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股票价格的波动既会通过影响经济主体的持币机会成本而影响货币的投机需求,也会通过影响总供求和金融资产价格而影响货币的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进而影响货币需求。从理论分析的结论和实证研究的结果看,股票价格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是负向的,而且股票价格与货币需求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因此货币当局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时必须考虑股票价格的变化;但是由于这种影响比较小,因此,货币当局还不能将其纳入到货币政策目标体系当中,即货币当局只能关注而不能盯住股票价格。  相似文献   

2.
文章首先从虚拟资本的角度,就货币供求变化对股票价格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接着对货币政策、实体经济与股票价格波动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就股市货币资金的流动对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是货币政策、实体经济与股票价格波动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因此货币政策的制订及实施应适当关注股票价格波动,而完善证券市场的监管应与货币政策的制订及实施相衔接。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来检验我国货币供应量和上证价格指数之间的关系。结论表明:货币供应量和股票价格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货币供应量在短期内对股票价格有影响,而股票价格波动是货币供应量波动的格兰杰原因。因此,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不仅应分析实体经济的变化,也应关注证券市场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物价指数作为宏观经济健康运行的诊断指标之一,与股票市场、货币供给有着系统的联动关系。文章选取我国2007年1月—2021年10月的178期月度数据资料,运用VAR模型对货币供给、股票价格波动和物价水平三者之间的联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其一,货币供给、股票价格波动和物价水平之间存在不对称的联动关系;其二,货币供给、股票价格波动、物价水平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当受到外界冲击影响后较难回到初始状态;其三,货币供给增加会冲击股票市场繁荣,也会推动物价水平上升,但这种影响具有时滞性,股票价格波动会反作用于物价水平。今后,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货币供给的宏观调控,加强对股票市场的监管和调控,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好地引导市场投资和消费。  相似文献   

5.
本文把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联系起来,研究基础货币可控性与货币供应量可控性之间的关系,并得出以下结论: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中央银行不能控制的基础货币随机波动对货币供应量可控性的影响部分地被货币乘数的随机波动的影响抵消,因此基础货币不可控并不必然导致货币供应量不可控.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用了1990年—2009年的数据对我国货币供应量M0、M1、M2与通货膨胀(CPI)的关系进行研究,考察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具体关系.综合运用相关性分析、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来考察我国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的长期均衡、短期波动以及二者之间是否是相互影响的关系.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是通货膨胀率变化的重要原因,应通过调整货币的供给量来控制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7.
中国货币供应量与股票价格关系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3年1月到2009年4月的经济金融月度数据,主要应用动态式计量检验方法对M1和M2及其变化与股票价格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1)我国M0、M1和M2并不能引起股票价格的变化;(2)在我国新增货币供应量M1的时间趋势图与股票价格变化的走势非常一致;(3)在我国货币供应量M2-M1的增速时间趋势图与上证指数走势也大体一致。  相似文献   

8.
基于货币数量理论研究外汇占款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有重大意义。首先采用VAR模型和Granger因果关系模型研究外汇占款、货币供应量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相互影响状况,同时运用脉冲响应模型和方差分解技术研究变量受系统内变量冲击的反应和波动情况。其次进行货币冲销有效性检验,结果显示:央行的货币冲销政策完全有效,货币冲销力度大约为-0.6,货币冲销弹性大于1,从整体来看,货币冲销有效性呈现弱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9.
梁志欣 《生产力研究》2007,2(14):49-50,68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现实的宏观经济体系是一种建立在信用关系体系上的货币经济体系,在此基础上分析制约股票价格上升的因素正是投资和货币供应量,也就是进入股票二级市场的货币量。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货币供应量与上证综指同比增幅的数据,对货币供应量与股票价格的关系作出了实证的分析。先分析不同层次货币与上证综指的关系,得到上证综指显著影响准货币的结论,再通过结构式模型分析得到上证综指影响货币供应的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11.
中国货币经济波动的一般均衡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春吉 《财经研究》2004,30(10):120-131
文章构建了一个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的模型,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国货币经济的波动问题.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经济中货币余额的波动更多地源于消费者货币需求的波动,投资的波动与货币余额的波动关联不大,因此不能简单地以货币余额的变化来判断投资的状况.投资波动、经济增长波动与消费波动存在背离现象,投资造成大量的成本,这是我国经济非均衡的主要表现.文章的结论支持当前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  相似文献   

12.
在实际利率决定理论中,大多以货币、实体经济因素来解释实际利率的变动,没有考虑到股市波动对实际利率的影响。本文认为,在股市波动较小时,利率和股市波动之间符合传统的反向变动关系假设,而在股市波动较大时,股市的强波动可能通过以下两个渠道使二者关系变为正向变动关系:股市的强波动性对货币供求产生影响的直接渠道,通过收益率差异而导致其与实体经济互动的间接渠道。使用我国2002年~2007年的月度数据实证表明:1.股市波动较大时,实际利率与股市波动正相关,较小时负相关;2.实际利率的83%变动可以由其自身历史数据、货币因素和股市波动来解释,货币供给、股市波动能够对实际利率产生显著持久的影响;3.股市波动既与实体经济相背离,又无法通过货币供给因素、利率因素解释,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逻辑分析得出,股市的膨胀具有合理性;股市波动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供给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都是内生的;股市在短期内通过影响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作用于货币供给.通过对我国股市波动影响货币的实证分析,支持了股市波动影响货币供给的结论,同时我国股市也具备不同于成熟市场的"新兴+转轨"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许艳梅 《经济论坛》2006,(11):98-100
一、1992年欧洲货币危机 1992年欧洲货币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欧洲货币体系(EMS)汇率制度的固有缺陷。欧洲汇率机制ERM规定,EMS的成员国货币均确定与埃居的法定比价;在体系内部实行可调整的“钉住制度”,对美元等第三国货币实行联合浮动。然而,由于当时欧洲各国经济指标有着巨大的差异,各国难以采取协调一致的货币财政政策,因此,ERM指望通过各成员国进行联合干预从而实现ERM的稳定是非常困难的。此外,ERM与美元实行联合浮动,而美元主要是通过德国马克对欧洲货币产生影响。由于马克作为世界主要货币的一级,其一直与美元存在激烈的竞争,由这种竞争引起的马克与美元的长期波动会明显的带动欧洲货币单位对美元的波动,并通过中心汇率体系传导给各成员国,引起整个ERM的波动。  相似文献   

15.
从历史和现实的视角看,如果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导致了欧洲货币体系的形成和欧元的诞生,那么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国际货币动荡正在使东亚各国脱离美元本位,寻找区域内稳定的货币锚,而人民币则有可能成为东亚区域内首选的货币锚。本文拟从多边汇率相互影响的视角出发,实证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态势及其与东亚其他货币之间联动关系的变化(包括其它国际货币汇率的变动对东亚其它货币之间关系变化的比较),从而揭示人民币成为区域锚货币、成为区域主导货币的可能性及其途径、进而了解人民币经济区形成的条件和趋势。  相似文献   

16.
汇率和股票价格波动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汇率的变动会通过贸易、货币供应、利率、心理预期等机制引起股价的波动。虽然受外汇管制、金融市场发展程度及市场开放度的影响,人民币汇率通过传统的传递机制对中国股票价格波动受到一定限制,但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压力下,外资以直接和间接方式对国内股票市场造成的冲击已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7.
对当前物价上涨情况的分析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我国2003年以来的物价上涨情况及其走势的分析和判断,首先需要从总量需求和供给的角度就物价波动的内在原因作考察,并就货币因素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作进一步分析。需要注意的是,在从货币层面对价格波动性质作出判断的同时,不能忽视我国转轨阶段的经济增长和发展特征及其客观要求,以及近来宏观经济所历经的通货紧缩过程等一系列阶段性特征。这些外部条件对当前的总量供求关系、货币供求关系以及物价波动也具有重要的影响。此外,在资产市场日益发达的条件下,不能忽略资产价格波动对需求、供给和货币等宏观经济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货币错配波动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不具有尖峰性,但具有长记忆特性.向量TGARCH-BEKK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货币错配程度减弱时其波动集聚性更强,波动集聚性滞后效应持续约6~7年;货币错配受到汇率冲击的溢出效应比利率冲击大;1994年汇率改革后货币错配与汇率呈弱化趋势,但货币错配与利率的联动性增强;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的货币错配与汇率联动性明显增强,金融危机冲击对贷币错配产生倒"U"型脉冲效应;总体来看,人民币汇率升值虽然不利于货币错配波动集聚性的弱化,但可以减弱国家层面货币错配程度.  相似文献   

19.
货币反替代及其对中国股市的冲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反替代是指在一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居民在本币坚挺且存在升值趋势下,普遍看好本币的币值或在本币货币资产收益率明显高于外国货币资产收益率时,改变原来对外币的偏好,从而抛售外币资产,持有本币资产,使外币过分集中于中央银行的行为和现象。在对热钱的内涵进行辨析的基础上,分析货币反替代的目的和渠道,并对1990~2007年货币反替代率进行测度,进而实证检验货币反替代对中国股市的冲击。研究发现:货币反替代规模较大、流动速度加快、反转性强;货币反替代与国内股票价格正相关,即货币反替代会推动国内股价上涨;当货币反替代出现反转时,则会引起国内股价下跌。  相似文献   

20.
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十分庞杂,文章从宏观、微观和行业三个层面回顾了与股票价格相关的文章。宏观方面涉及到的变量包括通胀率、货币供应量、总产出、利率、失业率等;微观方面的因素则包括估值因素和公司经营因素;行业因素则包括行业周期性、要素集中度、行业竞争态势等。需要注意的是,宏观、微观及行业三方面的因素并不是独立的,它们通常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