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认同是主体在面对价值冲突和信任危机时,以自我为基准的一种反思,它具有历史性.全球化使个体认同问题凸显出来,它在对传统的价值观念和利益关系造成冲击的同时,也给个体提供了新的价值认同的机遇.建立适合全球化发展的个体认同,是当今的一个时代课题,时促进个体的健康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税收社会认同是税收遵从和税制平滑运行的前提条件。税收社会认同是在个体对税收的社会认同基础上,经由交流、扩散形成群体进而形成全社会对税收的认可。因此,个体税收社会认同对税收行为和税制运行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个体税收社会认同分为以税收为核心维度的个体税收社会认同和以税收为认知对象的个体税收社会认同。二者的不同组合对税收行为和税制运行具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社会转型是中国千年未有之变局,它不仅从经济、政治方面改变着中国社会,还渗透到日常生活当中,影响着人们的深层观念甚至是人格养成.青少年是从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时期,是形成自我认同的关键时期.当今青少年的自我认同呈现“两极性”特点:依赖父母而又蔑视其权威、安于现状而又鲁莽冲动、我行我素而又缺乏创新.要准确把握青少年的特点,需将国家、家庭、学校三个影响青少年自我认同的因素放到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去理解,找到形成“两极性”的原因,从而帮助青少年形成良好的自我同一性,以更好地适应转型期迅速变迁的社会.  相似文献   

4.
网络购物作为一种新型消费形式,是对传统消费形式的继承和创新,消费社会学中的自我认同理论适用于网络购物。大学生在网络购物中,满足了符号性、体验性和功能性需求;自我认同是社会面向和个人面向的整合;自我认同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采用职业认同量表、学习投入量表和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对安徽省两所高校的828名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职业认同、学习投入及核心自我评价的关系,并考察核心自我评价在职业认同与学习投入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职业认同、学习投入和核心自我评价三者间两两正相关,核心自我评价在职业认同与学习投入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基于社会认同理论和个体认同发展理论,借鉴国内外相关问卷,编制了民族认同量表。以1101名不同民族的大学生为被试,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等方法对量表的信度、效度进行了检验。本量表由三个维度构成,即探索、肯定和确认,相关指标表明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很好地测量了民族认同一般、核心的成分,可以比较不同民族成员对其所属民族的认同状况,本量表可以用来测量不同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  相似文献   

7.
网络社会加速了自我的虚拟化进程,虚拟自我由此诞生。由于虚拟自我要在虚拟空间中践履一切类似现实社会的生活,身份的确定和认可就成为不可避免的网络法则,虚拟自我在得不到虚拟社会认同的情况下,虚拟自我的认同问题就会乘虚而入,虚拟自我认同危及亦在所难免,因此,探索解决认同危及的规则原则就成了时代亟待回答的难题。  相似文献   

8.
组织认同的主体是组织成员,组织认同反映的是组织成员与组织本身的一致性程度.本文从国内外有关组织认同的概念界定、测量维度入手,进而述评了组织认同影响因素研究.通过这一梳理与归纳,我们清晰地发现人个体层次上的人口学特征变量(年限、性别、性格)和组织层次上的诸如科学管理、成员关系、组织形象与文化均是组织认同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困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代民工身份认同的困境主要包括身份分类的矛盾和未来归属的矛盾两个方面。新生代农民工产生身份认同困境主要存在个人身份建构与社会建构之间的矛盾。社会距离是导致其自我认同困境的直接原因。相对剥夺感是导致自我认同困境的重要原因。追求生存目标与现有体制之间的矛盾是导致身份认同困境的根本原因。要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的困境问题,必须从内部条件、外部环境和政策建构等多个层面着手。  相似文献   

10.
库尔德人的居住区像一块块碎片,散落在欧亚之交的陆地上,成为伊斯兰世界的又一个难题。本文运用认同概念,从国家认同的缺失、民族国家与宗教认同、民族认同工具化三个方面,试图对库尔德难题做出一些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
巴赫金对话理论(Dialogue Theory)是一种哲学理论,也是一种文艺理论,在西方理论界享有盛誉.将其引入教育领域,有助于深入理解对话教学本质和对话教学的必要性,并可为其提供理论基础.作为哲学理论,它聚焦于自我与他人关系,而自我认知、自我意识、自我存在意义、自我主体建构离不开他人视角,离不开与他人对话交流,对话是人类生活实质,在人类一切行为中都存在对话.教学本质上是一种主体建构,不仅要开发学生的智力,还要使其形成健全的人格,只有在教育对话中,他们的智力潜质才能得到开发,他们的人格才能外显并得到教育资源的关照.作为文艺理论,它仍然体现着哲学思想,但文艺的固有元素还拓宽了对话的视域,在探讨对话教学时也增加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12.
高校教师自我认同危机是指维系教师自我连续的本体安全受到威胁、自我内在统一性遭到破坏,自我身份的建构模糊不清。"个人主义"、"工具主义理性"观念和自我认同感的丧失是其产生的内外原因。高校教师消除自我认同危机必须克服个人主义观念,摆脱工具理性主义的思想方式,建立"生活政治",明确教师职业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3.
论产业哲学的对象及其学科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有着数千年的历史,然而却长期没有得到哲学的关怀。建构产业哲学既是哲学发展的逻辑延伸,也是产业发展的内在需要。产业哲学是对产业现象和活动的哲学追问,是一门新兴的部门哲学,产业哲学的建立需要哲学和产业理论和产业界学者们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4.
离开人生,哲学是空洞的,它没有内容。如果离开哲学的话,人生是盲目的,人生便找不到方向,不知道该往哪里走。在哲学和人生之间我们要找到一种属于我们每个人的信仰,为我们的人生指明方向,给我们的灵魂提供一个可以寄托的精神家园。对我们每个普通人来说,学习哲学的意义在于指导我们的人生,哲学所要追求的终极目标是永恒不变的信仰,哲学是不断地引领我们走向释然,不断地引领我们走向个人心灵解放的一种过程。  相似文献   

15.
离开人生,哲学是空洞的,它没有内容。如果离开哲学的话,人生是盲目的,人生便找不到方向,不知道该往哪里走。在哲学和人生之间我们要找到一种属于我们每个人的信仰,为我们的人生指明方向,给我们的灵魂提供一个可以寄托的精神家园。对我们每个普通人来说,学习哲学的意义在于指导我们的人生,哲学所要追求的终极目标是永恒不变的信仰,哲学是不断地引领我们走向释然,不断地引领我们走向个人心灵解放的一种过程。  相似文献   

16.
西方如何在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身份认同,也就是说西方是怎么样叙述并定义自身的,这个问题是西方社会的一大基本问题。本文在西方的原始语境中,对自希腊、罗马以来的西方各种社会、文化、文学思潮及各式概念、思想以及相关的主要代表作品和作家进行串读,从中梳理出西方在确定自身身份认同过程中如何形成了进步史观,并成为了现代西方的主流叙事,以希望对现代中国寻求寻求自身身份认同的构建之旅,起到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SWOT分析结果认为,皖江地区既具有文化、地理、人力资源、平台优势,也存在意识薄弱、人才匮乏和资金投入不足的局面;既面临国内外良好环境和作为示范区的机遇,也面临统计体系建设、同业竞争和培养区域文化认同感的挑战。发展皖江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对策就是要加强产业理论研究;健全人才培养、激励计划;完善产业融资渠道;构建产业统计体系;凸显差异化发展模式;培养区域文化认同感。  相似文献   

18.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古老的哲学问题。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解决经济与社会、自然与社会之间的矛盾,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实质。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正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意蕴所在。  相似文献   

19.
感觉经验与抽象思维、主体性和客体性、肉体与灵魂等方面的二重性是哲学二元论产生的重要根源。作为主体的人,它之所以不同于物,就是它的抽象思维是通过感觉经验加以现实化(或称之为本质化)的,而这一特殊的、本质化的过程就使得同一事物具有了“二元性”的特征。一个是感性、现实的,另一个就是理性、抽象的,它们共存于主体之中,都是同一个主体的“产物”。只有真正把握“对象性存在”的现实性,并以此为基础,才能通向真理性的认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