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县域经济是县(县级市)一级行政区域的范围内的经济的总和,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它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具有特色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的基础是农业经济,主体是农村、农业和农民. 相似文献
2.
一、坚持生态立县,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盐池县干旱少雨,风大沙多,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已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保护资源,恢复植被,从根本上改善生态,对盐池县来说,势在必行,迫在眉睫,解决的不 相似文献
3.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新思路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积极发展县域经济,实现从以乡村为依托、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的传统县域经济,向以县城为依托、以非农经济为主导、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新型县域经济转变,应以结构调整为动力,并采取一些新的思路:以农村城镇化为支撑,依托县城发展一批中小城市,增强县城城镇功能,培育县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以民营经济为主体,鼓励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重视引进外来企业和企业家群体,激发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把承接产业转移与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具有竞争力的县域特色产业;以农业产业化为抓手,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探索农业产业化的有效组织模式,完善农业产业化的服务体系,夯实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以"扩权强县"的改革为契机,实施积极有效的财政金融政策,调动县级政府发展县域经济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当前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有若干需要明确认识和研究解决的问题。 一、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是指一个县(市)地域范围内的经济。在城市经济迅猛发展、主导作用日益明显的当今社会,为什么还要特别强调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这主要是由县域经济在 相似文献
5.
6.
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论断,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实现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也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全省综合经济实力的战略举措。下面结合本地实际,浅谈几点对推进县域经济新型工业化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这是对一位真正“人民公仆”的由衷崇敬。他,在县域领导位置上最后一任了。其对人民事业极端热忱,让大众和笔者饱读《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与探索》论文后,激情难抑,欣然命笔。也可谓义不容辞,摇旗呐喊,仗义执言:十五春秋一级位,公而忘私从不悔。一如既往黄牛劲,公仆精神不变味;弹指挥间五十几,干起活来不知岁,奉公敬业从不提,精疲力竭不叫累;好友动劝要休息,回答一声这我会,笑对友谊表谢意,不尽责任不好睡。这是多么朴素的语言,何等高贵的品德、高尚的境界、袒荡的襟怀、博大的心胸啊!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地区县域工业突飞猛进,而西部地区县域工业化进程缓慢。可见,加快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工业化进程,将有利于缩小东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代表的甘肃省,其经济发展受到区位条件较强的制约,经济发展落后,省内县域经济的工业化程度普遍较低,因而总结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工业化的模式和思路,为其工业化的发展提供借鉴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壮大县域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要内容 ,也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尤其在西部开发进程中 ,应当引起特别的关注。一我国疆域辽阔 ,各地区在地理状况、资源禀赋、社会发展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这一方面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条件 ,但同时也给发展带来了多种制约因素。东部多平原 ,土地肥沃 ,气候温和 ,滨江沿海 ,地域禀赋差异较小 ,社会文化基础好 ,其经济的快速发展既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 ,也得益于良好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中部地区虽然相对落后 ,但区域内自然条件与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不大。而… 相似文献
10.
发展县域经济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在于“三农”问题。破解“三农”问题,关键在于破除城乡两张皮,把“两个循环体系”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城乡统筹发展。全国县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差距很大,要分类指导,发展县域经济要注重制度创新,应当采取措施,逐步有计划地把农民组织起来。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搞好政府职能定位与转变,县域政府只能在适度范围内干预经济活动。 相似文献
11.
第三产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先导性地位日显重要,充分认识发展的紧迫性,把握发展的前提、发展的基础、发展的平台、发展的根本、发展的主力军和壮大的保障,才能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12.
省委七届二次全会提出在全省实施县域突破战略,几年来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全省上下形成了共识,出现了你追我赶的发展局面。省委八次党代会进一步提出在全省深入实施县域突破战略,面对新形势,我们要认真审视发展环境,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采取切实可行措施,深入推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当前,县域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重要转折阶段,既面临着传统优 相似文献
13.
县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及其对策研究李溦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开放地区县域由于在交通便利、文化禀赋良好、海外资源相对充裕等有利资源占有的基础上,通过市场经济制度与开放经济制度较早的起动和在较宽泛领域内的运作,又进一步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所以,经济得到了迅速...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双边市场准入谈判全部结束,中国入世指日可待,全面分析入世后县域经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有利于我们面对新的宏观经济环境,科学地制定经济发展对策。为此,我们承德县应当未雨绸缪,运用世贸组织规则,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使县域经济在新时期有一个更大的发展。1立足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一是加速农业结构调整。充分发挥我县农业的比较优势,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调优、调强主导产业,壮大产业优势,如果品、蔬菜、畜禽养殖等,增加名、优、特、新产品的比重,发展优质食用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共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县域经济以民营为主,走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之路,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一主三化”符合湖北经济发展的实际,对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乃至全省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已经起到并将进一步发挥重大促进作用。加快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已在全省上下成为共识。这里,笔者就实施“一主三化”指导方针中的几个问题,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17.
18.
(一)壮大民营经济从结构上讲,县域经济的主要成分是民营经济,壮大民营经济,首要是观念创新。实践证明:解放思想天地宽,更新观念招数多。创新是什么?创新就是从被抛弃、被忽视,被认为“不可能”、“不必要”的“空白处”生出有来,独辟蹊径、别开生面,化腐朽为神奇,这叫“无中生有”;“无中生有”的前提是“有中生无”,既超越自我,不为所谓权威的结论所束缚,不为流行的观点所淹没,不因眼前的困难而退缩;“无中生有”与“有中生无”的辨证统一则是“有无相生”,印证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 相似文献
19.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任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发展县域经济,必须从本县实际出发,遵循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协调、全面发展,促进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福州市邓小平理论研究基地课题组 《发展研究》2003,(12):21-22
县域经济是在县级行政区划的地域和空间内统筹安排经济社会资源而形成的开放的区域经济.它以县域为中心、集镇为纽带、广大农村为腹地,城乡兼容、资源丰富,具有较明显的区域特色,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