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刘文浩 《经济师》2003,26(2):34-35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知识有商品二因素,即使用价值和价值。与此相一致,脑力劳动有二重性,即具体脑力劳动和抽象脑力劳动,知识不创造价值,人们学习了知识可以创造更多的价值。知识及生产资料不创造价值,但其所有者可得到报酬,其原因是因为有多种所有制。  相似文献   

2.
论会计信息的商品属性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近年来,会计信息公共产品论在会计学术界占有重要的位置,然后这种观点不仅在理论上存在缺陷,并且也受到了现实的挑战。会计信息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本文以马克思的商品理论作为分析基础,论证了会计信息本质是一种商品,而现实生活中会计信息之所以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公共产品的形态,完全是受制于现阶段特殊的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的结果。随着条件的变更,会计信息必须恢复其商品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3.
试论商品使用价值对价值决定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生强 《财经问题研究》2000,13(1):77-77,F003
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认为商品使用价值不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本文根据马克思《资本论》中的有关论述, 提出商品使用价值也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商品使用价值对价值的决定有多方面影响, 研究这种影响作用对提高我国商品质量, 转变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和宏观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劳动力价值由劳动力生产成本和劳动力价值增值两部分组成;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单位时间内单位劳动力所创造出的价值量。劳动力价值对工资的要求更直接地表现为劳动力生产成本对工资的要求;工资不仅应反映劳动力价值的要求,还应反映劳动力使用价值的要求,应是劳动力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综合反映。  相似文献   

5.
不同于一般商品,艺术品既具有商品二因素的一般属性,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一方面,由于艺术品是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客观存在的特殊商品,能够指引受众者专注或选择进入独特的审美意境,因此,艺术品在使用价值方面具有审美指向性、自然持久性和多重消费性等特征;另一方面,由于艺术品是艺术创作本体和物化媒介载体的统一体,其创作活动是一种难以比较的独特的个体劳动,因此,艺术品在价值形成、价值量决定、价格与价值的关系等方面也具有特殊性。正确认识并有效把握艺术品的特殊规律性,对于充分发挥艺术品的最大效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单位商品价值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新树 《经济学家》2002,(2):116-117
教科书告诉我们,单位商品价值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大家知道,劳动商品价值是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C,一部分是劳动者通过劳动新创造的价值v+m.这部分新创造价值量v+m取决于生产该产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以,这部分价值量与生产该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相似文献   

7.
本文依据理论经济学对商品的分析,揭示了商品有用性的社会性质,并从社会需要发展的角度,深入阐述了商品社会有用性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8.
9.
论服务及其使用价值与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服务的不同认识,其中一个核心问题是关于服务的价值。经济学上的服务与劳动是不同的,它有无形性、即时性、导质性和知识性等特点。服务商品的使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服务业的产品只要商品,就形成价值,对不同的服务应当作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0.
11.
《中大管理研究》2007,2(1):97-136
毫无疑问,商品消费在人类福利的实现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商品并不总对我们的福利有贡献,其甚至会使我们的福利受损。因此,随之产生的问题便是:“商品是如何及在什么条件下对我们的福利有贡献?”本文即试图从哲学视角回答这两个问题且形成一些政策建议。福利通常被定义为一个人的利益所在。然而,对什么是一个人的利益所在却有着不同的解释。根据福利的偏好满足观,我们想要的便是对我们有益的;实体价值观意味着一些客观、可确定的价值是对每一个人都有益的;享乐主义则认为愉快是唯一的实体价值。我认为,要为福利做出任何可信的阐释,个人偏好必须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只有在我们的终极偏好得以实现时,它才会对福利作出贡献。工具性偏好也许是错误的,它或许会导致人们终极目标的落空。基于对福利的讨论,本文考察了商品和福利之间的联系。我们不太可能对商品有终极性偏好,因此,我们或不会因自己的选择而降低了自身的福祉。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观察到因商品消费而致使福利损失的现象,例如,食用变质食品而得病。可见,我们尤为关心的是一件商品所提供的特质而非直接的商品的本身。当然,即使一件商品包含了被冀望得到的特质,对该商品的消费也不总会提高福利,原因在于我们有可能缺乏使用这些对我们有益的属性的能力。一言以蔽之,我们通过消费而旨在实现的实际上是那些有价值的机能(functionings)。我们的生活恰恰由这些“存在(beings)”和“活动(doings)”组成,其质量也就可以通过机能的质量来判断。机能是我们终极偏好的目标,而商品只是实现终极偏好的工具。这里关于商品对人类福利贡献的解释可成功地用以处理各种可能出现的目标。我们不需进一步论述机能和福利之间的关系:愉快不是我们一生追求的全部,它更应被看作是一种特定的机能。类似地,对于自由、能力等概念,我们都可以有同样的理解。商品从不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福利。换言之,存在内在价值的商品也会在工具层面有益于我们,因为前者贡献了某些有价值的机能。总之,商品对人类福利的作用并不受制于福利诠释的选择;在福利的实体价值观和偏好满足观框架中,这一逻辑是成立的。为使商品对福利有积极、正面的贡献,消费过程须满足两个条件。首先,商品需具备贡献有价值的机能的特性;其次,消费者将这些特性转换成有价值机能的能力。理解这些条件有助于我们形成提高消费者福利水平的政策。在商品供应充足的情况下,政策的首要目标必须是向消费者提供信息和教育,从而使之能够作出有效的选择。如果人们被剥夺了基本机能(如营养或健康),公共权力部门会经常性地直接向其提供必需的商品。他们必须确保解决这些根本问题的方法是最有效的,而且在商品提供过程中还应兼顾社会和文化结构等背景因素的影响。对商品和福利之间的关系进行详尽的考察可以让我们学到很多东西。消费者理论中消费者对商品信息完全掌握的假设事实上已将选择与福利视为等价,它忽视了消费过程中减少福利的所有问题。当我们允许这些问题发生时,我们才会明白这些错误到底是来自何处。福利的偏好满足的哲学理念及其实际应用都存在着一个关键问题:人们经常想得到的和最终选择的事物往往对他们毫无益处。本文的研究表明,这一问题通常因缺乏信息和能力而起。增进对商品的了解会提高改福利;不过,商品只是消费过程中的一个因素,政府更应关注商品的特定属性及人们应用这些属性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以往学者们提出的领导力的概念和内涵.提出了“领导力的双要素内涵”的主张,即领导力具备着由对“事”的决策力和对“人”的凝聚力这两个要素的内涵。进而建立领导力的双要素模型,通过模型分析双要素决策力与凝聚力之间的关系。本文指出.提高领导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沟通.通过加强信息沟通可提高领导对“事”的决策力、通过加强情感沟通可提高领导者对被领导者的凝聚力.进而提高领导力。  相似文献   

13.
论产品价格、劳动力价格与消费需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价格高水平变动与消费需求变动的关系比较间接。劳动力相对其他商品的价格不断提高,是经济发展表现出的普遍规律。劳动力价格对产品价格不断提高是消费需求持续增长的必要条件。通过企业之间的竞争来实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非农产业就业人数的增长,是实现大众消费良性循环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4.
15.
试析“三个代表”思想的人文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个代表”虽然解决的是“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但是这一思想的着眼点和落脚点乃是“人的发展”,它涵盖了江泽民提出的“人是最可宝贵的”基本命题,人的因素成为“三个代表”理论创新的原点。“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其实包含着深刻的人文内涵。一生产  相似文献   

16.
元凤江 《现代财经》2001,21(7):43-44
本文通过对市场营销组合要素变化的研究分析,提出了市场营销阶段划分以及正确建立营销组合的启示,对市场营销研究和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The present article provides a reconstruction of the path followedby Sraffa in the long journey (begun in the late 1920s) whichbrought him to his 1960 book. The starting point of Sraffa'sresearch was the formulation of his cost-price equations, whichsurprisingly enough appear to have been derived neither fromRicardo's theory of value, nor from Marx's ‘transformationof values into prices of production’, but rather fromMarx's reproduction schemes, published in volume II of Capital,to which Sraffa was almost certainly brought by his study ofMarx's interpretation of Physiocratic theory in volume I ofTheories of Surplus Value. The main device that Sraffa usedin his attempts to bring to light the existence of solutionsto his system and their properties, which basically meant buildinga consistent wage–profit–price relationship, wasthat of somehow cutting out the prices from this relationship.The paper shows that different routes were attempted by Sraffato achieve this end, and that the main influences on these attemptswere Ricardo and Marx, in particular Ricardo's corn-ratio theoryof profits, and the related conception of a maximum rate ofprofits. In the course of his research, Sraffa was helped bysome distinguished mathematicians, in particular Frank P. Ramseyand Abram S. Besicovitch. Of Ramsey's contribution there areimportant traces, but no more than traces, while ample recordsremai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raffa and Besicovitch, andthey will play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story tol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学长期发展的演革中,一直存在着两种研究范式的争论:一种是以"经济人"逻辑演绎为基础的主流经济学;另一种是以"演进理性"的历史主义-制度主义-演进主义为基础的非主流经济学.这两种经济学研究范式争论和碰撞了上百年.其实,我们应该用一种新的视角来看待二者.主流经济学的演绎逻辑分析框架适合于分析诸如经济活动的短期优化、市场关系和企业静态结构之类的可自我实施性问题;而后者的演化分析框架则适合于分析动态的宏观经济社会问题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演进问题等.  相似文献   

19.
论生产要素的区域流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义旭东 《生产力研究》2004,(9):16-17,36
由于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不断趋于完善 ,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充分发挥要素效率和调动要素积极性已成为难点问题。区域要素流动是区域经济这个中观经济问题的一个微观基础 ,它涉及微观经济中的要素流动与分配理论和区域经济学中的非均衡发展理论。文章从区域经济的角度研究要素流动 ,研究实现要素的区域优化配置 ,最终提高要素的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20.
荷兰飞利浦公司在其跨国经营中成绩卓著,其成功的秘诀在于四大支撑要素:科学研究引导企业产品发展方向;技术创新构建企业核心技术能力;并购重组迅速扩张企业制造和经营能力;靠优秀品质和服务走向全球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