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外商投资对福建省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文 《市场周刊》2004,(9):158-159
利用统计数据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福建省经济发展的影响,从外商直接投资对固定资产投资、国内生产总值、进出口总额以及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数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指出外商直接投资对福建经济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张译匀 《商业时代》2012,(13):40-41
本文利用协整理论、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对外商直接投资(FDI)与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服务贸易进口和出口分别存在一个协整关系,外商直接投资是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变化的格兰杰原因,最后提出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促进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外商直接投资(FDI)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是国际经济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利用湖北省1989年~2006年的经济数据,对湖北省FDI与对外贸易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存在长期稳定关系、短期均衡关系显著,外商直接投资对进出口贸易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1995年—2015年相关变量时间序列月度数据,建立回归模型,利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格兰杰因果检验对外汇储备同外商直接投资、出口总额、汇率、国内生产总值及短期外债之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外汇储备与汇率以及短期外债余额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且汇率变化是外汇储备变化的原因,而外汇储备也是汇率变化的原因,但是短期外债余额与外汇储备之间并不存在互动的Granger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5.
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江西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江西省的外商直接投资已经突破了二十亿美元,对江西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作用。本文选取1985年~200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协整理论、格兰杰因果检验、向量自回归模型等经济计量方法,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江西省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国内生产总值、科技投入、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劳动力、汇率和进出口总额是外商直接投资的格兰杰成因。长期中,劳动力资源、国内生产总值和政府政策是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因素;短期内,外商直接投资主要受到国内生产总值、劳动力资源、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前江西省的外商直接投资已经突破了二十亿美元,对江西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作用.本文选取1985年~200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协整理论、格兰杰因果检验、向量自回归模型等经济计量方法,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江西省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国内生产总值、科技投入、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劳动力、汇率和进出口总额是外商直接投资的格兰杰成因.长期中,劳动力资源、国内生产总值和政府政策是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因素;短期内,外商直接投资主要受到国内生产总值、劳动力资源、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利用中国统计局网站公布的自1995年到2015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进口贸易总额和出口贸易总额,通过计量方法进行回归分析,对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规模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FDI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带动我国外贸规模的不断扩大与深入发展,同时,进出口商品的贸易还与上期的进出口贸易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此外,进出口贸易也对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呈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作用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8.
通过选取1992~2009年河南省外商直接投资额、进口额、出口额的统计数据,运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河南省外商直接投资与进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河南外商直接投资与进出口贸易之间存在着长期协整关系,河南进出口贸易的增长导致了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这表明外商在河南的投资主要是以占领市场为导向并不是出口导向型的投资。  相似文献   

9.
以具有江苏加工贸易代表性的苏州为例,利用1997~2006年苏州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职工平均工资、外商直接投资、职工人数等数据,通过实证分析研究加工贸易的工资效应。结果表明,苏州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对职工平均工资具有正效应,但不显著;FDI、国内投资、熟练劳动力对职工平均工资存在正效应;非熟练劳动力对职工平均工资有负效应。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了20082012年133个国家的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出口网络矩阵,对外商直接投资与贸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QAP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QAP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口与出口贸易均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QAP回归分析的结果进一步表明进出口是外商直接投资变化的原因,但出口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要大于进口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同时外商直接投资对进出口也有影响,但对出口的影响要明显大于对进口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湖南省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为研究对象,以1987-2012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利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就外商直接投资对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的影响分别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2.
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运用协整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关系认为:从长期来看,外商直接投资和我国进出口贸易存在静态均衡关系;短期而言,外商直接投资增加,会带动我国滞后几期进出口额增加;若出现偏离长期均衡的情况,外商直接投资将以一定的速率使进出口贸易额回到长期均衡状态。  相似文献   

13.
王雅 《商业科技》2014,(22):28-29
本文以湖南省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为研究对象,以1987-2012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利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就外商直接投资对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的影响分别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与建立VEC模型,对上海市实际使用的外商直接投资与进出口贸易之间的长短期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反映长期内外商直接投资与进出口贸易之间存在正向的互为格兰杰因果的均衡关系,存在小岛清所认为的互补效应,并且上海市外商直接投资与进出口贸易之间存在着由短期向长期均衡调整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据资料显示,近年来东北地区外商直接投资(以下简写为FDI)增长迅速,2005年东北三省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7.0亿美元,同比增长89.5%,东北地区出口总额319.77亿美元,同比增长31.5%,比全国出口总额增速高3.1个百分点。从国内已有的相关研究看,关于省份引进外资与出口贸易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较少,因此对东北地区FDI与出口总额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外商直接投资对安徽经济发展作用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利用统计数据,从实证角度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安徽经济发展的影响。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在促进安徽经济增长、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和进出口贸易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对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等方面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对今后如何吸引更多的外商直接投资及提高外商直接投资质量,进一步促使外商直接投资发挥更好的作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省对外贸易取得较快发展,2008年进出口增长速度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这与外商直接投资的贡献密不可分.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额的快速增长,推动了湖北省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张,增强了湖北省的出口竞争力.外商投资企业所出口的大量高新技术产品,提高了湖北省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带动了湖北省出口产业结构升级.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湖北省外贸发展贡献巨大.  相似文献   

18.
石美玲 《市场研究》2009,(10):27-29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与外商对华直接投资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进出口总额从1978年的06.4亿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11547.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7%;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由1983年的9.2亿美元上升到2004年  相似文献   

19.
基于VAR模型,对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变动关系进行了实证考察,得出如下结论:外商直接投资与进出口商品结构存在一定的长期互动关系,外商直接投资与初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出口存在替代效应,与初级品出口、工业品进口存在补充效应。短期内初级产品出口对对外直接投资有促进作用,对外直接投资对工业制成品进口存在正面时滞效应,对进出口商品结构则存在负面时滞效应。  相似文献   

20.
陈鑫  王长江 《江苏商论》2013,(4):42-46,61
中国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都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对促进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主要探讨2001-2010年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的关系,发现进出口贸易额和外商直接投资不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但是中国的出口贸易额和外商直接投资存在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并且这种双向关系是互补的,进口贸易额和外商直接投资可能存在一定正向关系,但是这种关系是不显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