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7月份,全球经济形势依然喜忧参半,美国债务违约的担忧和欧债危机的阴云笼罩,美元指数也因此大幅震荡;但由于美国夏季汽油需求旺盛和原油库存下降的支撑,原油价格大幅震荡且有所走强。7月份WTI、布伦特以及迪拜原油现货平均价格分别为97.26美元/桶、  相似文献   

2.
国际油价波动长周期现象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国际油价145年的变动过程中,存在着高油价均衡和低油价均衡相互交替的长周期变动.在讨论克鲁格曼多重均衡理论基础上,以长期市场供求关系演变解释了国际油价波动长周期现象.石油勘探开发投资的长周期、阶段性特征和与之相关的石油生产成本结构、特殊的石油长期供给曲线、高油价稳定预期对勘探开发投资的刺激是形成国际油价长周期波动的主导力量.持续高油价将促进石油利用模式升级,从而影响石油的长期需求,这也是促使高油价均衡向低油价均衡转换的重要因素.到目前为止,石油资源的耗竭性特点对国际油价的决定作用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这主要是因为供给和需求对长期高油价的反应使得石油投资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增长,石油消费模式不断向更高效率演进.若油价波动的长周期规律存在,则目前正处于第六个长周期波动的高油价的上升阶段,本轮最高油价上升到100美元/桶以上是可以预期的.即使当前大幅增加石油投资,高油价时期仍可能持续8~10年.  相似文献   

3.
2011年11月1日,希腊意外提议就援助计划进行全民公投的消息令市场担忧加剧,WTI原油期货结算价跌至92.19美元/桶。随后希腊放弃了全民公投、欧洲央行降息、伊朗核问题等因素支撑油价连升1日。  相似文献   

4.
巴以冲突、美伊冲突、俄罗斯的石油出口政策走向及2002上美国经济的走势,是对近期国际油价产生重大影响的主要因素。巴以冲突因难以引发新的阿以战争,不会影响世界石油的实际供应量;美伊冲突必将使国际石油市场处于巩慌状态,但目前石油剩余生产能力是伊拉克所产原油的的数倍,由此而产生的国际油价波动很快就会回复;俄罗斯与欧佩克达成的限制出口协议只能在短期内对国际油价起支撑作用,油价的走高必然会促使俄罗斯增加石油出口,导致油价下滑;美国的经济增长必将带动全球的经济增长,从而拉动原油价格走高。总体来说,2002年国际油价呈攀升趋势,其平均水平可能升至或超过每桶25美元左右。  相似文献   

5.
3月份,尽管日本大地震引发海啸,并引起核扩散危机促使油价一度有所回落,但中东、北非局势仍是影响当月油价波动的最主要因素。随着多国部队对利比亚进行空中军事打击,该国局势进一步升级,油价坚挺上扬。  相似文献   

6.
2007国际油价将围绕60美元上下波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主要市场进入冬季需求增长期及欧佩克减产影响.近期可望继续延续60~65美元,桶的价格水平。欧佩克减产政策是支撑近期油价的主要因素.但受世界经济和石油需求增长趋缓、消费国库存增加、非欧佩克增产强劲等因素影响,市场基本面供需紧张的态势趋于好转,市场应对突发事件的缓冲余地增大,预计2007年总体油价低于2006年,基本围绕60美元上下波动。  相似文献   

7.
8月以来,受中东局势持续动荡、北海油田供应吃紧、美联储出台新措预期升温、美国原油库存大幅下滑、美政府重新考虑释储计划等因素影响,国际石油市场震荡上行。8月份,美国WTI原油、英国布伦特原油以及亚洲迪拜原油的现货价格平均为94.08美元/桶、113.37美元/桶、108.59美元/桶,较7月份每桶分别上升6.3美元、10.8美元和9.4美元,环比涨幅分别为7.1%、10.5%、9.5%;与去年同期相比,则分别上升9.0%、2.7%、3.4%。近年来国际市场三种基准原油价格走势见图1。  相似文献   

8.
《董事会》2014,(11):16-16
正油价已经下降三个月之久,10月14日更是突然下跌了4美元!这是一年多来,油价最大的单日降幅,布伦特原油价格也应声降至85美元/桶。在6月的峰值时,该国际标准原油价格曾高达115美元。一般情况下,油价下跌将繁荣全球经济。每桶油价下跌10美元,会通过原油进出口转换为全球GDP的0.5%:消费国耗油提升,带动出口。而这一次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石油和化工》2007,(3):110-110
2007年经济信息绿皮书——《2007年: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报告》于近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指出,从短期来看,如果地缘政治风险没有明显恶化,不发生重大突发事件,国际油价有望出现稳中回落,将改变近几年来单边上扬的走势,初步预计,2007年国际油价将在每桶55~65美元左右波动。原因在于:  相似文献   

10.
国际油价的波动直接影响着全球经济的发展。随着中国对国际原油市场依赖性的不断增强和国内能源市场化的推进。国际油价的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将愈加明显。本文通过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国际油价波动对中国经济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同时还分析了国内能源定价的非市场化行为对于国际油价波及国内经济这一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际油价短期波动将对国内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国内能源政府定价行为在短期内确实减缓了国际油价对国内经济的影响;与短期影响相比,国际油价的长期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1.
国际油价的持续波动对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的开发利用冲击巨大, 未来页岩气开发能否承受油价波动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文从技术经济评价的角度, 选取净现值为页岩气开发全生命周期效益评价的指标, 理清国际油价波动对页岩气开发效益影响的传导机制, 通过趋势分析、 相关性分析、 协整检验和回归分析, 量化油价对页岩气价格、 市场规模、 投资及相关运营成本等开发效益评价关键参数的影响, 结合折现现金流法, 定量研究油价波动对页岩气开发效益的影响程度。 认为虽然现阶段国际油价波动对我国页岩气开发效益的影响较小, 但当财税政策、 定价机制和市场规模稳定后, 油价波动对页岩气开发效益的影响会更加凸显, 页岩气开发企业应当对油价波动有所重视。 研究结果有助于认识油价风险, 辅助页岩气开发企业进行投资决策。  相似文献   

12.
从世界各国经济的运行情况看,持续高油价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已开始逐渐显现.2007年全球经济增长不至于陷入衰退,但增速减慢几成定局.受其影响,全球原油需求增速减慢,预计2007年全球原油需求将比2006年增长126万~144万桶/日左右.相比之下,全球原油生产能力增长加速,仅非OPEC原油供给增长就将超过全球原油需求的增长.为控制油价下降,OPEG需要进一步减产,这将导致剩余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加.因此,基本面因素对国际油价的影响已开始转向.如果不发生重大的地缘政治冲突,预计2007年国际油价将回落到50~60美元/桶左右.如果发生明显的地缘政治冲突,并导致相关国家原油供给减少超过100万桶/日以上,预计2007年国际油价可能会达到65~70美元/桶.从总体上看,2007年国际油价上涨的可能性要低于下跌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当市场对每桶100美元的原油价格逐渐习以为常之时,高油价向下游传导的预期自然难以避免。昨天,国内能源化工期货表现抢眼上海期货交易所燃料油期货放量大涨.主力合约0805盘中摸高4346元/吨.创出历史新高;大连商品交易所聚乙烯。郑州商品交易所PTA期货昨天也出现大幅上涨,聚乙烯主力合约0805收报14590元/吨,同样创出历史新高。数据显示.三大品种成交量急剧增加.持仓量也大幅攀升.新资金介入迹象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4.
石油供需的弹性特点决定了国际石油市场一直存在高油价均衡与低油价均衡交替出现的现象。经济发展增速低于预期往往会带来国际油价从高位均衡向低位均衡转变,近年世界经济发展变动预示着国际油价已进入低位均衡阶段。在低油价均衡下,近年来很多重要的产油国都已出现十分严重的政府财政危机。出于维持国家财政平衡的需求,产油国往往会采取竞争性的生产政策,可能推出更具吸引力的投资政策。在石油投资机会增多的同时,投资风险会提高。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中国石油企业应当着力控制石油投资成本,在把握海外有利的投资机会的同时,高度重视和规避境外投资风险。  相似文献   

15.
《国际石油经济》2010,(5):I0001-I0001
《石油的逻辑》是清华大学出版社于2010年4月出版的一本新书。本书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深入剖析“石油—市场-权力”之间的关系,揭示国际油价剧烈波动的政治经济动因和货币驱动力,并以长远眼光和务实态度分析了中国能源安全态势。  相似文献   

16.
5月份,受美国原油库存持续大增、部分经济数据欠佳以及欧洲债务问题恶化、伊朗核问题有所缓解等利空因素影响,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呈下行走势。数据显示,5月美国WT1原油、英国布伦特原油以及亚洲迪拜原油的现货价格平均为每桶94.63美元、110.2美元、107.31美元,比4月份分别下降8.8美元、9.3美元和9.9美元,跌幅分别为8.5%、7.8%和8.4%;与去年同期相比,WTI、  相似文献   

17.
2011年6月23日,国际能源署(IEA)宣布在30天内释放6000万桶战略石油储备,以应对利比亚动乱带来的石油市场供应减少及由此引发的油价异常波动。受此消息影响,23日国际油价出现下跌,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价(WTI油价)跌破90美元重要关口,  相似文献   

18.
5月份,尽管中东、北非局势依然动荡,但由于美元走强和欧美经济数据疲软以及美国原油汽油库存大增等多重利空的影响,国际油价结束了今年以来的涨势,从近两年半的高点暴跌至百美元下方,并围绕百美元关口反复震荡盘整。5月份,美国WTI、英国布伦特原油以  相似文献   

19.
2011年,世界石油供需增速双降,但基本面总体偏紧;国际市场主要基准油价同比大幅攀升,高位徘徊,布伦特年均油价超过110美元/桶,创有史以来最高水平,WTI与其他基准油价格走势分化。展望2012年,世界石油供需趋于宽松;国际油价总体低于2011年水平,预计WTI油价为90~100美元/桶,布伦特油价为95~105美元/桶,WTI与布伦特油价的价差将有所缩小。  相似文献   

20.
今年以来,国际石油市场供需总体宽松,地缘政治与经济因素导致国际油价宽幅振荡。截至10月22日,WTI现货均价为95.7美元/桶,布伦特现货均价为112.3美元/桶,同比略高于去年水平。9月份,受美日欧出台经济刺激措施的提振以及美国原油库存增加、沙特表态压制油价等多空因素交织影响,国际市场原油价格走势震荡。当月美国WTI原油、英国布伦特原油以及亚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