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进行生产力布局的承载力分析是构建良好地域经济结构的前期工作。本文从生产力构成三要素出发,构建了县域生产力布局的承载力测评体系,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分为承载力较高、中等、较低、低四类县域,并提出了相应的产业发展对策。以此促进生产力诸要素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域进行合理安排部署,逐步形成鄱阳湖区域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阐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现状,分析其产业发展的不足,进而在生态农业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培育等方面,提出产业政策,以促进区域内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生态经济区理论发展和实践模式及生态农业产业体系、生态工业产业体系和生态服务业产业体系的构建方法。并运用上述理论和方法提出了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生态产业的指导思想与目标、生态产业体系的构建方法,分别从地理区域、经济区域和企业三个层面构建了区域生态产业体系和具体的项目结构,设计了区域生态产业体系的空间布局总体框架和产业积聚模式。  相似文献   

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28个县的经济综合竞争力作为研究对象,运用SPSS软件中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各县的综合评价值并进行排序.并对影响综合竞争力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原有经济基础、交通条件、资源条件、政府政策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县城经济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物流产业发展、GDP与货运周转量和物流产业产值与GDP三个角度进行定量分析,实证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物流产业发展对区域经济主体的带动作用,对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域物流、经济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有庐山世界地质公园、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和三清山世界自然遗产三处具有世界级地质旅游资源的景区.根据地质旅游资源类型划分的原则,将本区地质旅游资源划分为庐山地质旅游资源群、龙虎山地质旅游资源群和三清山地质旅游资源群.这些地质旅游资源具有高品位、稀有性、互补性、美学价值高的特点.并提出了区域旅游资源整合开发...  相似文献   

7.
选择人口、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水平、农业生产水平、自然资源占有量等5大类8个因子,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38个县(市、区)2005-2010年城乡建设用地扩张驱动力因子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城镇工矿用地扩张驱动力主要来源于区域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农村居民点扩张驱动力主要来源于自然资源占有情况、社会工业水平和农业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土地、资源、污染等因素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特别是经济发达省份(地区)畜牧业发展的瓶颈,畜禽养殖量很难取得进一步突破。江苏、内蒙、山东、青海等省(区)积极开发利用丘陵山地、草地等自然资源,转变生产方式,创新饲养模式,并着力打造生态品牌,发展高效生态畜牧业,取得了成功。笔者分析主要有下述三种模式。生态养殖模式生态休闲型。江苏省苏州市根据当地居民对鸡肉产品消费需求的改变,及时发展生态草鸡养殖,经过三年的发展,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苏州水乡草鸡生态养殖有限公司、苏州光福茶场、苏州市洞庭西山缥缈生态养殖场、苏州市苏越…  相似文献   

9.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主体功能分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目的: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划进行主体功能分区为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引导空间开发秩序和均衡发展提供决策支持。研究方法:根据《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所确定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利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三个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研究结果与结论: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9个基本单元区划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政府应根据区划结果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政策,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谐。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评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市区水土资源承载力与经济发展耦合差异水平,并探讨其耦合优化路径。研究方法:采用信息熵权法确定耦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量化评估。研究结果:(1)生态经济区耦合协调度差异明显,市区耦合协调度整体水平较高,县域则相对较低;(2)水土资源承载力与经济发展缺乏同步性,市区多为环境滞后性阶段,县域则处于经济滞后阶段;(3)耦合度空间分布以湖滨地区为核心以圈层形式呈现向外逐渐递减趋势;(4)经济滞后区域应选择城镇建设与产业布局策略,环境滞后区应选择适应性管理与生态屏障区构建策略。研究结论:基于资源与经济同步优化策略将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均衡发展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1.
运用GIS技术与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2000~2005年环首都经济圈区域土地利用数据、基础地理数据以及社会经济数据研究了影响该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驱动机制。分析结果显示,耕地、林地、草地变化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水平,且进入模型的因子与各土地类型变化情况有很高的相关性。该区域耕地、林地变化受自然、社会经济、通达性三大类因素的影响,而草地变化则主要受社会经济及通达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现状评述的基础上,论述各种生态地质环境问题的分布规律和危害性,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因素,预测其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环境地质问题防治对策,进而提出保护与合理开发的建议,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建设提供了生态环境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3.
环首都经济圈是河北省矿产资源集中分布地之一,地区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不仅有利于服务首都社会经济发展,同时对北京市与河北环首都经济圈重大战略规划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在对地区矿产资源生态化开发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循环经济的基本思想和理论,提出环首都经济圈矿产资源生态化开发的“5R”原则,并据此构建了环首都经济圈矿产资源生态化开发的资源型企业内部循环模式、资源产业链循环模式、资源产业集群循环模式和区域综合循环模式,并从系统规划、技术创新、政策法规、管理监控等方面,提出地区矿产资源生态化开发模式实施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4.
民国时期苏、浙、皖三省畜禽饲养数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群 《中国农史》2004,23(3):74-80
江苏、浙江、安徽是我国近代农村经济较发达地区,但其畜牧业究竟如何?所反映农村经济状况如何?问津者极少。笔者通过查阅大量资料,不仅对该三省民国时期畜禽饲养数统计资料进行汇集、整理和分析,对不合理的数据进行校正;而且还对这些畜禽饲养数统计资料进行初步分析,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民国时期苏、浙、皖三省畜牧业及其农村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东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东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资源丰富,开展生态旅游前景广阔。本文从分析东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提出开发模式,并对合理开发湿地旅游资源提出四项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武汉市东湖开发区土地整理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武汉市东湖开发区土地利用的现状与特点进行分析,应用土地整理的有关理论知识,对开发区土地在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其中,开发区土地整理模式是研究的重点,通过土地整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提高土地的集约化利用程度,获取土地利用的经济、社会、生态三者协调统一的综合效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最终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