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上海发展起来的城乡联营(即合资)企业,是城市和乡村发展经济的共同需要,也是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必然产物。一、上海城乡联营企业的情况上海城乡工农联营企业,诞生于1979年上半年。它产生的背景是:城市的“膨胀病”日趋严重,住房紧张,交通拥挤,污染加剧等,工业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郊区的社队工业经过七、八年的艰苦创业,工业产值已超过农业产值。务工劳动力已占总劳动力四分之一,也就是说,农村工业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农村劳动力仍有大量的剩余。出于城乡经济发展的共同需要,产生了城乡工业联营企业这种经济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的改革已经进行了十年.这种改革是根据农村社会经济状况和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总结群众的实践经验,自觉地调整经济制度、产业结构、城乡关系,发展商品经济,以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农村现代化.改革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变革了人民公社  相似文献   

3.
乡镇工业作为完成中国工业化的中间过程,其发展的前景是向城市工业转化,即向现代工业转化。其根本目标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即以城乡全境为主体,统筹规划城乡建设,优化城乡生产力要素配置,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增强国民经济的综合力量。而城乡联营企业则是城乡一体化的主要推动力。 1、促成了城乡资源有效配置机制。过去,城乡分割体制造成区域之间、所有制之间的封闭状态,阻塞了城乡企业之间资金、劳力、人才、技术等生产力诸要素的流通渠道,对城乡经济的发展都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城乡联营企业的发展,促进了城乡资金、劳力、物资、技  相似文献   

4.
徐力 《农业经济》1999,(11):37-38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的乡镇企业走过了一段及其辉煌的历史,发展到今天,其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的主体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证明:发展乡镇企业是一条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有效途径,其发展对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对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正日益显示出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重视和扶持乡镇企业的发展应始终成为我国农村工作的重点。乡镇企业的第一次创业从根本上改变了单一的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体的中国农村经济结构,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和乡村城市化进程,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缩小了城乡差别…  相似文献   

5.
怎样以人为本,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苏州市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倡导城乡兼顾,推进城乡融合,形成了城乡共繁荣,工、农齐发展的喜人局面。 产业布局 城乡联动 苏州市把发展城乡经济和农村经济、发展二三产业和农业产业、发展工业园区和农业园区、发展外向型经济和内向型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实行优势互补,联动发展。以城带乡,以工带  相似文献   

6.
正当一些地方联营企业的昔日雄风被自营企业和三资企业逐步取代的今天,上海市嘉定区封浜镇太平村的联营企业,不仅雄风依旧,而且新姿喜人。 1985年是太平村创建联营企业历史的第一页,至今已有9个春秋了。由一家发展到四家。1993年1—10月,联营企业的工业销售产值2374.3万元,利润132.1万元,分别占该村总产值和总利润的86.4%和86%。半壁江山在联营,联营经济成了太平村经济的主要支柱。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农村经济增长与城镇化的双重视角出发,在详细梳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内在机理的基础上,利用2008—201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和LSDV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不仅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直接的缩小效应,还通过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和加速城镇化两个间接途径显著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在控制内生性并采用GMM估计方法后上述结论仍然具有稳健性。进一步运用中介效应模型验证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农村经济增长(或城镇化)→城乡收入差距的传导机制。本文结论不仅有助于理解农村产业融合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而且能够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增强企业的活力,是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强化横向经济联系,扩大城市工业同乡镇企业的协作与联合,是搞活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有效途径。乡镇企业和城乡协作联营企业正面临着种种挑战:农民家庭工厂的崛起,城市工业企业的放开搞  相似文献   

9.
全面深化改革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但是,城乡收入差距也日渐加剧,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必须认真分析农村经济发展现状,转变发展理念,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城乡居民共同富裕,实现城乡经济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推进城乡管理体制创新,实施以工补农、城乡平等就业等措施确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对策,而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村自身的发展步伐对实现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黄平 《山西农经》2021,(7):68-69
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同时面临经济增速放缓、老龄人口增加、城乡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等问题。为此应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农村资源优势,充分挖掘农村经济发展潜力。研究了凤北街道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城郊型经济是在城市和农村结合部形成的一种结合型的独特的经济格局,它壮大、影响和带动了整个农村经济,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优势聚汇点最有潜力的结合点,是发展农村经济的一个"排头兵"和突破口。一、城郊型经济的特性在于城多融合、优势互补城郊一头连着具有强大集聚力和辐射力的城市,一头连着广阔的乡村。我们认为,城郊型经济的形成及其运行特点,在于城乡相互融合、优势相互补充。(一)"城市膨胀"与农村发展融合。"城市膨胀"的核心和支撑点是经济的发展与扩张,城乡结合部的城郊是"城市膨胀"的主要载体。同时,广阔的农村既是城市工业品最大的消费市场,又是城市工业的原料基地和"米袋子"、"菜篮子"基地。实现"城乡一体化",城郊正是城市和农村共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3.
城乡统筹发展是国家农村改革的基本目标,但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限制了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深入分析发现,现行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缺陷是阻碍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原因,表现在它束缚了农村集体土地的经济功能和社会保障功能的优化.因此,应该从农村集体土地产权权能界定、农村集体土地产权流转及相关配套措施3个方面来完善现行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14.
韩国缩小城乡差距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就韩国在缩小城乡差距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从新村运动、农村经济组织、扶持农业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教育和社会保障等六个方面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总结出韩国改革农村经济的成功经验和不足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村经济》2004,(7):80-80
《中国农村经济》杂志社、西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所和四川师范大学将于2 0 0 4年9月上旬在四川成都西南财经大学联合召开“解决新时期中国‘三农’问题的新思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研讨会。一、研讨会的主要议题:1 .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背景和现实背景;2 .当前农村经济形势和主要问题;3 .当前农村社会发展状况和主要问题,包括农村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等;4.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5 .健全农村金融体制和统一城乡金融市场;6.征地制度改革和统一城乡土地市场;7.非农产业发展和城乡产业融合;8.农村城镇化…  相似文献   

16.
专家评说     
长期以来我国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乡各自发展,城市是城市,农村是农村,互不干涉,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形成两张皮,导致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城乡差距主要表现在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上,2002年我国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为2476元,城市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703元。城乡差距的扩大还体现在:城市居民享受的住房、物价等各种补贴,以及医疗、失业、最低收入等各种社会保障,绝大多数农民都不能享有。城乡差距的扩大已经严重影响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党的十六大提出要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第一次跳出了以往就  相似文献   

17.
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的关系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农村经济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发展,农村教育又反过来影响农村经济。要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消除农村贫困,缩小城乡收入差别,就必须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依赖于农村经济的增长、农村地方财政收入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加。要提高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减少农村失学率、提高农村人力资本存量,最彻底的解决办法是发展农村经济。在现阶段农村经济状况既定的条件下,要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目前应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18.
1994年底的日历即将翻过去了。嘉定区戬浜镇在这一年里,从自身的实际出发,不断创新,深化改革,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首先,全镇深化农村改革有了新的进展。他们在新的一年里,发展了一批股份合作制企业,出售了部分企业的产权,部分中外合资企业和工农联营企业实行了一  相似文献   

19.
部分农村以园区和示范区的形式推动城乡一体化的思路,丰富了农村区域理论的实践.该文试图将区域经济学和的空间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用于研究中国城乡关系的实际,考察我国农村区域的示范效应,并以城市经济圈和农村区域的经济关系为基础,构建和论证城乡区域对接的理论模型,分析在农村区域的影响作用下,有中国特色的城乡对接机制.该模型进一步完善了区域经济增长和空间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为我国农村区域经济的探索和实践提供理论分析,并提供一个农村区域发展方面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0.
由于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制的经济结构,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明显滞后于城镇,农民收入水平低下,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只有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