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王霖 《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2,(1):36-39
作为一种金融创新产品,我国目前条件下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发行条件、票面利率、期限、转股条件,发行后的回售、赎回、价格修改等相关制度都尚需探讨和完善。章就我国目前证券市场中所存的相关问题展开讨论,并结合国际资本市场的现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十五”期间,我国将进一步利用证券市场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可转换公司债券在开拓企业融资渠道,扩大投资工具,繁荣证券市场等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深南玻可转换公司俩券成功的发行与转股,揭示出发行可转换公司俩券对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4.
论可转换公司债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伊虹 《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5(2):17-18
通过对可转换公司债券特点的介绍,提出可转换公司债券在筹措资金的运用,指出我国对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条件的限定,最后提出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应注意问题. 相似文献
5.
6.
我国上市公司利用可转换公司债券融资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阻碍了证券市场的发展。促进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发展应采取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自我完善相结合的发展策略、推动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和奈款设计的市场化、放宽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条件、解决可转换公司债券定价问题、增加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投资品种、注重一级和二级市场的协调发展等措施。 相似文献
7.
可转换公司债券,是指债券持有人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可依其意愿将债券转换成发行公司的股票的特殊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附带的这种选择权,不仅能够更好地解决一些财务问题,也给企业理财带来了新的观念、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8.
刘彦勇 《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8(5):40-41
自国务院证券委提出要进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试点以来,我国股市出现了一场围绕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炒作。文章从投资者的角度出发,对比股票与债券的组合、股票、债券这三种投资方式与可转债之间的风险——收益,然后从其他一些方面分析投资者热衷于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自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实施办法》以来,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宣布将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以下简称“转债”)。转债不同于普通公司债券之处在于,转债的持有有权选择在特定时间内,按特定条件,将其所持有的债券转换为普通股股票。正是因为这个选择期权的存在,使转债成为一种兼具债券和股票特性的混合性衍生证 相似文献
10.
邹玉桃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5(5):113-116
可转换公司债券和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都既涉及债务融资又涉及股权融资、都要承担到期还本付息的财务风险,但二者在法律特征、融资方式、发行价格的确定方式、融资成本等方面均有区别。《企业会计准则》只规范了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会计处理,对于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会计处理尚无具体规范,《企业会计准则》有必要对企业发行认股权证与债券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进行补充规范。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对可转债定价的研究情况,总结我国可转债市场的发展。针对可转债的重 要属性转股率,建立转股率决定模型,重点分析了转股率与转股溢价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可转换债券的融资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戈平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3)
可转换债券是公司发行的附有转换权的公司债券,其持有人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 按规定的转换价格将其转换为公司的普通股股票。而转换价格的制定是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关键, 通过制定合理的转股价格,上市公司可以充分利用其相对于其它融资方式的优势, 以更低的融资 成本进行融资。 相似文献
13.
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资本成本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君婷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6,19(4):47-51
可转换债券是具有债券和期权性质的衍生金融工具。其在未转换为股票前,由于票面利率比较低,在不考虑转股失败的财务风险时,资本成本确实很低。当发生转换时,其资本成本就不能简单的用票面利率来衡量,还要考虑转换后的股权成本。本文建立了一组模型,并按一定标准选取了样本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最后进行了模型检验。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可转债资本成本普遍偏高,其大小与发行后股票价格的波动、转股价格的设计等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4.
肖建琳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3(2):57-61
该文分析了目前我国上市可转换债券的投资价值及其构成,发现了我国上市可转换债券投资价值被低估;并且还分别对影响可转换债券所含期权价值和债券价值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证实了我国上市可转换债券投资价值被低估是由于可转换债券市场因素和所含期权价值被低估所致,从而为可转债发行条件、发行条款的设计以及上市交易等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廖旗平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2(4):30-34
该文回顾了我国可转债的发展历程,划分了可转债发展的三个阶段:探索阶段、试点阶段和发展阶段,通过案例分析总结了可转债在探索阶段和试点阶段的经验和教训;从而为可转债发行条件、发行条款的设计等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作为“精英”代名词的“IT”从业人员,他们的头顶上罩着太多荣誉的光环:高学历出身、出人高档写字楼、每天与高科技亲密接触、拿着传统行业从业人员艳羡不已的高工资……然而,IT业是一个缺乏沉淀的婴儿产业,过度透支身体,如同过度透支企业资源,因为压力,不惜把企业放到危险的方向上,正所谓,变化是找死,而不变化,绝对是等死。比如门户,昨天不做短信的话,今天就已经死了,明天还靠短信的话,后天也就死了。可是我们在不断地这么做着的时候,却把健康也都不幸地放在危险的方向上,众所周知,生命只有一次,不能透支。可是IT业靠的就是人,别人都在透支,你不透支,你肯定失败。正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相似文献
17.
18.
在研究可转债定价问题时考虑转股价修正条款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在2008年的熊市中,各可转债纷纷调低转股价,转股价修正条款给予了投资者保护作用不容忽视。基于AFV模型,本文建立了包含转股价修正条款的定价模型,并利用有限差分法进行数值求解。 相似文献
19.
从可转换债券的概念和特征着手,分析了可转换债券融资方式的利弊,并针对我国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