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全球经济正在步入以数字和绿色发展为特征的新时代。基于OECD国际投入产出表2005~2018年66个国家的数据,文章将数字产业技术发展影响碳排放强度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纳入同一框架,并采用PVAR模型对综合效应做进一步研究。研究发现:(1)数字产业自身技术发展的过程会增加碳排放强度,但能通过赋能上下游产业技术革新实现碳减排,整体上有效推动国家低碳转型发展。(2)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是数字产业技术发展降低碳排放强度的主要路径。(3)相比于数字制造部门,数字服务部门技术水平提升会引致更多的碳排放,但技术赋能的碳减排效应也更显著。(4)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不仅有利于降低数字产业技术发展中产生的碳排放,还能进一步释放数字产业技术赋能的碳减排能力。  相似文献   

2.
文章首先基于GTAP数据库构建了GTAP-MRIO模型,对2004-2011年期间中国对外贸易的碳排放转移效应进行实证评估。结果发现,研究期间中国为了满足外国最终需求引致大量碳排放净转入,且中国净转入排放主要流向美、欧、日三大发达经济体,凸显"发达国家消费与中国污染"的典型事实。其次,进一步利用GTAP-E模型对未来贸易自由化进程对中国的宏观经济以及碳排放的潜在影响进行预测模拟,结果表明,"多边贸易自由化"对全球的低碳经济发展更为有利,将导致世界各主要经济体(欧盟除外)的碳排放强度下降。对中国而言,"单边贸易自由化"和"多边贸易自由化"将导致中国经济总量和碳排放同步增加,碳排放强度维持基本不变,比较而言,参与"多边自由化"对中国的贸易条件改善、实际GDP增长和消费者福利改善更为有利;而"多边贸易自由化+TPP+TTIP"对中国构成了明显的贸易歧视,导致中国贸易条件和消费者福利显著恶化,经济总量明显下降的同时碳排放总量及碳排放强度均上升。  相似文献   

3.
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下,纠正出口规模与贸易利益的错配非常重要。本文通过构建融合增加值贸易和所有权贸易的双边真实贸易利益核算框架,测度了中国对美国出口中由中国获得的贸易利益。结果表明:中国对美国制造业出口中的属地贸易收益率约为80%,且存在明显的行业差异;美国对华制造业FDI整体呈现市场寻求导向,而计算机、电子和光学设备行业FDI则具有典型的效率寻求型特征;剔除外资企业贡献后,中国对美国各行业出口的真实贸易收益率大幅下降,但就各年份的比较而言,真实贸易收益率却保持稳步提升态势;外资企业对中国对美出口贡献率的下降导致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属地贸易收益率与真实贸易收益率之间的差异正在收窄。  相似文献   

4.
考虑到中国转型期要素市场存在扭曲的典型事实,首先从产业结构、环保技术、要素市场扭曲及经济发展等渠道,阐释FDI对碳排放绩效的影响机理;然后构造联立方程组,检验FDI和要素市场扭曲影响碳排放绩效的机制;最后采用弹性分析法测算FDI对碳排放绩效的总效应及细分效应,并基于反事实检验法评估要素市场扭曲引发的FDI环境效应的损失。结果发现:(1)FDI通过产业结构与要素市场扭曲途径恶化了碳排放绩效,但能通过推动环保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改善碳排放绩效;(2)要素市场扭曲不仅强化了FDI负面的产业结构效应,且弱化了FDI对环保技术正向的溢出效应,因此不利于发挥FDI对环境的积极影响;(3)FDI总体上改善了碳排放绩效,消除要素市场扭曲可使FDI的环境福利效应提升约102.4%。因此,深化要素市场改革,对促进FDI正向的环境效应,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美在华直接投资对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美在华直接投资和中美贸易的相关数据通过协整检验并构建误差修正模型,较为清晰地说明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美在华直接投资所引致并扩大,这种引致过程主要通过美在华投资企业加工贸易返销美国造成。实质上体现了国际产业结构演进的必然结果,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局面会作为投资贸易一体化趋势下的全球各国经济关系中的重要现象而长期存在。同时,这种贸易不平衡局面会在中国经济各方面快速发展的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中趋于平衡。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构建多维度的FDI工业行业碳排放模型,对FDI对中国工业碳排放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并从FDI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和管制效应四个方面进行了综合考察。研究表明,FDI增加了中国工业行业的碳排放,总效应是负的,但FDI的规模、结构、技术和管制效应存在差异。FDI通过推动行业规模扩张和资本劳动比的上升显著增加了各行业的CO2排放,其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为负,通过推动技术进步降低了行业碳排放,技术效应为正,但FDI的环境管制效应对各行业碳排放的约束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外资企业无疑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企业社会责任浪潮中,在华外资企业能给中国带来什么?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理念能否也伴随着资金、管理和技术一并来到中国,影响并带动其他企业在全球供应链范围内共同履行社会责任,形成不同企业之间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外资企业对中国市场的高度重视,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选择在中国进行直接投资(FDI)并在中国设立海外子公司,其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与借鉴。而跨国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一向是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设立子公司为主要讨论内容,着重分析其国际人力资源管理(IHRM)的原理及意义。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成为了全球第二大外资流入国。外资在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获得了应得的收益,实现了营收和利润双增长。具体表现为:中国市场是外资企业营收增长的重要来源,各国企业在华营收保持持续增长,中国市场营收占据跨国公司全球重要位置;外商投资在中国获得较高收益率,诸多美欧企业在华投资收益率高于其全球平均水平。与此同时,外资企业在华经营还实现了其战略目标。实践证明,成本寻求型外资在中国获得了低要素成本,市场寻求型外资与中国市场共同成长,创新资产寻求型外资取得在华创新投入产出双增长。  相似文献   

10.
“碳达峰碳中和”承诺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应有之义,体现了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大国担当。市场激励为导向碳排放权交易是双碳实现的重要政策手段,该政策能否在实现“双碳”目标的同时,是否会促进企业科技创新有待于进一步检验。本文以中国2013年开始试点实施的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作为一个准自然实验,考察该政策对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碳排放权交易政策通过成本倒逼、资金激励以及融资缓解三个渠道显著促进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非资源型城市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对国有企业和高创新能力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效果高于私营企业和低创新能力企业。因此应继续完善和推行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提升金融机构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的参与度。  相似文献   

11.
自20世纪90年代后,全球各大跨国企业陆续进军中国,这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解决了我国扩大出口、经济增长等很多问题。但是在华外资企业在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如挤压民族工业发展、形成垄断、环境污染、对国家经济安全造成威胁等。目前,我国投资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势必会对在华外资企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可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投资环境发生的一些变化,以及在华外资企业在这些影响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最后总结了未来外资企业在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在考虑中国工业行业吸收能力异质性的基础上,构建技术差距、人力资本水平、市场化程度、外贸开放度等4个反映行业技术吸收能力的要素,利用“入世”以来中国工业行业门槛面板数据,研究吸收能力作用于FDI低碳技术溢出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FDI低碳技术溢出对上述4个因素都存在非线性门槛效应:人力资本水平和市场化程度越高,FDI的低碳技术溢出效应越显著;适度的技术差距与外贸开放度均有助于FDI碳减排技术溢出,过低或过高的技术差距和外贸开放度均不利于FDI低碳技术溢出效应产生。因此,工业行业尤其是高碳排放行业需要进一步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完善市场竞争机制,以跨越人力资本与市场化程度对FDI低碳技术溢出的门槛效应,同时需要提升行业在全球贸易分工中的地位。此外,FDI引入不能盲目追求高新技术,需要结合内资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适度考量。  相似文献   

13.
本文考察外资企业内销活动对本土企业生产率、R&D投入与企业利润这三个方面的影响,主要发现是:外资企业内销活动总体上对本土企业生产率造成的是正面效应,这种正面效应在一般产业中更为显著,但在高新产业中表现出负面效应;外资企业内销活动对本土企业R&D投入产生抑制效应,且这种抑制效应无论在一般产业还是高新产业中均显著存在,但在高新产业中更为突出;外资企业内销活动对本土企业利润具有抑制效应,但这种抑制效应只是在一般产业中显著存在.本文的经验证据均表明,在华外资企业内销战略对本土企业发展造成挑战,中国外资政策已经到了关键调整期.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究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对成本加成率的现实影响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整体上,嵌入全球价值链程度加深对制造业企业成本加成率提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经过分样本检验发现,嵌入全球价值链程度加深对内资企业成本加成率的负向影响较外资企业更大;对一般贸易企业有显著正向影响,对来料加工企业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对高技术企业有显著正向影响,对中低技术企业有显著负向影响。本文还发现生产率、劳动要素价格、中间品要素价格是影响企业成本加成率的重要中介要素。对全球价值链嵌入影响出口加成率的现实应客观认知,尤其在中美贸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俄乌冲突等事件影响下,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嵌入深度存在极大波动风险,宜实施“稳中求进”策略。  相似文献   

15.
在优化营商环境已成为当前发展中国家引资竞争新优势的背景下,针对优化营商环境影响外资企业FDI动机的考察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在构建企业层面营商环境指数的基础上,考察了发展中国家优化营商环境影响外资企业FDI动机的机制及效应。结论表明:优化营商环境减弱(增强)了外资企业的市场(效率)寻求型FDI动机;内资企业竞争力的增强、外资企业特惠资源的取消和加工贸易型外资企业的存在,使得优化营商环境降低了外资企业的生产率,进而市场(效率)寻求型FDI动机减弱(增强)。细分样本的考察发现,上述结论仅存在于独资企业、工业和低收入国家的外资企业中,对于合资企业、服务业和高收入国家的外资企业,优化营商环境对其FDI动机无显著影响,且生产率的中介效应不存在。本研究从优化营商环境的视角为当前中国引资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更为具体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6.
刘哲宇 《中国市场》2023,(24):17-20
文章以内生增长理论为基础,以对外贸易开放为视角,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选取我国2003—2020年外商直接投资和碳排放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文章对外商直接投资(FDI)和碳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FDI影响环境的三大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随后构建两者关系的理论框架系统。通过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内人均生产总值AGDP这两个中介变量将两者联系起来,分析了我国FDI对碳排放影响的单一作用路径和协同作用路径,并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文章的研究表明,我国FDI与碳排放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调节-中介”效应。同时,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碳排放有着显著的正向效应,即我国外商直接投资流入规模的持续快速增加会推动我国碳排放的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30年来,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跨国公司在华大规模开展业务,使得外资企业成为我国经济重要的而且是极为活跃的组成部分。为了详细了解外资企业在华30年来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看他们是怎么样通过严格的食品安全控制来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本刊特地访问了部分在华的外资食品饮料类企业,以期给国内的同类食品企业提供借鉴和学习的机会。  相似文献   

18.
沈国兵 《财贸经济》2011,(9):63-70,135
本文基于分工模式和实证分析探究了美国对华反倾销对中国内向和外向FDI的影响。研究表明:(1)垂直分工FDI在中国建立的下游企业、水平分工FDI在中国建立的投资企业都会放大关中行业贸易逆差,引发美国上升的行业损害抱怨。结果,美国对华反倾销对这些分工FDI在中国的投资意愿产生不利的影响。(2)美国对华反倾销对中国金属制造业、化学工业、特别是纺织业对美出口及其内向FDI产生很不利的影响。2004—2009年中国制造业部门吸收的内向FDI比重出现近20%的:k幅下降,这很好地证实了基于分工模式的理论预测。(3)虽然美国对中国产品反倾销呈增加态势,但是中国企业并没有积极地采取对美直接投资的方式来规避反倾销壁垒,而是选择避税地进行外向FDI。这种对外直接投资格局很难形成中国的产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新财富》2007,(1):46-51
到2010年,中国ODI估计可以达到1000-2000亿美元,中国ODI的崛起将撼动全球经济秩序,拉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和增长、减少全球经济对美国的信赖。由于ODI的带动,中国有望在21世纪初成为全球贸易、资本和技术流动的主要枢纽之一,从贸易大国上升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贸易强国,从简单的FDI输入国变为兼有FDI和ODI、兼有QFII和QDII的全球资本中转站,中国不仅是产成品的最大贸易国,也将是生产要素的最大贸易国,是全球最重要的科学技术的输入和输出国之一,中国在全球经济中将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商》2015,(49):178-179
在中国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历史中,外资企业对于加快市场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各级地方政府为了推动本区域经济的发展,也积极引进外资企业,于是,大批外资企业犹如雨后春笋,纷纷拔地而起。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发布的《全球投资趋势监测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FDI流入量约为1280亿美元(包括金融和非金融部门),历史上首次成为全球最大的FDI接收国。大量外资的纷纷涌入,我国加强反跨国企业逃避税收的工作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