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邀请中美两国即将进入大学的高中生参与。其中,美国的12名高中生都是今年美国总统奖的获得者,国内的高中生也是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等著名大学录取的优秀学生。整个节目中的两个环节因为中美学生的表现形成强烈对比,令人震撼。  相似文献   

2.
吕静 《企业标准化》2008,(10):23-24
有的时候,大学课程并不是总能满足所有的学生。1980年,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的免疫学家莱曼德·哈马斯就遇到了两个大胆的学生抱怨他们的实验  相似文献   

3.
二代的诞生     
富二代接掌财富与权力的时刻并没有真正到来,但他们承上启下,不但承担着家族财富传承任务,还有可能带来中国从富到贵的商业文明变迁伦敦。梁冶中18岁到英国华威大学留学,过上了被父亲梁稳根安排好的接班人人生。他没结交到什么名媛朋友,  相似文献   

4.
房市繁荣带来的财富效应是促进居民消费的重要途径。文章首先基于生命周期和永久收入假设(LC-PIH)建立了消费函数模型,用最能凸显财富效应的牛市期间数据,分别测度了中美两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对各自住宅市场价格指数的弹性。发现中国房市的繁荣对居民消费无促进作用,而美国房市繁荣的财富效应较为明显。通过对两国房市多项相关指标的对比分析,探讨了妨碍中国房市财富效应发挥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社会学     
《一本书读懂美国财富史:美国财富崛起之路》[美]凯文·菲利普斯著中信出版社2010年1月版这是一部波澜壮阔的美国财富史同时也是一部美国富人的政治史,阐述了金钱与权力无法分割的关系,富人和企业集团如何巧取豪夺而不顾大多数人的萧条生活。从18世纪90年代一直到21世纪的财富排名,展现了曾经盛行于19世纪末的财富统治又重现于世。  相似文献   

6.
更相信DNA     
唐凯林 《英才》2003,(6):65-66
就算父辈一穷二白得只拥有三间茅草屋,他们也会把它传给自己的子女,因为这是一个传统。家族企业很难跳出这一传统,尽管在企业交接班的时候会高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口号,但最终他们大多还是会选择自己的子女,此时他们更相信 DNA。问题是血脉相连的子女能继承企业的财产,能继任总裁或董事长的头衔,但却不能继承父辈在企业中所树立的权威和在经营中积累的经验。当家族控制的公司准备把权力移交给下一代时,也正是这些公司最脆弱的时候。而对权力转移过程管理的不当正是造成家族企业管理失控的主要原因。幸运或不幸的富豪第二代在拥有了财富和权力的同时也增添了负累,他们将会有怎样的表现?其实他们早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因此在自己还是“太子”的时候就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当然也有突遭变故而临危受命的。他们当中有的是“海归”,有的是教授,也有的早就在自己家族企业创业中接受着历练,有的人甚至还是父辈创业的搭档。因为看得见的历史原因,中国富豪第二代企业家还不全是含着金钥匙出生,他们或多或少都见识和经历了父辈创业前的艰辛。因而在财富和企业权杖的转移中保持递进的势头,而且由于他们所受的教育程度也比父辈要高,对企业制度的建立似乎有青出于蓝之势当然,如何安排创业元老是他们最不能忽视的“雷区”。  相似文献   

7.
《经营者》2004,(3):49-51
2001年、2002年,马雪征连续两年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全球有权力的50位商业女性之一。第二次成为《财富》全球商界女强人。  相似文献   

8.
王璠 《总裁》2009,(10)
如今的高中生在生理和心理上渐趋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他们在智力、体力、道德意识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他们渴望独立,对未来充满希望.然而,他们又身处于一个知识不断更新、科技飞速进步、经济迅猛发展、人才激烈竞争的大环境之中.迫于社会、家庭的环境以及来自同学间竞争和面临升学的多重压力,有的学生自卑,有的脆弱多疑,有的性格倔强,易冲动,攻击性强有的虚荣心极强,有的一遇考试就焦虑不安,有的心理承受力极差,甚至厌世轻生等.这些心理问题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学习进步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学生个人应该积极的培养和树立和谐意识才能使自己顺利的走向成功的彼岸.  相似文献   

9.
孙超 《数据》2009,(9):30-31
人们熟悉卡莉,是因为她曾经多次被誉为“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商业女性”、多次蝉联“世界第一的女性CEO”。她曾经掌管一家总资产和年营业额都超过750亿美元的企业帝国,统领全球14万名员工,业务遍及全球170多个国家,集智慧、权力、财富于一身。  相似文献   

10.
投资!当人们手里握着余钱的时候,多数会口里喊着或心里念着:投资!——特别是在这个时代的中国,财富神话每时每刻都在上演,渴望在市场上逮住机会的人们,对于投资,是如此的热衷!但是“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这个“真理”,就是投资之道;那些近年赚得盆满钵盈的机构投资和管理们,他们运作大资金的智慧,往往能为我们的“投资”之道点燃一把火。[编按]  相似文献   

11.
相信很多人都不是第一次听说"群体智慧"这个词.Google、Facebook的核心竞争力都建立在群体智慧基础上,而这些知名公司市场中的一些竞争者之所以不受用户"待见",就在于他们为了短期的商业利益,甚至不惜篡改他们赖以生存的群体智慧. 群体智慧的力量不仅可以在Google这样的企业组织来体现,而且还能举出由松散组成、互不相识的人群在某些选择上预测的准确度远远高于专家判断的不少案例.譬如,美国就曾有学者研究发现,在"谁想成为百万富翁"节目、爱荷华电子市场预测美国大选等活动中,观众表决的判断均值远远比各自领域的专家预测更为准确.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物理系教授、纳米物理学与软物质研究所研究员兰·费雪在《完美的群体》一书中,就阐释了群体智慧需要满足的三项条件.  相似文献   

12.
张可慕 《经营者》2006,(15):80-85
杜邦家族:杜邦家族是美国最古老、最富有、最奇特、最大的财富家族,至今已保持了200年长盛不衰,世所罕见。20世纪90年代杜邦家族控制财富1500亿美元,出了250个大富豪,50个超级大富豪。其创始人是厄留梯尔·伊雷内·杜邦,制造火药发财。20世纪初杜邦家族出了杜邦“三巨头”。他们再次创业,将家族带入史无前例的鼎盛时期。这个家族视家族财富为第二生命,权力传代非常独特。在第三代中,家族内部至少有10对堂表亲之间的婚配,成为美国近亲联姻最多的大家族。特色评说:父辈创业,第二代再创业,第三代守成加创业,财富绝对传给家族成员。财富家训:“…  相似文献   

13.
民企接班人:世袭还是禅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家族企业正处于两代人财富、权力的交接过 程。毫无疑问,“权力”交接时代也是企业最脆弱的时刻。 在“富不过三代”的魔咒下,老总们在选择接班人时更是 举棋不定,是“世袭”还是“禅让”?但无论有多少争议, 杂音有多大,“财富二代”已经粉墨登场……  相似文献   

14.
美国当地时间1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正式签署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刘鹤首先转达习近平主席致特朗普总统的口信。随后,刘鹤在协议签署仪式上表示,作为国际事务中负有重要责任的两个伟大国家,正视分歧、管控分歧,达成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有利于中国,有利于美国,有利于世界。这是一份互利共赢的协议,能够稳定全球经济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与繁荣,符合两国生产者、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15.
毕业典礼演讲是大学毕业活动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是大学给学生上的最后一堂课,寄托了学校对即将步入社会的学生的教育理想。这个演讲很重要,中美大学都极为重视。笔者试对中美大学的毕业典礼演讲作了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非常明显,既有结构模式、思想内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美经贸关系的不断发展壮大,经贸摩擦问题也日益增多。中美两国试图从战略的高度,通过战略经济对话,进一步深化两国经贸关系。文章基于已经成功举办的三次战略经济对话成果,分析了战略经济对话机制下的中美经贸关系,并尝试着为深化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前,家族企业正处于两代人财富、权力的交接过程。毫无疑问,“权力”交接时代也是企业最脆弱的时刻。在“富不过三代”的魔咒下,老总们在选择接班人时更是举棋不定,是“世袭”还是“禅让”?但无论有多少争议,杂音有多大,“财富二代”已经粉墨登场……  相似文献   

18.
中美教育有很大差异,中国教育强调学生按部就班,美国教育激励学生跳跃式发展,中国教育强调服从约束,美国教育强调自由发展。目前我国以教师为中心的应试教育备受人们的批评。而美国以学生为中心的独特教育理念,在美国的人才培养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主导作用。本文通过对中美两国的历史文化渊源、教育理念及教育体制等方面的比较,对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前,家族企业正处于两代人财富、权力的交接过程。毫无疑问,“权力”交接时代也是企业最脆弱的时刻,在“富不过三代”的魔咒下,老总们在选择接班人时更是举棋不定,是“世袭”还是“禅让”?但无论有多少争议,杂音有多大,“财富二代”已经粉墨登场……  相似文献   

20.
<正> 目前,中国的家族企业正处于两代人财富、权力的交接过程。毫无疑问,"权力"交接时代也是企业最脆弱的时刻。在"富不过三代"的魔咒下,老总们在选择接班人时更是举棋不定,是"世袭"还是"禅让"?但无论有多少争议,杂音有多大,"财富二代"已经粉墨登场……换帅模式:八成"子承父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