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索洛的关于经济增长的模型,通过对美国经济的研究阐述了储蓄、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中国作为一个与美国大不相同的经济体,实证分析表明,其储蓄和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与索洛的结论有出入,具有中国自己的特点.实证分析还表明,中国的储蓄和投资对经济增长作用有一定的差异,这是由中国目前存在的储蓄向有效投资转化环节的低效性决定的.因此,中国需要完善相关体制,加速技术进步,使储蓄-投资渠道保持畅通,推动经济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自从哈罗-多马构建经济增长模型以来,索洛进一步优化经济增长模型,随后新经济增长理论对索洛模型中的"索洛余项"展开丰富的讨论,深入挖掘和论证影响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理论界将经济增长理论可划分为外生增长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的.城市作为现代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单元,城市增长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根据索洛模型讨论劳动增长率、储蓄率以及技术进步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对2001~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判断这些因子与中国经济增长的数量关系以及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对于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有更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本文重点阐述哈罗德-多马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索洛的增长率分解分析对中国经济增长问题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宏观经济总量角度出发,以索洛经济增长模型和跨期跌代理论为基础,构造了一个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利用数量推导、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来分析公务员数量占总劳动人口比例及其增长对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及其财税政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运用柯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和索洛模型,对中国20多年来经济增长中的技术进步作用进行了定量测量。结果表明,我国技术进步择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要建立有效的科技税收政策,支持科技进步,发挥它在经济增长中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然而中国的就业增长率却在下降,就业压力不断增大,这与传统的经济理论相违背。基于索洛增长模型理论,运用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一项对经济增长实证研究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检验了索洛模型是否与生活水平的国别变化相一致,提出了一个既包括人力资本积累也包括物质资本积累的扩展的索洛模型,很好地解释了跨国数据.该模型大约解释了人均收入国别变化的80%,支持模型预测的是物质资本积累、人力资本积累和人口增长的影响估计.本文也检验了索洛模型关于生活水平趋同的结论,即是否穷国趋向于比富国增长得快.检验表明,在保持人口增长和资本积累速度不变的情况下,各国会以扩展的索洛模型所预测的速度趋同.  相似文献   

9.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影响的模型与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达 《财经科学》2012,(4):100-107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正在日益加深,本文以索洛模型与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将人口老龄化因素引入经济增长模型,推导了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经济增长的路径问题,试图探讨人口老龄化是如何影响经济增长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增长因素分析:1952-2008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索洛余值法及C-D生产函数原理,细致地估算了1952-2008年间中国总量生产函数及经济增长中各因素贡献.分析指出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为投资驱动型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必须提高人力资本及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促进科技进步,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Has Productivity Contributed to China's Growth?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This paper applies an extended Solow approach to examine the role of productivity in China's economic growth. The extended Solow approach allows the decomposition of output growth into factor contributions,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efficiency change. It is found that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 has on average contributed to 13.5 percent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This contribution is mainly due to technological progress which tends to accelerate over time. However, during 1982–97 efficiency change due to catch–up has been very volatile, reflecting the uncertainties associated with economic reforms and transition in China.  相似文献   

12.
中国各地区的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考察用市场化指数表示的制度变量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对索罗模型做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修正,提出了一个包含制度变量的扩展索罗模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很好地描述了各省市的经济增长情况,如果控制了人口增长率、资本积累率以及制度因素的差异,中国地区间经济增长会出现如索罗模型所预测的条件收敛现象。  相似文献   

13.
文章首先将国防支出纳入Solow增长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假定国防支出通过影响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与现有实证分析不同,文章基于1952-2008年中国的有关时间序列数据,尝试运用非线性门槛回归模型来分析国防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数量关系。研究发现:国防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门槛效应,国防支出占GDP的比例低于3.434%时,国防支出占GDP的比例的增加不利于经济增长,且这种负面作用较为显著;当该比例高于3.434%时,该比例的增加将显著促进经济增长。当然,该比例并非越低越好,也并非越高越好,其局部最优规模由次级门槛值决定。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创立一个新的分析体系并用此来解释中国经济飞速增长的源泉,传统的索洛方法只包括投入与技术进步两方面内容。我们创新地引进结构调整作为第三个增长的源泉。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结构调整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促进经济增长,即通过将资源从低效率的部门转移到高效率的部门,尤其是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乡镇企业生产上。我们还发现资本投资在对农业生产及乡镇企业的回报率比在城市要高许多,表明在农村地区缺乏投资。另一方由于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农村的劳动生产率还是很低。因此,进一步发展生产力,促进跨部门跨地区的劳动力流动,对提高整个经济效率将会有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China’s economy grew at an average annual rate of 9% over the last three decades. Despite the vast empirical literature on testing the neoclassical model of economic growth using data on various groups of countries, very few cross-country regressions include China and none of them particularly focuses on the explanation of China’s remarkable economic growth. We attempt to fill this gap by utilising panel data on 146 countries over the period 1980–2004 to examine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rapid growth of China and the huge gap in the growth rate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can be explained by the augmented Solow model. Using system GMM estimation techniques, we find that, in spite of the restrictive assumptions involved, the Solow model augmented by both human capital and structural change provides a fairly good account of international variation in economic growth. In particular, China’s relative success in economic growth is due to high physical capital investment, conditional convergence gain, dramatic changes in the structure of employment and output, and low population growth.  相似文献   

16.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article is to disentangle the determinants of the Chinese economic growth that occurred from 1965 to 2000. We have explored, first, the time series properties of the growth rates of gross domestic product and labour productivity with an extended battery of unit‐root tests. Then, in a multivariate setting, we use the VAR model methodology to provide evidence that physical and human capital accumulation, R&D expenditure, openness and competitiveness are the main drivers of output, labour productivity and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growth in the long run. Additionally, we also show that although China has not yet converged to its long‐run equilibrium, it is in the process of catching up. These results are more consistent with some versions of the endogenous growth models than with Solow‐type models of growth, since they support active strategies of economic policy to stimulate economic growth and catching up with more advanced economies.  相似文献   

17.
利用索洛模型法估算出我国1978-2010年间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并依据估算结果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经济增长动因作简要分析,以考察经济增长中的技术进步效率。分析结果表明,1978年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卓有成效,技术进步效率为经济增长作出了很大贡献,其在总产出中的贡献率为32。96%,仅次于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劳动投入贡献率高。另外,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较适中,这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阶段较为适应,符合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阶段性规律。  相似文献   

18.
保险业结构、区域差异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扩展的索洛增长模型的框架基础上,从理论上阐述了发展保险业、促进保险业竞争及反垄断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运用中国31个省市在1999—2008年间的面板数据,利用联立方程模型(3SLS)和系统GMM方法进行了计量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保险业发展和保险业结构从垄断向竞争的调整可以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基于此,我们构造相对保险深度指标对全国样本进行分类,并未改变上述实证结论。但保险业与其他行业的互动、保险业结构与经济结构的相互作用,在影响经济增长的方式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19.
通过引入索洛余值法并建立我国装备制造业生产函数模型,对1999-2009年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测度和分析。结果表明:科技进步因素在装备制造业经济增长中日显重要,我国装备制造业单纯依赖于资本并不能取得长足发展,只有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尤其是原始创新能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流通速度与经济增长--对索洛经济增长解释框架的扩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费雪方程式的一般化抽象,将经济增长与流通速度紧密联系在一起,得到了流通方程式.根据流通方程式,资本、劳动力和技术进步三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等于各自存量与流通速度的乘积.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一系列数学变换,对索洛经济增长解释框架进行了扩展,得到了新的经济增长决定函数.该决定函数提示了流通速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即,在要素增长率特别是技术进步存量增长率一定的情况下,经济增长率取决于社会流通速度的增长率.本文还依据马克思经济学原理和现代经济学理论,进一步分析了流通速度增长率的构成,认为制度环境状况、交通基础设施(装备)条件、社会交易总量和信息技术状况是流通速度增长率的最终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