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楼市》2007,(1)
城市价值的发现过程,即是土地价值的重新发现。通过楼市的潮起潮落,我们发现城市价值决定楼盘价值,好项目反过来又能提升城市价值。我们不妨把目光投向更高远的视界,思考一个问题:杭州楼市的明天在哪里?在此次“重估杭州价值”论坛中,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房地产研究部主任华伟提出的“杭州属于一线城市”的观点引发了开发商和专家们的热议;此次论坛的召开,距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出台已有时日,而今,开发商们也有了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早在1999年中国召开的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上发表的北京宣言,就体现了我们中国思想对建筑发展方向的影响。此宣言提出针对国际“世界风”的流行,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是建筑地域风的兴起,也可以说是现代文明和本土文化的结合,要努力推进地方主义。那么到底什么是“中国风”?北京如今大刮“中国风”的市场环境是什么?“中国风”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呢?……  相似文献   

3.
一个汇聚了世界著名建筑专家和东西方500多位建筑师、规划师的盛会——“2010中法建筑与城市发展论坛”,近日在同济大学开幕,本刊作为省内独家媒体,跟踪报道本次论坛。  相似文献   

4.
《东南置业》2013,(4):22-22
2013年6月17日,“2013两岸城镇化建设论坛”在福州金融街万达威斯汀酒店盛大开幕。该论坛为第五届海峡论坛的重要经贸类子论坛,以“产业共生筑美城市”为主题,由福建省贸促会、台湾中华建筑金石奖活动委员会、中国国际商会福建商会主办,东南快报社、房客网等承办。  相似文献   

5.
9月6日下午,以“机遇、创新、共赢”为主题的”2009高雄-厦门城市发展论坛”在厦门温德姆和平国际大酒店举行。此次论坛由高雄市建筑开发商业同业公会和厦门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房地产商联谊委员会等共同主办。厦门市政协主席陈修茂、高雄市议会;义长庄启旺、高雄市建筑开发商业同业公会理事长陈武聪等出席论坛并致辞。  相似文献   

6.
提到上海人们会想到东方明珠,提到西安会想到古都、古城墙,提到深圳会想到世界之窗,城市特色是一个城市的名片。然而,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不少旧城与历史街区遭遇破坏,新的城市特色建筑难觅踪影,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正遭遇前所未有的特色危机。行走在各个城市,人们总有“似曾相识”的感觉。“高楼大厦加广场”成为大多数城市的共同特征。在日前召开的中国城市规划与城市特色论坛暨规划管理专委会二届五次年会上有关专家大声疾呼,我国城市建设不能走“千篇一律”的路子,应注重城市人文环境建设,从传统文化中挖掘“建筑元素”……  相似文献   

7.
中国城市化战略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们迄今对城市文明的认识仍不充分城市化是区域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世界各国的经验看,工业化和市场经济结合的空间交点在哪里呢?就在城市。在过去两年里有一个说法,那就是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增长格局中“一枝独秀”。我们的国民经济凭什么保持了“一枝独秀”的地位呢?最重要的支持因素之一是城市化进程明显加速。大家过去两年中如果到各地去过,是不是觉得我们的很多城市面貌变化特别明显呢?城市化这个“发动机”不仅将支持2003 ̄2005年的经济增长,而且还将支持我们未来20年的经济增长。实际上,城市化不仅是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  相似文献   

8.
10月观测     
《北京房地产》2006,(10):20-20
第三届中国生态旅游发展论坛将于10月召开;十六届六中全会10月将召开 研究构建和谐社会;“中国城市经典建筑60盘”主题展10月举行;国际奥委会全会决定10月将在北京举办奥运论坛;“首届泛珠三角地区品质论坛”10月将于深圳举行。  相似文献   

9.
我们和城市纠缠在一起这么久。却总也说不清它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城市是什么?对一个英国中世纪的农民来说,城市意味着在这里生活居住101天就可以摆脱农奴制的压迫;对生态学家来说,城市是一个无数生物混杂生存的人工色彩很浓的奇妙的系统;对一个思想者来说,城市是文化和创造力的来源和交流地;对城市规划人员来说,城市分为传统城市和由统治者决定创建的规划城市两种……不同角色的人,就会从不同角度来勘察触摸这个城市。今天,我们试图再次谈起城市的话题,谈一谈这个我们每天置身其中的现实的城市和那个我们通过很多的经验、影像、图形和文字想象的城市。城市“可持续”开发以及“紧凑型”开发概念渐行渐近。解读中央关于“严格控制建设用地”以及“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精神,我们可以预见我们的城市正走向走新型工业化、城市化以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近日,由中国市长协会主办和海南市政府与海南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基金会等机构联合举办的探讨城市规划,倡导“紧凑型”城市开发的论坛在海南召开。与会专家就美国城市规划土地利用原则借鉴与规划管理方法、中国宏观经济调控与城市发展、建筑的规划、设计与建造、在现代化城市中的地位及其作用等问题开展互动式研讨。作为此次会议唯一指定独家跟踪报道媒体,本刊对与会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度采访。  相似文献   

10.
《房地产导刊》2012,(1):24-25
2011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论坛暨第九届中国地产经济主流企业年会在广州举办,“创建以人为本城市”的主题研讨,为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做了一件好事。会议集聚了国内外从事城市建设和房地产行业的高层领导与专家,探讨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非常有意义。  相似文献   

11.
《江苏企业管理》2010,(7):47-47
“世博会就像是一场建筑的时装秀,这些充满先锋性、探索性的建筑,代表了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在“相约名人堂——与院士一起看世博”的首场讲座上,同济大学教授、我国著名建筑设计师、中科院院士郑时龄以“美好城市,美好生活”为主题,率众“品味”了一番本次世博会建筑。  相似文献   

12.
《房地产导刊》2012,(Z1):60-61
我们需要怎样的城市空间?怎样的大众交通可以支持中国城市开发?如何才能不重蹈西方某些发达国家在城市飞速发展过程中经历的环境污染的覆辙?在2011’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论坛上,美国ITDP执行总裁Walter Hook、美国FO事务所创立人和负责人James Corner、美国ITDP中国区总裁Karl Fjellstrom和美国ITDP欧洲区总裁Gyarmati Zoltan用众多来自全球各城市的实例提出了高屋建瓴的观点:低碳交通让城市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城市空间设计重在打造公共聚集区;生态城市化的真谛在于让自然体系、公共生活为市民带来高质量的服务和文化。  相似文献   

13.
《房地产导刊》2012,(1):18-21
2011’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论坛暨第九届中国地产经济主流企业年会是由《房地产导刊》与ITDP共同发起组织的“以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的高端全球论坛,也是中国地产经济主流企业年会的延续与升级。  相似文献   

14.
《房地产导刊》2012,(1):89-93
2011年12月8日晚,2011’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论坛VIP嘉宾联谊晚宴——“欧申纳斯风尚之夜”在富力君悦大酒店隆重上演。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 ] “广州山水城市建设论坛”于 2 0 0 0年 10月 2 9日在广州召开。这次论坛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和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共同主办 ,广州伟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承办。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专门给论坛发来贺信。国内一批城市规划专家、建筑专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环境及生态园林专家 ,围绕广州山水城市建设的主题进行研讨 ,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两院院士吴良镛、周干峙、在穗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莫伯治、容柏生、何镜堂等在会上发表了精辟见解与建议。原国家建设部副部长、中国城科会理事长周干峙认为 ,这次论坛由学术团体和媒体、企业共同…  相似文献   

16.
在城市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违法建筑的大量存在,不仅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还影响城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违法建筑已成为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巨大障碍。在第十三个“全国土地日”来临之际,深圳市各区统一行动,进行了一次声势浩大的拆除违法建筑活动,使深圳违法建筑遭受重挫。  相似文献   

17.
资讯     
《政策与管理》2008,(23):88-88
快钱合作银行迫近40家;“搜索·未来”2008互联网主题论坛在京召开;金山毒霸携手百度、MSN、腾讯结成“云安全”联盟;“母亲水窖安全饮水工程—城市行动计划”启动仪式在京举行;宝瑞通已成国内规模最大的典当行  相似文献   

18.
首先 ,在这里我要衷心感谢“广州山水城市建设论坛”的发起者、支持者和组织者。是你们 ,使我们有这样好的机会 ,在广州聚济一堂 ,研讨如何联系广州城市建设实践 ,实现山水城市科学构想的问题。对广州我是很有感情的。因为 ,自新中国成立开始 ,五十多年来广州一直是站在改革、开放、发展的前沿 ,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和思考的创新之举。特别是最近 ,当我听到林树森市长宣布 ,广州将“启动山水城市建设” ,并且计划达到“三年中见成效”的消息 ,我又看到李卓彬副市长提出的全新的“广州概念”后 ,我对广州的美好未来更加充满信心。科学在…  相似文献   

19.
《房地产导刊》2011,(11):89
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未来生活的想象。而作为生活载体的城市,作为居住载体的建筑,也是被想象得最多的对象。跟人类有着进化一样,城市也一直在自我改进,它又是按怎样的规律变化着?2030年,我们的城市会是怎样的?本期《泛地产·大视界》带你展望未来之城的发展脉络,探讨如何创建以人为本的城市。  相似文献   

20.
六西格玛是什么?上海为什么要有一批六西格玛排头兵企业?刊登于5月8日解放日报“解放论坛”的文章《向“六西格玛”进军》,形象而透彻地向我们解析了这些。为此,征得徐文龙先生同意,我们将此精彩评论转发于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