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关乎农民生活质量水平的提升。基于对环境卫生、基础设施、住房条件、经济发展及社会服务5个方面研究北京市农村人居环境的现状,发现目前北京市农村人居环境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不完善、乡村治理结构存在缺陷、乡村治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并从治理资源、资金投入、劳动力结构、机制建设等五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促进农村人居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2.
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文章针对乡村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建设法治乡村、提升乡村德治水平、建设平安乡村五个方面,提出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助力乡村振兴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3.
落实十九大精神,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总结部分省区和张掖市农村社会治理的实践与探索经验的基础上,概括分析了当前农村社会治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创新农村社会治理机制的路径是:创新农村社会治理体制和服务机制;构建常抓不懈的农村党建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乡镇政权建设与创新农村基层干部选拔培养机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按照产业兴旺、 生态宜居、 乡风文明、 治理有效、 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深入推进农村各项改革,破解"三农"发展难题.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从乡村产业、乡村生态、乡村文明、乡村治理等方面来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诸多问题,应科学制定规划、创新城乡融合发展、壮大农村优势特色产业、健全乡村治理机制、推进乡村文明复兴、强化核心要素有效供给等,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相似文献   

5.
发展集体经济既是乡村振兴背景下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也是乡村治理的经济基础。尽管共同富裕目标的“终点线”一致,但城市与农村的“起跑线”差距甚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实现其组织成员共同富裕的一种经济形式,以集体经济为主体,以公共产权为基础,构成了要素流动和利益分配模式的农村经济治理秩序。本文基于524个村(社区)调查视角,探讨包括农村集体经济治理领导机制、载体机制、运行机制、制衡机制、经营机制等在内的法人治理结构体系,试图充分挖掘与发挥集体经济组织在组织动员和示范带动方面的巨大潜力,以期对激发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乡村生态治理现代化是实现乡村生态振兴的必由之路。乡村生态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及创新性发展有助于绘就乡村生态振兴的壮丽蓝图。二者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双向赋能,内在耦合。在乡村生态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福建省各地积极探索“绿盈乡村”发展模式,在复兴乡村生态文脉、实现乡村生态宜居及畅通生态致富门路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面临乡村生态文化价值观念淡薄、共建行动迟缓、产品供给不足及制度亟待健全等问题。通过分析福建省乡村生态文化的发展现状,从理念培育机制、社会参与机制、创新驱动机制及制度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优化乡村生态文化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需要着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实现以乡村文化振兴为指向的“治理逻辑”效能的提升。通过文献综述和数据分析,发现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在实施过程中面临行政主导的供需错位、文化扶持的只“送”不“种”、责任主体不清下的主位缺位和文化资源开发下的价值悬置等问题,其应然效能暂未有效发挥。着眼乡村振兴的政策背景和提高治理效能的现实需要,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需以数字技术赋能推进供给旨向回归、以文化机制创新驱动公共文化再生产、以多元主体参与锻造协同治理模式、以产品价值定位实现公共价值共享。  相似文献   

8.
<正>一、前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这一战略为当下农村养老服务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人口老龄化是今后较长一段时间我国的基本国情,重视老龄化问题,尤其要重视、积极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本文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出发探析农村养老服务与其存在的内在耦合关系,并充分抓住乡村振兴战略机遇,促进农村养老服务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因此,农村的良好发展关系到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进一步提高农村发展做出战略部署。在促进农村大力发展的基础上,生态问题是农村良好发展的重点,推动农村生态文明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良好发展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和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0.
<正>健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对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村发展、保障农民权益、实现乡村振兴至关重要。海曙区行政区划调整后,新增区域多为农村区域,健全和深化"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是民心所向,意义重大。海曙区应以"更快一步、更进一步"的责任担当,凝心聚力构建"高标准、高品质、高水平"的"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积极顺应形势发展的新变化、区域发展的新态势和农村群众的新期盼。  相似文献   

11.
政策     
<正>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7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提出:健全财政投入机制。加强一般公共预算投入保障,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支持乡村产业振兴。新增耕地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收益,全部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支持乡村振兴。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按市场化  相似文献   

12.
《“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提出,到2025年,农业基础更加稳固,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也是巩固乡村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举措之一。我们通过对青海省S村的实地调研,在数据整理分析以及现有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半农半牧”区乡村实际,重点分析了影响产业振兴的关键因素,诸如法制体系不健全,乡村的特色产业发展较为缓慢、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增强等。研究发现,要实现“半农半牧”地区乡村产业振兴,应加强环境污染控制,健全生态保护的补偿机制,优化生态产业发展,完善生活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青海“半农半牧”区乡村既要实现振兴,又承担着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如何使得二者相互促进,是“半农半牧”区乡村产业振兴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的研究对青海“半农半牧”区乃至其他民族地区“半农半牧”区乡村振兴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章首先从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论起,指出要完成这个首要任务,必须先有效的增加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等公共物品;继而分析了造成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的两个原因——农村公共物品财政机制和乡村治理体制,并运用供给曲线对这两个原因进行了分析,证明了完善乡村治理体制的重要性;最后提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问题——完善乡村治理体制,指出要想增加农村公共物品,先要完善乡村治理体制,才能有效的使用国家不断增加的财政和优惠政策,高效的增加农村公共物品,也才能为发展现代农业,继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王锐  李煜章 《理论观察》2009,(3):100-101
乡村治理是一个重大而紧迫的农村现代化课题。随着农村后税费时代的到来,新的乡村治理问题也开始出现。转型期的中国农民迫切需要基层政府履行其公共服务、经济发展等方面的职责。但从收粮催款中解放出来的乡镇政府却陷入了职能转换迟缓、公共产品供给艰难、粮食安全生产危机的困境,这些困境也进一步使乡镇政权面临新的政治合法性危机。  相似文献   

15.
安徽农村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农村社会存在爆发公共危机的隐患,文章在公共治理理念系统视角下,分析了安徽农村公共危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领导力量,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推动者和实践者。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应当加强制度建设,领导基层治理;加强组织建设,完善和落实基层党组织功能;健全领导体制机制,从严治党,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发挥统领作用。  相似文献   

17.
乡村治理是中国实现农村现代化的不能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特别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乡村治理更是成为学界倍加关注的问题。文章从"善治"的角度考察"两代会"的治理实践,预见了协商民主在乡村治理中的应当价值,对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治理和民主建设展开了思考。  相似文献   

18.
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是实现乡村治理的重要途径。如何充分发挥其在乡村治理体系中的作用,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由于一些因素阻碍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的进程,因此,要从完善内部治理机制、合理界定组织功能、转变政府职能、健全法律法规等方面入手,着力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政治和社会治理功效,从而更好地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促使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乡村治理中发挥最大效能,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正>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没有乡村的有效治理,就没有乡村的全面振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乡村治理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和创新乡村治理,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让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20.
安徽农村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农村社会存在爆发公共危机的隐患,文章在公共治理理念系统视角下,分析了安徽农村公共危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