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整体农民素质不高已经影响农业的发展,也影响农民增收和整个国家的小康建设进程。因此,多年来农业部门一直高度重视农民素质教育,采取了多种措施,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2.
农民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大问题。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交往日益频繁,尤其在农业领域,农民素质低的现状已成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在于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就必须加强农民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3.
建设新农村,提高农民素质是根本。本文以河北农民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农民素质及农民教育的现状,通过河北农民对教育的需求分析。提出了以政府为主导,以农业院校为主体,有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样性的职业教育模式;“一会三化”的健康教育模式;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主体,以思想和法制教育载体建设为手段,以实现六大转变为目标的思想和民主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国民素质已经明显提高,但总体上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尤其是占国民总量75%的农民素质还比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影响着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影响社会进步和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农民教育关乎农村发展,也关乎整个社会的发展。农民教育模式是解决农民教育的方法论。借鉴国外农民教育模式,指导我国的农民教育工作。综合西欧、北美、东亚的模式,根据我国区域发展的不同状况,制定适合我国的农民教育工作措施,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大进步。由提高科学文化水平改为提高全民素质,这是教育目的和教育功能认识上的深化,是国家进步,经济发展,科技提高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
地质工程教育改革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讨论了地质工程教育中的“通才”与“专才”问题,认为二者是对立统一于人才主体的同一属性的两个方面, 我国的现实情况应以培养“通才”为主,适当兼顾对专业人才的需要。继之,讨论了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柔韧性,提出现阶段地质工科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应以“传授知识, 培养能力, 提高素质”为指导思想, 把改革的重点放在课程整合和内容优化上。对于工程实践在地质工程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作了重点论述, 强调没有工程实践就没有地质工程教育。最后,就大学生素质教育问题作者认为既要重视综合素质的提高,又要发挥大学素质教育应有的特长。  相似文献   

8.
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赋予了“农民”这个概念新的内涵。发展农民教育,培育新型农民。成为各地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笔者认为,新形势下的农民教育应树立三种新型的农民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9.
增加我国农民收入是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然而这需要一个长期艰苦努力的过程,需要各部门、各种措施协调配合。其中关键一条就是必须提高农民素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大量的经验已经证明了人口文化程度具有生产效率效应。韦尔奇发现如果农民受教育程度提高,那么他对新技术的反应也更加敏感,也会更及时地采用新技术获得更高的收入。因此,增加农民教育投入,提高农民的人力资本量是当前最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如何提高农民教育的有效性?一直是农民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长期感到困惑的问题。分析农民教育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内容单一,主要是单一技术教育,而忽视观念教育。理论和实践都表明,单一技术教育不利于提高农民可持续发展的素质。二是教育对象过于笼统,忽视了不同类型农民群体的特殊需求。采取“一刀切”式的培训方式和教育内容,降低了农民教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针对上述问题,对农民实施教育培训时应突出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农科教结合是中国农业应对加入WTO挑战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农业不可避免的要受到主要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以先进的科学技术、高效率的现代教育和高素质的农业生产者为支撑的现代农业的竞争。我国农业能否在国际市场中站稳脚跟 ,并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取决于我国如何提高农民的素质。一、农科教结合是提高农民素质的有效途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引起了农民在生产、组织、流动等方面的巨变 ,伴随而来的是农民施教主体的空缺 ,谁来教育农民成了人们感到模糊的问题。近年来 ,我国的许多地方和部门都在努力探索通过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农科教结…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三农”工作,历来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三农”之中,农民问题又是一个核心问题。重视农民问题,关键是提高农民的生存发展能力。加强农民培训工作是提高农民素质,促进“三农”工作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农民素质现代化是农村现代化的基本标志,农民素质高,农业才能兴旺,农村才能发达。关注农民培训,关注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就能够充分发挥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后发优势,不断提高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尽快让广大农民富起来。 近几年,我省以提高青年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为主要目标,以农业产业化发展为导向,以科技推广项目为依托,以“实际、实用、实效”为原则,努力培养农民科技人才,全面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准,探索了开展农民教育的新路。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中央为推进“三农”发展连续出台了六个中央一号文件,边贫山区乡村经济发展有了很大起色。但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农民素质普遍偏低,掌握农业新技术的能力不强,对乡村经济快速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加强边、贫山区农民素质教育,促进乡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向前发展,是各级党委政府在服务“三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培养农民,提高农民素质,是我国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我国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尚处在起步阶段,有必要借鉴国际经验。本文总结剖析了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农民教育培训的主要做法和经验,以此为借鉴提出了我国培养农民、提高农民素质的对策建议:高度重视农民教育培训的作用;加强立法,实现依法教育培训农民;坚持以政府为主的多渠道投资机制,确保农民教育培训投入;加强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合理选择培训内容,注重实践训练等。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素质提升困境及其策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向深度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新型农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是这个过程的主导办量.这其中,新型农民素质成为了新型农民培养和教育的关键.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农民教育、农民素质现状的描述,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产生原因,进而提出针对性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农村教育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治邦 《农村经济》2005,(7):112-11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客观必然现象。我国农民的化科技素质整体水平不高,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方向、层次以及转移的成败、转移的社会影响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转变、更新农村教育观念,正确认识农村教育的性质和功能,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是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农民技术教育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农业发展的实践证明,加强农民技术教育,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是实现农民收入增加的重要途径。本文对四川省农民技术教育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以来,我国的“三农”问题凸显,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难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2004年以来连续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实施了一系列支持和鼓励农民创业的政策。农民创业活动的广泛开展给整个农村生产生活带来明显的变化,具体可以总结为:一是转变了农民意识和观念。由小农经济意识向市场经济意识转变,带动了农村居民思维方式和行为观念的转变。二是提高了农民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创业者们通过学习、培训和锻炼提升了自己的综合能力,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农民是农村发展的主力军.农民素质的高低是农村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作为提升农民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其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到农村的长远发展。为探索新形势下加强甘肃省临洮县农民素质教育工作的途径。深入全县部分乡镇村社和有关部门.通过走访农户、开展问卷调查、组织座谈等方式.对农民素质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