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西部新农村建设虽取得了成绩,但也衍生出些问题,特别是生态问题尤为突出。为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西部生态环境治理。影响西部生态治理的因素很多,其中人是最关键的因素。本文通过对西部生态环境状况及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分析,归纳出造成影响的因素,并重点从人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乡贤群体”在西部生态环境治理中“不可或缺”的观点,并在着重对乡贤群体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价值分析的基础上,立足西部生态环境治理,阐述了加强乡贤群体培育与引导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2.
精准扶贫在推动贫困地区人民脱贫致富的同时,对乡村社会治理产生了巨大影响和作用。以往研究未将"精准扶贫"这一学术资源进行有效扩展,而本研究则注意到了其对乡村社会治理的有利影响。精准扶贫对乡村社会治理产生了意外性的有利作用,改变了基层政府自税费改革以来对乡村社会治理的缺失,使得基层政权重返乡村、技术化治理方式下乡、村落治理环境也实现了再造。这三个方面的影响互相促进,促使乡村社会治理走向现代化之路。因此,精准扶贫实现了对乡村社会治理的重塑。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家权力从农村社区的不断收缩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得农村的治理呈现结构多元化和主体精英化趋势。充分发挥乡村精英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完善其治理机制,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乡村社会发展有重大意义。笔者将从“国家——精英——村民”的视角,通过阐述乡村精英参与乡村治理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完善等几个方面来探讨乡村精英参与乡村治理。  相似文献   

4.
5.
乡村治理与乡村振兴:问题与改革深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治理。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论述原则,剖析乡村治理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关系,首先解释为什么要在国家治理视角下通过乡村治理实现乡村振兴,即乡村振兴中乡村治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此基础之上回归当下,进一步探讨当前乡村振兴中存在的治理主体治理能力有限、治理体系不利于农业现代化发展、治理效能与治理目标相脱节三大问题。据此,指出"‘统'不足,‘分'有余"是乡村治理存在的问题。因此,实现乡村振兴,乡村治理需要完成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两大任务,国家发挥好"统"的作用、基层组织扮演好"枢"的角色是破解乡村治理难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成都作为我国西南地区的国际大都市,其城镇化建设一直走在前列。实践证明, 乡贤对推进成都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成都乡贤群体的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成都乡贤群体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8.
乡村治理研究与村庄治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村治理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乡村治理,一是学术研究。乡村治理是指如何对中国的乡村进行管理,或中国乡村如何可以自主管理,从而实现乡村社会的有序发展。乡村治理这个词有两个偏向性的所指,一是强调地方自主性,一是强调解决农村社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能力。学术研究是指进行可积累的概念化且学科化的工作,这种研究的材料可以是经验性的,核心却是概念化,并以概念为基础进行学术推演,从而可以进行学科对话和学术积累的。综合起来,乡村治理研究的目的是推进农村自主发展,这种研究既不同于纯粹的经验调查,也不同于一般的政策研究,而是以经验调查为基础,以理解农村政策实践后果,从而改善农村政策实施为目的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湖南省A县乡镇干部的座谈资料对当前A县乡村治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乡镇政府作用、村干部队伍建设、村级运转经费等是影响乡村治理的重要因素。因此,治理乡村问题主要从多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0.
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目的地的识别标志,这种根植于乡村性的地域生活方式体现了乡村旅游的本质。当"乡村性"缺失时,乡村旅游目的地个性消失,同质化严重。可通过采取基于"文化自觉"的心理认同、目的地产品化、差异化体验与特色化品牌战略和规模化开发与本地化联合经营战略等措施来构建基于乡村性的乡村旅游精英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战斗堡垒和领导核心。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及政治生态环境的急剧变化,使乡村治理结构正在经历着现代转型,这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角色定位和功能发挥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新的历史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应该从领导核心、社会角色、利益协调及政治吸纳等方面加强自身功能建设,以适应党的执政及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改革日渐深入推进的背景之下,社会对民主化和市场化的需求范围日益扩大。在此过程中,社会对于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的要求也随之日益迫切,出自乡村的社会组织对当下的乡村治理事务时刻保持着积极和踊跃的姿态。但大多数社会组织在参与治理的过程中,并未能及时地将自身的治理理念从农村传统的供给关系和资源调配模式中抽出,导致其在治理实践中面临着诸多难题。文章从社会组织的角度放眼乡村治理的现状,探讨新型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具体实践,以探寻一条新的治理思路。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给乡村治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旧的治理模式正在解体,而新的模式尚未形成。分析了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乡村治理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给乡村治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旧的治理模式正在解体,而新的模式尚未形成。分析了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乡村治理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5.
在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充分发挥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思想涵育和精神保障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治理,有效整合乡村治理中的多元价值,塑造乡村善治秩序,以规树德,以文养德,以评促德,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使农民获得幸福感。  相似文献   

16.
乡村治理体系的建构已经成为推进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中还面临着基层党组织引领有待强化、基层民主自治局部存在失序、基层法治有内卷化风险、道德规范约束力弱化和矛盾纠纷研判处理能力不足等现实问题的挑战。文章立足于新时代,提出要以政治为统领、自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德治为先导、智治为支撑,建构“五治协同”的乡村治理现代化新体系。  相似文献   

17.
乡村治理结构和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是发展农村生产、提高农民收入,但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在我国现实的情况下,建设有自己特色的新农村,必须建立健全乡村治理结构,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地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18.
中国乡村治理理论的提出既得益于西方社会大行其道的治理理论,又得益于建国后人们在乡村治理领域所进行的大量实践。文章在结合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将乡村治理理论的核心观点凝炼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强调多元化的治理主体,倡导多元化的权力配置,将乡村公共利益最大化视为乡村治理的首要目标并且努力追求自主化的治理过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 在“新型城镇化”与“新型村镇化”并举的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引导人力资源城乡双向流动将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乡贤能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撑和文化支持。方法/过程 在成都市的都江堰市、彭州市、锦江区、成华区、温江区、郫都区安靖镇、郫都区红光镇、成都地铁一号线沿线区域、成都地铁二号线沿线区域和成都地铁四号线沿线区域等地就新型城镇化、乡贤两方面进行了实地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560份,收回有效问卷553份。结果/结论 553份调查问卷结果显示,59.7%的被调查者认同乡贤在新型城镇化中的积极作用,但只有15.3%的被调查者了解乡贤及其有关政策;51.9%的被调查者认为新型城镇化应解决新市民的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问题;67.6%的被调查者最看重乡贤的服务意识和口碑。通过文献查阅推断,成都市的乡贤工作还处于“缺统领、缺典型、缺基础”的起步阶段。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角度,政府应主导乡贤工作,从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方面率先探索乡贤激励政策;同时应探索乡贤的“选育用留”制度,建立乡贤理事会并完善其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提出将农村住房规划纳入乡村治理的制度体系中,通过科学合理的住房规划改善乡村面貌,推进我国新农村建设。研究方法:实地调查研究法。研究结果:乡村治理要重视农村住房规划,通过住房规划促进城乡社会的整合,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引导农民形成科学合理的住房消费观念,提高农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促进乡村事务的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