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矛盾无时不在,无时不有,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乃至消亡,都是自身矛盾运动及环境矛盾影响的结果,这已是人类的共识。那么,矛盾规律在现代企业处于文化竞争阶段的内涵是什么?如何把握与应用?就成为企业领导人必须关注的课题,成为企业能否走向成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中国物业管理》2005,(9):40-40
在物业管理过程中,物业管理企业经常制定一些禁止规则来约束某些业主的行为,以维持自己的管理,比如“不乱丢垃圾、果壳、纸屑、烟头、不随地吐痰和大小便、不污染墙壁、不往室外抛物和乱倒污水等”,“不在公共场所、走廊堆放物品、不占用公共场所、不堵塞通道、不在公共建筑物上乱涂乱画乱张贴及乱立广告牌等,  相似文献   

3.
“商场如战场”竞争远处不在,那么“不竞争”不就“等死”吗?然而,一些知名的大企业,却正是仗着“不竞争”策略取得了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4.
有一位著名企业家认为: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差距就是人的差距。善于用人是一个企业兴衰的关键。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一些国有企业、 政府部门,在用人问题上,放不开手脚,搞得比较。所以,民间有一民谣曰:“不跑不送,降职使用;光跑不送,原地不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此民谣虽有失偏颇,但也反映了在用人方面的一种不正之风,甚至是一种腐败现象。  相似文献   

5.
在创新的大旗被全社会高高举起的今天,控制却沦为不受欢迎的词汇,杰克·韦尔奇就声称不喜欢管理一词,因为他认为,管理就是控制。然而,现实是,现代企业是在日益错综复杂和动荡多变的关系中寻求生存与发展的,因而对错综复杂和动荡多变的关系的有效控制,就成为关乎现代企业成败的全局性问题,企业的全部经营管理活动事实上就是构建影响企业利益相关者行为的动态控制系统,虽然杰克·韦尔奇不喜欢“控制”,但他所推行的文化变革、IT管理、品牌塑造、末位淘汰、经理人年度会议等等,实际上就是重构公司的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6.
马林 《企业与市场》2005,(11):24-25
一家企业优不优秀,看细节;一种商品出不出众。看细节:一家公司专不专业,看细节。细节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细节往往揭穿老底。让你原形毕露。  相似文献   

7.
20世纪初经济学家首先提出了企业创新的概念,认为创新的原动力来自于企业家精神。市场是企业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市场需求是企业创新的原始动力,市场竞争是对企业生存的巨大压力。这种压力迫使企业更好。更快、更有效地开展活动,变压力为动力,推动企业的创新,市场是企业创新的动力源,然后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经营状况和发展水平不一样,其原因不在企业外部而在企业内部,需要通过企业家精神促进企业内在发挥作用,转化为内部动力。  相似文献   

8.
孟为  夏欢 《经营者》2012,(1):86-87
“其实,问题的根源不在研发体系,而是企业对于做车、做企业这件事,认识到哪一步了。”  相似文献   

9.
张伟 《江苏楼市》2005,(2):34-35
房地产行业中成长企业与成熟企业相比,差距在于管理,而不在经营.目前更多的房地产企业陷入了成长的陷阱,没有成长等死,高速成长找死。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确立正确的理念是根本 1、永葆先进性的理念。企业党组织在企业里担负着保证监督企业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依法经营,促进国有资产和企业发展的同步增长,确保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责任。如果不在思想、认识、工作、方法上时时、处处做到先进,就不可能履行好职责、发挥好政治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试论企业会计目的及其偏移与纠正○广东商学院许义生我国会计学界一般认为,会计是适应经济组织讲求经济效益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然而,当前一些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不佳,却不在扭转财务状况、提高经济效益上下功夫,而是以会计为手段,一味地谋求企业的非正当或非法...  相似文献   

12.
刘戈 《中外管理》2012,(2):64-65
"营销至上"——这种草根创业型企业所必经的组织文化,如果不在企业成长为领军型企业之后迅速扭转,将对企业带来毁灭性的灾难。蒙牛不是第一家受害的企业,也不是最后一家。  相似文献   

13.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许多类似的现象:许多企业存在着这样和那样明显的问题,比如服务不规范、产品有缺陷、关键技术人员不足、老板化水平低下等等,可是这些企业仍在以较快的速度向前发展,许多企业还发展得很快。那么,导致这些企业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4.
随着消费者质量意识的觉悟以及市场竞争压力的增大,服务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在营销中的作用与日俱增。如果服务本身其质量有很大的不稳定性,要在服务过程中做到万无一失,很困难。于是在失误的情况下极有可能会导致顾客的抱怨。但在现实中,有很大一部分企业都将顾客的抱怨视为其本身失败的佐证,往往不愿去正视或处理抱怨,只想赶快摆平以求万事大吉。但对企业而言,抱怨是顾客提醒他们工作中那些地方尚需改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如果企业没有进行这样的改进,那么顾客就会把目光投向别的企业。  相似文献   

15.
徐和谊 《经营者》2014,(10):179-180
如果我们不加大创新力度,抢占新一轮技术革命制高点,说不定汽车企业会沦为IT企业的贴牌制造商,就像富士康一样“重构”这个命题非常好,因为它号准了汽车行业的时代脉搏。中国汽车行业正面临巨大产业变革,汽车产业版图和格局正在被重构。随着能源、环境、交通等外部约束力越来越大,倒逼汽车企业对发展战略和发展方法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16.
制度是企业运营中的要件之一,是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制度的规范性、完善性和适用性直接关系到一个企业的运行效率。但是,制度是不是越多越好、越细致越好呢?本文通过制度执行和企业文化等方面阐述了“制度不在多”的道理。  相似文献   

17.
张戟 《企业文化》2009,(11):62-63
成功一定有理由,而大成功的理由一定不在企业的专业水平上,而是在于企业的性格,在于企业家有没有将个人的性格转化为整个企业的性格!  相似文献   

18.
复利的力量     
赵晓 《中外管理》2006,(6):26-26
如果一个人在好的事情上不断有进步,或者在拒绝恶事上不断地有进步,那么由于复利的作用,他就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一个企业、一个国家也都是这样,问题的关键不在暴发,而在于持续进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魏晓琳 《活力》2005,(9):75-75
现代企业生产经营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的。要提高经济效益,必须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因此,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强调成本管理十分重要。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通过指令性计划直接对企业进行调控,企业的成本管理观念比较淡薄,即使讲成本管理,也主要是从降低消耗、节约费用考虑,侧重于对产品成本的核算,不注意所耗成本能得到的市场价值,不在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功能上做文章。  相似文献   

20.
丁哲 《社会科学动态》2010,(10):111-111
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营销危机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企业的生存,忽视危机或不能对危机采取有效的对策,将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甚至危及企业的生存。因此,准确把握企业营销危机的内涵,深入探讨其形成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