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郑志刚  李邈  雍红艳  黄继承 《金融研究》2022,503(5):152-169
在资本市场推行注册制改革的背景下,维护中小股东利益成为保障注册制改革效果,助力资本市场平稳运行的关键。本文实证考察了作为非实际控制人的中小股东如何利用一致行动参与公司治理。研究表明,中小股东通过一致行动形成投票表决权的集中配置,进而制衡大股东,从而改善公司绩效。在治理机制方面,中小股东一致行动对绩效的改善,一方面源于其帮助中小股东在股东大会上提出更多代表自身利益的议案,在董事会中委派更多董事,在决策过程中形成更大影响力;另一方面则源于其帮助中小股东实现对大股东的制衡和对经理人的监督,从而抑制实际控制人的“隧道挖掘”行为,缓解内部人控制问题。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小股东一致行动的作用效果受到一致行动人的持股比例、形成动机、上市公司的投票表决制度以及一致行动人类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3.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当前国企改革的重要方向。关于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研究,现有文献大多停留在对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讨论,对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否提高国有企业经营与治理效率等问题的研究仍缺乏大样本的经验证据。本文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制度背景,从内部控制视角,通过手工搜集2008-2015年国有上市公司中非国有股东持股数据与人员委派数据,考察了非国有股东参与水平对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本文发现,非国有股东在高层治理维度的参与有利于改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且上述提升作用只存在于竞争性国有企业与地方国有企业。本文不仅丰富了股东治理与内部控制的相关文献,更直接为混合所有制改革中非国有股东的治理作用提供了经验证据,对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胡朝晖 《南方金融》2012,(12):79-83
董事会作为现代公司治理机制的核心,在关联并购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董事会独立性为研究视角,运用博弈模型从理论上研究了关联并购中董事会独立性和股东价值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独立董事的引入能有效提升收购公司的股东价值,而且在公司董事会规模一定的条件下,董事会独立性和收购公司的股东价值呈正相关关系。最后,本文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进一步加强董事会独立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王娟 《上海金融》2005,(6):35-36
国有改制上市公司的关联并购是国有企业“整体上市,分步实施”战略演进过程的必然,是其扩大生产能力,深化主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国有改制上市公司实施关联并购必须历经科学的可行性论证、一定的审批程序和充分的信息披露;必须关注自身关联并购定价的合理性和公允性,信守对市场投资者负责的原则,以真正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企业价值,为股东创造更多财富为目标,审慎做出科学的关联并购决策。  相似文献   

6.
何熙琼  刘昊  顾湘 《会计研究》2023,(6):99-117
本文以“股权质押新规”颁布为准自然实验场景,研究“新规”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私利侵占行为的治理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新规”通过降低控股股东两权分离度、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进而抑制控股股东的私利侵占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新规”对内部控制水平较低的上市公司具有更强的治理效应;扩展性研究表明,“新规”能够降低公司股价崩盘风险。本文研究为“新规”实施的经济后果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经验证据,同时对监管层规范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7.
何权 《会计师》2019,(24):9-10
本文以规范非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作为研究对象。在阐述关联交易动机的基础上,从投资目的和股东性质两个维度,将制衡股东分成四种类型,结合信息披露、定价方法、审计监督等管理要素,探讨了各类制衡股东的基本策略,以规范关联交易。  相似文献   

8.
国有企业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如何有效解决部分国企的僵尸化现象是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和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研究新时代全面深化国企混改背景下非国有股东治理对国有企业去僵尸化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参与国企高层治理可以显著降低冗员规模和提升资本密集度,进而降低国有企业的僵尸化倾向,而仅持股等股权结构维度的治理影响较弱;当非国有股东参与国企治理的能力更强时,可以更好地发挥前述治理作用。通过细分僵尸企业识别指标,本文发现非国有股东治理可以在抑制低息贷款获取和改善盈利能力两方面降低相应国企的僵尸化程度,促使其正常经营运转。最后,经过良好治理的国有企业生产能力和市场价值得到显著提升。本文结论表明,非国有股东治理对国有企业去僵尸化和发展壮大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不仅对僵尸企业治理和国企改革的学术文献进行了有益补充,还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更好地统筹国有企业中流砥柱作用提供了政策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王玉婷 《投资研究》2020,(6):128-143
上市公司进行关联担保是我国证券市场上较为普遍的现象。这种方式可以使关联方更方便地获取资金,但也可能成为控股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手段。因此本文利用2007年至2017年度我国A股上市公司中小股东投票的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小股东参与公司决策对公司关联担保行为的影响。经验证据显示,中小股东参与度与上市公司发生关联担保的可能性和关联担保水平负相关,并且这种效应在国有企业和成长性差的企业表现更显著。本文的研究表明,中小股东参与公司治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发挥有效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现代公司制度建立在所有与控制分离基础之上,公司的真正出资人-股东,并不实际控制公司,公司的运营安全依靠由“内部人”组成的公司机关完成,而股东的利益又完全依赖于公司运营的绩效。因此,在一般意义上讲,建立最优的公司治理结构,尤其是强化股东对公司“内部人”的制约机制,保证公司机关行为理性,对于体现公司制度股东的终极关怀不充分保障国有股的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通过对股权制衡和股东权益理论的研究回顾得出关于大股东制衡和关联交易的假设,之后应用来自WIND数据库的经验证据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得出了关于股权制衡程度与关联交易的一系列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12.
孙金华 《中国外资》2010,(20):172-173
本文首先通过对股权制衡和股东权益理论的研究回顾得出关于大股东制衡和关联交易的假设,之后应用来自WIND数据库的经验证据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得出了关于股权制衡程度与关联交易的一系列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13.
控股股东利用关联交易对中小投资者利益进行侵占已经成为公司治理研究中最重要的问题。本文采用中国A股民营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从关联交易规模的角度实证检验了股权制衡因素和外部投资者法律保护对于控股股东侵占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股权制衡程度越高,控股股东的侵占水平会越低;但是法律保护和股权制衡之间存在替代关系,两者对于控股股东侵占的作用具有一定的重合性,如果同步提高的话,可能会削弱股权制衡对于控股股东侵占的限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由于国有企业产权结构、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欠完善影响了国有企业治理机制的进一步规范,导致了国有企业效益损失和效率低下,更引发了多层次的社会矛盾.国有投资公司的独特的市场地位和行业特点决定了其能够作为理想的机构投资者,必将能在完善国有企业治理机制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本文以2009-2018年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手工收集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和委派董事数据,计算非国有股东超额委派董事情况,以此考察其对国企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基于股权与控制权非对等逻辑,我们发现非国有股东仅仅委派董事并不能改善国企会计信息质量,只有超额委派董事(即控制权超越股权),才能有效地提升国企会计信息质量,而且这种提升在央企和市场化程度较好的地区比较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超额委派董事还能向资本市场传递特质信息,并抑制负面消息积累,有效地降低了国企股价同步性和崩盘风险.该研究在非国有股东参与国企混改研究领域进行了视角、内容和变量的创新,其结果为国企混改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选取2007-2020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对连锁非控股股东的内部治理效应进行考察。研究结果表明非控股股东行业内连锁持股与控股股东掏空负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的产品市场势力水平强化了非控股股东连锁持股的内部治理效应,而机构投资者信息优势与行业连锁持股信息优势存在一定的替代效应。机制检验表明,非控股连锁股东对企业控股股东自利性行为的抑制作用分别通过企业间的信息资源整合与对控股股东的退出威胁实现,具体路径为向持股单位委派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同时,非控股股东连锁持股的内部治理效应降低了企业的经营风险,有效保护了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7.
机构投资者股东积极主义逐渐被西方认同,尤其是稳定型机构投资者,受长期利益驱动而积极参与公司治理。中国国企因受政府干预,机构投资者的作用有待进一步检验。本文选取国企并购样本,考察异质的机构投资者股东对国企并购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交易型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国企并购绩效显著正相关,稳定型机构投资者持股未体现出明显的治理效果;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国企的关联并购中,交易型机构投资者的作用也不再显著。我们认为,我国交易型机构投资者多为主动投资,会积极参与国企监督与决策,稳定型机构投资者在国企中的投资多为被动投资,不关心个体的经营;国企关联并购中的政府干预更强,使得交易型机构投资者也无法发挥作用。本文将为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机构投资者的引入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8.
难以抑制的控股股东行为:理论解释与案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近年来,中国证监会不断强化监管,制约上市公司借助关联交易输送利益,完善公司治理被认为是可行的途径。然而,已有研究文献似乎并未支持这样的论点,关联交易也没有得到明显缓解。为此,本文基于一种新的视角,对控股股东行为不受约束予以解释。在本文研究中,我们将公司治理内化于监管政策框架,视为管制目标实现的制度执行机制,分析了产品市场结构因素对公司治理机制约束关联交易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尽管市场监管环境日趋严格,但由于企业集团建构与内部交易市场的刚性结构,致使关联交易普遍缺乏供给和需求弹性,限制了公司治理的制度执行效率,即使公司治理结构在内容和形式上基本健全,控股股东行为可能并不因此得到有效约束。五粮液案例分析进一步支持我们的理论解释。本文结论将有助于人们重新审视长期以来对我国公司治理问题的一贯认识和评价,并对完善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监管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9.
机构投资者股东积极主义逐渐被西方认同,尤其是稳定型机构投资者,受长期利益驱动而积极参与公司治理。中国国企因受政府干预,机构投资者的作用有待进一步检验。本文选取国企并购样本,考察异质的机构投资者股东对国企并购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交易型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国企并购绩效显著正相关,稳定型机构投资者持股未体现出明显的治理效果;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国企的关联并购中,交易型机构投资者的作用也不再显著。我们认为,我国交易型机构投资者多为主动投资,会积极参与国企监督与决策,稳定型机构投资者在国企中的投资多为被动投资,不关心个体的经营;国企关联并购中的政府干预更强,使得交易型机构投资者也无法发挥作用。本文将为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机构投资者的引入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0.
魏建  张勇 《西安金融》2006,(8):11-12
本文从中国证券公司的发展现状分析入手,发现大股东的违规行为以及私利目的是导致券商问题频出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探讨美国投资银行公司合格股东选择的历史进程基础上,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现状,提出选择合格积极股东的要求标准以及培育消极股东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