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邹静娴  张斌  魏薇  董丰 《金融研究》2023,511(1):1-20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考察了信贷增长对中国家庭收入和财富不平等的影响。整体而言,信贷增长可以缩小家庭收入不平等,主要作用机制是信贷增长通过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劳动收入和单位时薪以缩小劳动收入不平等。同时,文献中所发现的信贷增长可能恶化收入不平等的机制——扩大家庭间非货币金融资产差距,在我国表现并不明显,原因在于中国家庭的非货币金融资产比例较低,这一点对于高收入家庭也不例外,且大部分家庭难以从金融资产交易中获利。信贷增长带来了各个收入组的房屋价值上涨,但高收入家庭房产价值上涨的幅度高于中低收入家庭,因此房价上涨扩大了不同收入家庭所持有的房产价值差异。考虑到家庭调查数据往往对高收入家庭的收入和财产覆盖不完整,上述结论可能低估了信贷增长对极少数高收入家庭收入和资产的影响。本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我国信贷增长对收入分配问题的影响,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高储蓄率和较为严重的收入不平等状况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然而,鲜有学者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系统的实证研究。在对储蓄率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笔者基于中国1978-2010年数据的研究发现:基于基尼系数的收入不平等状况对国民整体储蓄率和私人部门储蓄率都具有促进作用,但对公共部门的储蓄率具有反促进作用;理论意义上对储蓄率影响较大的因素如收入、利率、通货膨胀率等对我国的储蓄率几乎没有影响,本文深入地分析了该原因。  相似文献   

3.
杜两省  程博文 《金融研究》2020,481(7):75-94
本文通过构建带有职业选择的两部门异质模型,探讨了个体面临的金融摩擦和收入风险对财富分配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经济中存在的金融摩擦会通过职业选择、自我保险和自融资来影响个人的财富积累,从而导致财富的集中和不平等。对模型模拟的结果表明:降低金融摩擦在总体上会降低财富不平等程度,但对不同财富阶层的影响不同,其在大幅减少前1%和前10%阶层财富份额的同时,虽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后50%阶层的财富份额,但提升幅度并不大,过高或过低的企业家收入风险,都会加大财富不平等程度,因而存在一个使经济中财富不平等程度最低的适度企业家收入风险水平;虽然金融摩擦和收入风险都会影响经济中的财富不平等,但收入风险本身对财富不平等程度的影响较小,其主要是通过金融摩擦放大了经济中财富不平等的程度。  相似文献   

4.
分项收入不平等效应与收入结构的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分项收入角度考察城乡收入不平等,不仅能判断产生收入不平等的原因,还能判断什么分项收入有利于增加收入总量;不仅能量化收入不平等效应,还能根据收入不平等效应来优化收入结构。研究发现,分项收入具有性质不同、大小不等的收入不平等效应,其中工资性收入扩大收入不平等的效应最强、转移性收入次之、财产性收入最小;经营性收入是唯一具有缩小收入不平等效应的分项收入。据此,我们认为,城乡居民收入结构优化的方向应该是,稳定维持工资性收入、适当调整转移性收入、适度控制财产性收入并努力增加经营性收入。  相似文献   

5.
张琛  张郁杨  马彪  郭军 《财政研究》2023,(8):114-129
本文采用2003—2017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微观个体数据,分析了机会不平等对农民工工资性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并基于Shapley值分解模型探究了各类环境因素在农民工机会不平等中的贡献度。研究结论表明:机会不平等在农民工工资性收入不平等中的占比平均约为35.70%,且存在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区域是机会不平等最重要的环境因素,家庭背景对机会不平等的贡献度明显下降,而性别的影响却在逐步增强。基于“偏环境效应”的机制分析表明,近年来以教育为代表的人力资本配置公平性的提升大大缓解了农民工工资性收入分配中的机会不平等。农民工就业区域的机会不平等虽然减弱,但就业行业的机会不平等在不同出生组别农民工群体间仍然明显,农民工平等就业仍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要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推动社会收入分配公平的调节功能,推进教育公平、就业公平和性别平等。  相似文献   

6.
收入流动是研究收入不平等问题的一个重要视角。笔者通过对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流动对长期收入不平等影响的分析发现:(1)在考虑到收入流动的情况下,城镇居民的长期收入不平等并没有各个单独年份的收入不平等那么严重;(2)收入流动对长期收入不平等的缓解程度取决于收入流动的自身变动情况,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流动在2000年后呈现整体下降态势,其对我国城镇居民长期收入不平等的缓解程度也出现下降。(3)导致阶层固化的收入流动不利于缓解长期收入不平等,这也解释了进入2000年后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流动对长期收入不平等缓解程度呈现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1978—2005年间山东省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时间序列为基础对二者关系进行了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表明山东省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有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进而以ADL模型和以向量自回归(VAR)模型为基础,运用脉冲相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技术定量分析了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作用的大小。得出结论: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在长期,金融发展对山东省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拉大作用,并据此就山东省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提出了简要地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余玲铮 《上海金融》2012,(4):16-19,116
本文首先分析金融发展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机制,接着基于中国29个省市面板数据检验金融发展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是非线性的,二者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证实了本文的理论假设;金融发展的门槛值为3.295,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尚未跨越门槛值,仍然位于倒U型曲线的上行区间,目前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将扩大收入不平等。  相似文献   

9.
如果我们想了解世界的情况,了解整个我们所居住行星情况,了解人们生活的情况,可能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考察人均收入。世界人均收入,在过去30年,或者最近5年,都有了大幅的增长,整个世界更为富有了。每年我们的经济增长率都比过去多,但是怎么分配?世界的情况是这样的:有一些国家比较富有,有一些国家比较贫穷,还有中等收入的国家。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收入不平等问题。本文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将居民的收入不平等分为劳资收入不平等和劳动者内部收入不平等,并分别从这两个角度入手,研究教育对收入不平等的作用。对于前者,由于教育只是再生产的工具,所以难以改善劳资收入不平等;对于后者,文章从政治经济学角度论证了教育能带来劳动者工资的提高,但若要改善劳动者内部的收入不平等,还需满足教育公平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采用对60后、70后和80后三个不同群体所做的问卷调查数据,按照Roemer(1998)的机会不平等分解法,实证检验了导致机会不平等的各客观环境因素对个体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结果发现,从全样本来看,性别、出生地、受教育程度和工作类型对收入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而父亲的收入、职业类型和受教育程度在代际转移中对个体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均十分显著。从分样本来看,在对60后收入具有显著影响的性别、户籍和父亲工作性质等因素中,性别与户籍对70后、80后收入不平等的影响逐渐弱化,而基于父亲收入和工作性质的不平等现象却愈加彰显,个体受教育程度和工作性质对收入水平的影响亦在不断强化。  相似文献   

12.
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家们长期关注的问题,然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收入分配问题再一次成为焦点。本文将人口老龄化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归纳为四个方面:正、反向作用、微小作用和不确定性作用。归纳发现,此方面研究的理论基础包含永久性收入假说、人口理论、世代交叠模型、家庭交叠模型、基尼系数和数值模型,且基于不同理论基础得出的结论差别较大。本文在归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现有文献在人口老龄化概念的界定、收入不平等的衡量指标以及不平等指数分解三方面存在缺陷,并提出将人口老龄化对收入不平等的作用机制作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2005~2011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首次考察了金融结构对贫困、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中小银行在银行业所占的市场份额越大,越有利于贫困减少和收入不平等缩小。因此,本文的政策含义为改善银行业结构,核心就是逐步提高中小银行在银行业中的地位,建立以地方性中小银行为主体的银行业结构。  相似文献   

14.
家庭杠杆率水平高、增速快问题不仅解决难度大且影响金融稳定,明晰引致中国城镇家庭杠杆率快速提升的因素,对防范金融风险意义重大。文章使用2017年CHFS微观数据,通过构建内生转换模型,在校正了样本选择偏差后,考察了收入不平等、多套房购买决策对中国城镇家庭杠杆率的影响。主要结论有:(1)收入不平等程度加深对城镇家庭多套房购买决策具有抑制效应。(2)收入不平等推动了城镇家庭杠杆率的提升,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发现,收入不平等对居住在中小城市的一套房家庭杠杆率的推动作用更大。(3)多套房购买决策对城镇家庭杠杆率也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相比于一套房家庭,多套房家庭的杠杆率平均要高77.7个百分点。本文的研究有助于从新的分析视角中探究近年来中国城镇家庭杠杆率快速上升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分解我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的基础上发现城乡之间的收入不平等是全国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决定因素,并且二者的变化趋势相同。因此改善全国居民收入分配的重点应是缩小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不平等。进一步通过分析城乡之间的基尼系数,我们发现加快城镇化进程是改善城乡之间收入不平等的关键。我们还分别考察了城镇人口比重以及城乡之间收入之比的变化对全国以及城乡之间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快城镇化进程有利于全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基于上述结果,我们建议加快城镇化进程并且防止城镇内部基尼系数的扩大。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收入差距拉大和人口结构老龄化等问题也日渐凸显。在宏观经济环境发生显著变化的背景下,我国收入不平等和老龄化之间的关系是否也同样表现出时变特性?基于时域视角,使用含断点的时变协整、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非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考察我国老龄化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时变的动态关联机制,并进一步采用平滑迁移性向量自回归模型(STVAR)检验二者之间是否存在非对称的影响及测度影响效果。结果表明,收入不平等和人口老龄化在研究样本区间内存在互为因果关系。因此,政府在制定政策改善收入不平等的同时,应该注意人口结构的改变对收入不平等所产生的影响,加快完善我国老年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7.
人工智能可以提高社会产出,但可能扩大收入不平等现象。笔者将劳动力区分为低技能和高技能工人,在静态模型下改进新古典生产函数发现,提高人工智能资本存量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生产效率都将增加技能溢价。进一步地,笔者将教育纳入研究范畴,将静态模型拓展为动态模型,研究发现,人工智能是偏向性技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高技能工人工资将增加,当自动化资本替代低技能工人工作岗位时,低技能工人工资将减少,高技能工人劳动收入份额保持不变,而低技能工人劳动收入份额减少,收入不平等现象加剧。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教育将产生两种影响:一方面技能溢价的提高将刺激更多劳动力选择高等教育,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发展将提高对劳动者学习能力的要求。为促进社会公平,政府可以通过对资本征税,并转移支付给工人。如果税率满足一定条件,且转移支付给低技能工人金额与高技能工人金额比例大于一定数值,则该政策可以有效缓解技能溢价。但如果人工智能技术没有跨越奇点,政府可能面对效率与公平两者难以兼顾的局面。  相似文献   

18.
《甘肃金融》2012,(10):7-7
据外电报道,美国收入不平等已经升至大萧条以来最高水平,近期的经济衰退也未能扭转这一趋势。复苏后首年,93%的收入增长被收入最高的1%富人收入囊中。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贫富差距扩大,及其关于中产阶级困境引发的政治问题,助长了反华尔街情绪并给总统竞选增添了活力。目前,愈来愈多的经济研究显示,这或还意味着未来数年更低水平经济增长、更缓慢就业增长。  相似文献   

19.
金融发展是贸易比较优势的重要源泉,文章将金融发展因素纳入到贸易与收入不平等的分析框架,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检验贸易扩张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进出口贸易确实加剧了中国收入不平等程度,而金融发展对贸易扩张的收入分配效应则起到负向作用,即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助于贸易缩小收入差距。然而金融发展的作用尚未充分体现,这是源于中国金融体系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压制或制度偏向特征。  相似文献   

20.
已有较多研究讨论了实际汇率的决定因素,而从收入不平等角度出发的研究并不多。本文搜集和整理了172个国家和地区1970年到2016年的跨国面板数据,分析了收入不平等对一国实际汇率的影响,并引入政府支出探究了收入分配对非贸易品部门和实际汇率的影响机制。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对于非OECD国家,收入不平等和实际汇率显著负相关,即收入越不平等,实际汇率高估越严重,而在OECD国家中这一现象并不存在。进一步的影响机制分析发现,对于非OECD国家,一国收入不平等加剧会导致该国政府支出增多,从而扩大了非贸易品部门规模,导致非贸易品的相对价格上升,使得实际汇率高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