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国民间金融的利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静  郑震龙 《金融论坛》2000,5(1):11-14
本文从垄断和风险等若干视角探析了我国民间金融利率稳定在较高水平的原因,并给出了民间金融利率具有内在稳定性的特殊主义解释.分析表明:民间信贷市场的贷方垄断结构以及市场的分割决定了民间金融的高利率.相对于官方正式金融的低效率,民间金融高利率与高效率相伴随.基于互助共济的特殊主义关系和对特殊路径的依赖,人们愿意接受、维持这种高利率.由于缺少产权保护,民间金融普遍而系统性地承担了较高的制度或产权风险,这种风险内在地体现在稳定的高利率当中;特殊主义使高利率更为稳定.农村中的民间金融最为典型,因此本文的分析视角主要定位于农村的民间金融.  相似文献   

2.
我国民间金融利率的决定与绩效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可以预计,从农村到城市的渐进式的利率市场化即将把民间金融的利率问题纳入正式的分析视野。从垄断和风险等若干视角看,我国民间金融利率将稳定在较高的水平,且具有内在稳定性。分析表明:从市场结构的角度看,民间信贷市场的细分性导致了贷方垄断,从而决定了与效率相伴随的高利率,从制度结构的角度看,缺少产权保护是民间金融普遍维持在高利率水平上的根源。  相似文献   

3.
姜楠  李贞彩 《时代金融》2012,(30):173+184
农村民间借贷作为我国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合理的借贷利率能够有效地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农村民间借贷的高利率却会造成农村劳动力的不合理配置、不公平现象的发生以及阻碍农村经济社会的长期发展,因而,有必要采取措施以规避农村民间借贷高利率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民间借贷风险的发生会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必须加以有效引导与规范.本文从利率双轨制的视角分析了温州民间借贷资金的分布及存在逻辑,揭示了温州民间借贷危机形成的内在机理,并以此为依据,设计了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的治理路径.本文认为,利率双轨制是温州民间借贷危机形成的制度性动因,而信贷配给引发最优贷款利率的存在,使得正规金融市场资金供需失衡,在利率双轨制引发的赚钱效应驱动下,加大了温州民间借贷危机形成的风险集聚效应.本文建议,应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寻求解决非正规金融发展问题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我国民间融资市场正逐步迈向阳光化、规范化,但引起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依然会造成民间金融风险的发生。为了实现民间金融风险的实时监控,在风险发生前发出预警信号,需要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融资风险监测与预警体系。温州市是民间金融业态发育和制度最为活跃的地方,有着庞大的民间资本和较成熟的民间金融利率监测体系。本文在"温州民间融资利率指数"的基础上,依据其日常发布的指标体系,从利率风险、规模风险、信用风险三个角度出发构建了民间金融风险指数模型,并应用"温州民间融资利率指数"发布的数据,开展了民间融资风险指数实例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3年9月~2015年4月,温州民间金融市场的利率风险呈波动下降的趋势,规模风险指数则在1左右正常波动。  相似文献   

6.
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在国家正规金融垄断格局下,由于缺乏政府监管与法律制度的规范,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始终处于混乱和被国家"限制"与"叫停"的状况。本文以"软法"之治的视角来分析农村民间金融中的"软法"现象,并提出了规范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以及农村民间金融理想规范模式,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内生于农村经济,是农村经济主体借贷资金的重要补充渠道,对农村地区反贫困和经济发展具有正规金融所不能完全替代的积极作用。资金供需不平衡为民间金融提供了生存空间,高利率与低交易成本为民间金融的拓展提供了可能。应大力完善正规金融,形成以正规金融为主、民间金融为补充的农村金融体系,更好地为农村反贫困以及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8.
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在国家正规金融垄断格局下,由于缺乏政府监管与法律制度的规范,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始终处于混乱和被国家"限制'与叫停"的状况.本文以"软法"之治的视角来分析农村民间金融中的"软法"现象,并提出了规范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以及农村民间金融"软法"的转化.  相似文献   

9.
以温州为代表的民间借贷危机的发生,折射出我国金融体制方面的制度性问题。金融压抑是民间借贷危机的根本原因,银行大企业集团等参与民间放贷对危机发生推波助澜,紧缩的货币政策是民间借贷危机爆发的导火索。金融深化是化解民间借贷危机的根本途径。民间借贷危机爆发,也倒逼金融体制要加快改革步伐,现在到了该放开金融领域进入和利率管制,打破现有银行垄断体制,建立由市场资金供求决定各种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0.
信贷市场的收益取决于利率和资金需求者还款的可能性,中小企业由于没有完善的财务和信息披露制度而导致信息的不对等。低风险的借款者对于相对较高的利率越来越不愿借款,而高风险借款者则选择高利率借款;即使低风险的借款者获得借款,为了承担高利率负担也必须将其投放到风险更高的项目中去,使得整个信贷市场的平均风险提高,由此产生了信贷市场上的逆向选择行为。本文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刚性约束,从信用和担保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信贷工厂、推进产业集群等方面提出了中小企业突破刚性约束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1.
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需求决定论对民间金融发展规律的解释力逐渐降低,民间金融供给因素的重要性得以体现。从供给视角来分析,我国民间金融将长期、稳定地存在和发展,民间金融的利率水平、创新能力和营销水平,将是影响民间金融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立足供给视角可以看出,市场化模式是民间金融发展的最优选择,而市场化发展模式的现实组织体系是区域民间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12.
浅析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在分析农村民间金融的含义及其重要性的基础上,主要从农村民间金融形式的多样性、借贷规模大及利率高且具有弹性三方面对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一些促进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主要包括正确认识农村民间金融的地位,条件成熟的农村民间金融组织适时使其逐步正规化,规范和引导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严厉打击"非法金融"这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运用利率管制条件下的资金供求模型对民间利率的市场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发现,民间利率不仅高于正规金融市场均衡利率水平,也高于资金需求者的意愿水平。同时,民间利率在当前市场中具有缺陷性:它的高利率性及非”市场利率”性糅合在一起,给金融市场及社会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有必要将民间利率纳入监管范畴进行规范引导,从而有效克服其市场缺陷性,充分发挥其拾遗补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文章探讨了利率市场化对农村经济的重要影响,分析了高利率对农村经济的负面影响,长期低利率不符合农村社会经济实际,提出合作金融是农村金融改革最基础的顶层设计,是农村金融利率市场化的必要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15.
非正规金融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信贷资金支持,也给农村金融市场埋下风险隐患。本文首先对以往学者关于农村非正规金融风险管控方面的研究进行梳理,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分析农村非正规金融面临的风险。然后引入利率市场化,并给出利率市场化下农村非正规金融风险变动分析。最后,本文分别从外部监管和内部控制角度给出利率市场化下规范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金融生态失衡不断加剧,民间借贷活动异常活跃,农村民间金融法制化迎来一个契机。《放贷人条例》的择机出台将使民间借贷通过国家立法获得合法之身份,这不仅有利于打破金融垄断,构建有效竞争秩序;而且有利于规范农村民间金融,维护金融安全。本文以农村民间金融的制度变迁与现状考量作为金融危机下我国农村民间金融法律制度研究的逻辑起点,从法律制度的因应与完善两个视角,全面分析了《放贷人条例(草案)》的相关规定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小企业贷款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庚南 《银行家》2007,(2):65-66
近年来,在探索破解小企业贷款难问题的路径方面,商业可持续已逐渐成为理论界和实践部门的一种共识,其核心就是按照市场原则,引入贷款利率的风险定价机制,以高利率覆盖小企业贷款的高成本和高风险,实现小企业贷款商业化运作。自2004年贷款利率上限取消后,上述理念终于有了实践的土壤,但高利率能否成为化解小企业贷款难之“灵丹妙药”,除受制于信贷配给因素外,还须理性地思考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浅析民间借贷市场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期民间借贷市场危机波及范围很广,涉及到了民间高利贷问题和商业银行体系违规资金的问题。因受到金融体制改革的影响,利率管制和信贷管制也带来了不少变化。只有放松利率管制,改变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垄断下的二元体制,将民间借贷市场纳入监管体制,才能逐渐消除高利贷现象,真正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刘贵生 《西安金融》2008,(2):3-6,21
在我国农村金融领域,金融二元化、金融抑制现象仍将长期存在,其非充分竞争的格局,形成了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领域的实际垄断地位。如何科学、合理地对利率进行定价,激励农村信用社增加信贷投放,对于缓解农村贷款难,消除农村金融抑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陕西省农村金融市场问卷调查,对信用社现行利率定价进行了实证分析,针对影响利率定价绩效的因素,提出了完善农村信用社利率定价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小额信贷利率水平的设定是小额信贷的核心问题,学术界对小额信贷应该实行高利率还是低利率尚存争议。本文基于反贫困视角,从市场供求与成本约束两个角度分析小额信贷的合理利率边界,并且通过对白银市农村小额信贷进行调研,发现小额信贷低利率偏离扶贫目标、高额利息小额信贷有利于减少贫困,最后得出结论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