性。职教集团应当围绕专业发展定位、师资队伍建设、产学结合以及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等方面推动高职创新型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8.
中国MBA案例教学体系建立的思路与方法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一种国际公认的高层次人才培养类型逐渐得到中国社会的认可。如何借鉴国外先进的高职教育模式,对于超常规发展的年轻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来说,显得非常重要。应当积极引进国外先进职教模式,推进高职管理体制改革;借鉴国外先进职教模式,推进高职专业教学改革;学习国外先进职教模式,促进高职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9.
浙江作为高职教育强省,需要发挥开创精神,在“一带一路”国际职教合作中发挥积极作用,探索建立高职对外合作统筹协调机制、高职院校对外合作联盟机制、转学学历教育对外合作衔接机制、高职对外合作学生培养及管理(服务)机制、高职对外合作学生安全及责任机制、高职对外合作质量监控及长效机制等。  相似文献   

10.
张英岗 《黑河学刊》2013,(7):107-108
中高职教育思想相同,专业及课程设置相同和相似,人才培养方式相近。因此,中高职教育课程衔接具备文化基础和实践基础,从而得出结论;中高职教育课程衔接具有可行性。衔接模式有两大类型;一是独立性结构类型,二是一体化结构类型。  相似文献   

11.
课程对接是实现中高职有效衔接的关键点,文章以中高职物流专业课程对接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中高职物流课程对接的现有思路,指明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设计原则,提出了中高职物流专业衔接课程体系的设计构想。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中高职教育衔接过程中出现的培养目标不清晰、课程标准和内容重复、文化基础课脱节、理论与实践培养不匹配等问题,文章以汽修专业为例,从招生衔接、培养目标衔接,职业能力衔接、教学过程和课程衔接、实践教学和顶岗实习衔接、中高职教育中师资衔接、学生管理工作衔接等方面分析,实现中高职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3.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是高职院校办学的核心理念,为社会企业服务是高职院校办学的根本所在。高职院校目前的社会服务模式包括职教集团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岗位技能再培训的社会服务模式、高校对口支援模式和"三下乡"服务模式等。  相似文献   

14.
职业教育发展一直是中国重点策略,会计学专业是中高等职业教育中重点培养的专业,其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模式还是集中在一贯制、对口招生和"三二"模式,文章通过层层分析中高职衔接视角下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发现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等衔接问题,提出了会计学专业"四双"人才培养模式,如"一个"准确定位的人才培养目标、"两个"阶段的课程体系设置以及校企双评价体系等。  相似文献   

15.
经济新常态下,中高职间的顺畅衔接对于满足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对江苏中高职衔接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对绩效评价的内涵和方法进行了概述,认为江苏中高职衔接的绩效评价可借鉴平衡计分卡和标杆测评的思想与方法,从中高职衔接的环境、投入、运行和产出四个方面构建江苏中高职衔接的绩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6.
袁红兰 《魅力中国》2013,(22):163-163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要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来创建研究。本文研究职教元素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重点分析高职校因文化建设要体现的职业本位的专业文化、企业仿真的实训文化、就业导向的质量文化等职教元素,并对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提出具体的建设意见。  相似文献   

17.
院校办学不可封闭,尤其是高职院校这类与市场、企业、岗位衔接紧密的院校更应当适应市场和社会的人才需求,PPP办学模式是一种通过职业教育供给机制推动办学创新的新型治学模式,在科学办学、规范产权、完善院校办学管理机制、培养优质人才等方面具有相当的优势,是当前和未来适合我国高职院校发展的办学模式。文章从PPP模式的内涵和优势入手,分析高职院校中推行混合所有制PPP模式的可行性,探讨PPP模式推行面临的问题和解决策略,为我国高职院校未来发展提供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18.
地方普通师范院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需要探索非教师教育发展道路.成人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为"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提供了借鉴;成人高等教育多年的办学实践为"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为"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注重理论应用以及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培养.通过实施资源共享、分段教育、专业衔接、创建"双师型"队伍、调整课程、成职渗透和提高素质的培养模式,实现"中高职一体化"办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9.
马浩雄 《魅力中国》2013,(11):169-169
本文分析了中高职教育衔接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性,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方面指出了中高职教育衔接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对促进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改革和发展,完善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地方普通师范院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需要探索非教师教育发展道路。成人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为"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提供了借鉴;成人高等教育多年的办学实践为"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为"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注重理论应用以及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培养。通过实施资源共享、分段教育、专业衔接、创建"双师型"队伍、调整课程、成职渗透和提高素质的培养模式,实现"中高职一体化"办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