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高龄者年龄的准确性是人口学界和医学界所关注的问题.对全国一次大规模调查中高龄老人的年龄鉴别与准确性首次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经验.个人的属相、各种证件、各生命事件发生时年龄之间的一致性是鉴别高龄老人年龄的主要依据.举例说明了年龄申报中的矛盾现象,分析了产生年龄误差的主要原因以及修正的具体方法,通过统计方法检验了确认年龄与户口年龄及属相年龄的一致性,并对二者的差异作了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2.
利用1998-2000年高龄老人追踪调查的数据,探讨了吸烟--不良生活方式的主要内容之一,对高龄老人生存与死亡过程的影响.虽然吸烟有害于人体健康,但是针对高龄老人(80岁及80岁以上)生存与死亡的多元COX回归分析表明,其吸烟的历史过程(包括起始吸烟年龄、吸烟量和是否戒烟等)对高龄老人存活影响程度的统计意义并不明显.吸烟对高龄老人生存过程的干扰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利用1998—2000年高龄老人追踪调查的数据,探讨了吸烟——不良生活方式的主要内容之一,对高龄老人生存与死亡过程的影响。虽然吸烟有害于人体健康,但是针对高龄老人(80岁及80岁以上)生存与死亡的多元COX回归分析表明,其吸烟的历史过程(包括起始吸烟年龄、吸烟量和是否戒烟等)对高龄老人存活影响程度的统计意义并不明显。吸烟对高龄老人生存过程的干扰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上海进一步提高退休人员特别是高龄低收入退休人员的养老待遇。在普遍增长养老金的同时,针对退休早、收入低、年龄大的70岁以上老人,再给予特殊增加。  相似文献   

5.
"中国高龄老人健康与长寿学术研讨会"于2001年3月2-3日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新闻记者共115人参加了这次会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民政部、卫生部、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统计局、中国老龄协会、中国人口学会和北京大学等有关部门和单位的领导也出席了研讨会并作了重要讲话,认为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和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的调查研究,符合国家的需求和人民的利益,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适时主持召开了"中国高龄老人健康与长寿学术研讨会",对我国深入开展高龄老人研究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次会议是我国召开的第一次高龄老人研究学术会议,也是我国高龄老人研究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我国高龄老人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走在了发展中国家的前列.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类预期寿命的延长和高龄年龄组死亡率的迅速下降,高龄老人健康长寿研究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中国庞大的高龄老人数量和高质量的年龄申报为健康长寿研究提供了无与伦比的条件。在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和北京大学的大力支持下,在各地老龄工作部门的大力配合和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下,“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研究”课题组于1998年起对我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进行了首次大规模抽样调查。调查问卷包括社区问卷和个人问卷两部分,个人问卷包括高龄老人个人及家庭基本状况、个人背景及家庭结构、对本人健康状况与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7.
“中国高龄老人健康与长寿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1年 3月 2 - 3日在北京大学举行 ,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新闻记者共 1 1 5人参加了这次会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民政部、卫生部、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统计局、中国老龄协会、中国人口学会和北京大学等有关部门和单位的领导也出席了研讨会并作了重要讲话 ,认为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和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的调查研究 ,符合国家的需求和人民的利益 ,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适时主持召开了“中国高龄老人健康与长寿…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如何促进老年健康成为学术界及政策制定者亟需关注的重要议题。基于2005年、2008年、2011年及2014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以健康不平等理论为研究视角,探讨医疗服务可及性对老年健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医疗服务可及性与老年健康之间呈显著相关,医疗服务不可及会显著增加老年人IADL、ADL及认知功能障碍和死亡风险;且这种关系随性别、年龄及城乡呈现出差异性。具体表现为医疗服务可及性对女性老人健康结果的影响大于男性老人;对低龄和中龄女性老人与中高龄男性老人的影响大于同性别的其他年龄组;与城镇老人相比,医疗服务可及性对农村老人健康结果的影响更大。医疗服务可及性对老年健康影响的性别、年龄及城乡差异,与其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所遭遇的不公平制度环境有关。研究的政策意义在于,在我国人口快速老龄化的背景下,如何通过提升医疗保障制度在不同性别、年龄以及城乡之间的公平性来提高老年人医疗服务可及性,消弭由于制度不公平而带来的健康不平等,从而降低老年人IADL、ADL及认知障碍的发生率及死亡风险,实现老年群体的健康老龄化。  相似文献   

9.
基于1998年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服务监测基线调查数据,用卡方自动交互作用检测法选出大约10%的最健康群体和大约10%的最不健康群体,并对各自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在没有个人行为变量的模型中,年龄、性别、社会经济因素和个人文化程度对高龄老人健康状况和区分最健康群体和最不健康群体有较大作用.加入个人行为变量后,某些行为和心理因素的作用在个别情况下超过年龄、个人其他微观特征变量和社会经济变量.  相似文献   

10.
1998年 ,联合国人口司首次对全球高龄老人 (即年岁在 80岁及以上者 )的人口学特征做了详细的评估和预测 ,即对世界各国年龄在 80~ 90岁、90~ 99岁和 10 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拥有量进行了分组估测。1998年 ,全球年龄在 8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共计 6 6 0 0万人 ,占世界总人口的 1 1%。通常 ,我们把年满 80岁以上的老年人称为“高龄老人”(theoldestold) ,而他们是当今世界上增长最快的一个人口群组。以资料为证 ,在 1970~ 1998年间 ,世界人口总量增长了 6 0 % ,而高龄老人总数则从 2 6 70万人增至 6 6 0 0万人 ,增长147%。未来高…  相似文献   

11.
基于 1998年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服务监测基线调查数据 ,用卡方自动交互作用检测法选出大约 10 %的最健康群体和大约 10 %的最不健康群体 ,并对各自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 ,在没有个人行为变量的模型中 ,年龄、性别、社会经济因素和个人文化程度对高龄老人健康状况和区分最健康群体和最不健康群体有较大作用。加入个人行为变量后 ,某些行为和心理因素的作用在个别情况下超过年龄、个人其他微观特征变量和社会经济变量  相似文献   

12.
雷达 《江苏商论》2012,(1):21-23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家居服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从消费者年龄的角度,对家居服产品的消费特征(年龄与产品购买考虑因素、年龄与产品购买时段、年龄与产品购买场所)进行研究。提出相关营销策略,以期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年龄顾客的特定需求,为家居服企业、商家的战略决策提供市场分析与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利用1998年、2003年和2005年连续三次上海市老牟人口状况和意愿调查和跟踪调查数据,对影响上海老年人口生活质量的经济、健康和居住三个方面作了纵向对比分析,研究了上海老年人口生活质量的现状、变化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提高老年生活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一直是全国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省份之一。人口老龄化不仅表现在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和比例的增加,而且还表现在残疾老年女性人口数量的众多。江苏60岁以上残疾老年人口为287.6万,其中残疾老年女性157.9万,占残疾老年人口总数的54.9%,残疾老年人口性别比为81。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发展,加之女性预期寿命普遍较男性长,江苏省残疾老年女性的数量还会进一步增加。残疾老年女性在婚姻、经济、社会保障等方面均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社会支持薄弱,面临一系列生存和发展问题,应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Although age 65 has traditionally been used to delineate the onset of old age, there are serious problems with the ability of chronological age to predict retail-related behaviour. Retirement is suggested as an alternative indicator that not only offers reliability but also provides theoretical support. A survey was mailed to 1,000 males asking a number of patronage-related questions identified in the retail literature. Analysis of covariance allowed comparison of the predictive capability of retirement versus chronological age, controlling for income, marital status, and health.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retirement is a better predictor in respect to a number of patronage behaviours. Managerial implication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城镇外来从业人员养老保险模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深圳特区和上海市近年来为了解决城镇外来从业人员的养老保险问题 ,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模式。在对这两种模式的优点和缺陷进行评述的基础上 ,提出了构建我国城镇外来从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的目标模式和过渡方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looks at the probability of introducing innovations by manufacturing firms at different stages of their lives. Once differences related to activity and size are controlled for, we examine how the probability of innovation varies over entry, post-entry ages, and advanced ages of mature firms. We also measur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exit from the market and pre-exit innov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bability of innovating widely varies by activity, and that small size per se broadly reduces the probability of innovation, but also that entrant firms tend to present the highest probability of innovation while the oldest firms tend to show lower innovative probabilities. Some sets of firms with intermediate ages also present a high probability of innovation, and exiting firms are clearly associated to lower levels of introducing process innovations.  相似文献   

18.
The study investigates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television advertising, with emphasis on differences between children of different ages (6‐ to 11‐year‐old children). Forty‐two focus groups were conducted and grounded theory analysis was employed to discover,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finding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indings suggest that children view advertising as more complex than has been suggested by perspectives employed by previous research. Overall,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was found between age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aims of advertising. None of the 6‐ to 7‐, only a few of the 8‐ to 9‐, and most of the 10‐ to 11‐year‐old children understood the role of television advertising. Topics such as sponsorship or the source of television advertising seemed to confuse children in all age groups. Only a minority of children in the older age group recognized the persuasive intent of television advertising. © 2010 Wiley Periodicals, Inc.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中国农村养老保障模式有两种观点,有支持家庭养老的,也有支持社会化养老的。通过比较研究,两种观点之间既有共识又有分歧;有分歧是因为逻辑路径不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过数次改革仍然低效是因为缺少公共资源。尝试给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