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中国高新区》2010,(7):125-125
简介:李道祥,男,1964年生,现任襄樊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办公室副主任,高新区书法美术摄影家协会主席。其书法学书初从颜、柳法帖入手,后兼取“二王”为代表的晋韵书风,复于唐草二杰的“颠张醉素”及清代何绍基的浪漫写意,长期心摹手追,得其审美旨趣。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各种展赛并获奖,曾多次举办个人书法作品展。2007年出版个人书法集《道祥书法选》,今年主编了襄樊高新区首届《书法美术摄影展作品集》,多幅作品在国家级报刊杂志上发表。  相似文献   

2.
赵大山的字充满生命的活力,作品明朗、坚韧,而又极其真诚。无论他的哪一幅作品,都是充满了热爱生活的乐观情调。从他的作品当中,可以窥见赵大山对于生活与书法的热爱。他把这种热爱和感情寄托在书法创作上,流露在书法作品里。  相似文献   

3.
“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书法绘画摄影国际大赛”征稿活动圆满完成。3300余幅作品凝聚着海内外爱国人士对伟大航海家、和平使者郑和的无限敬仰和深切怀念。  相似文献   

4.
《东北之窗》2012,(18):132-133
走进大连晚报社的办公大楼,走廊的墙上悬挂着一幅幅精湛的美术作品都出自编辑记者的手笔。 一副副书法饱蘸深情,龙飞凤舞.一幅幅国画,浓墨重彩,高山流水。欣赏过这些作品,对那八个字有更深层次的认识,那就是好人好报,报业情怀。  相似文献   

5.
宋斌 《黑河学刊》2012,(1):27-28
题款是中国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中题款书法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国画作品的成败,而题款书法的书体选择更需要与画面的意境相符。因此作为中国画的学习者或画家,一定要勤于练习书法,因为书法绘画在用笔上也是相通的,书法线条的骨、力、势的提高,对提升绘画的品位都有直接影响。一幅国画作品加上恰当的题款书法,不仅可以使作品锦上添花,还能够起到点石成金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刘从明,1976年生,山东郯城人。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化管理专业。书法作品曾获1998年第二届“神内杯”全国青少年书法展银奖、2004年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全国奖”提名奖、总政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书法展一等奖及首届“林散之奖”南京书法双年展佳作奖等。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评论撰稿人。  相似文献   

7.
韩西芹 《今日重庆》2011,(6):108-112
艺术就是“在平凡中找出不平凡,在不平凡中找出平”。有人形容,一幅好的摄影作品,犹如一首诗歌,—篇散文,一则故事,它能唤发人们内心朴素、真挚的情感,激发观赏者的共鸣,是摄影师胸中之情在现实世界的寄托以及与意念的对应。  相似文献   

8.
德祥 《东北之窗》2013,(2):79-79
莫言先生喜获诺奖,紧跟着,他的毛笔字“一幅要几十万”了。这是著名教授陈传席先生说的。陈先生近日在一家报纸上写道:“莫言的书法以前是不能卖钱的,但自从得到诺贝尔文学奖后,他的书法不但能卖钱了而且价格很高,一幅要几十万,几家艺术杂志还用很多篇幅讨论他的书法艺术。”  相似文献   

9.
书法是汉字的美学表象,是中华文明史中传承最悠久且影响最广泛的艺术。数千年来,人们对文化经典的书写,更是对其传承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而书法艺术也于此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升华。2009年12月19日278幅书写经典优秀作品在重庆大剧院一楼展厅展出,组委会为获奖的88件作品和17家获得组织奖的单位进行了表彰,“书写经典活动”历时9个月落下帷幕。  相似文献   

10.
11月10日-14日,由上海市美术家协会、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和上海华夏文化旅游区开发公司共同主办的曹简楼先生九十书画展在吴昌硕纪念馆举行。步入展馆,曹简楼先生的书法绘画作品映入眼帘,那刚健遒劲的书法对联、满是硕果的画卷,透出一种蓬勃向上的活力。据吴昌硕纪念馆执行馆长、吴昌硕的曾孙吴越先生介绍,90高龄的曹简楼先生作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文史馆馆员,至今仍担任交通大学和同济大学的特聘教授,本次书画展共展出曹简楼先生数十年来创作的书法、绘画精品近70件,每一幅作品都融入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1.
4月2日至5日,“于右任书法精品暨海峡两岸当代书法名家作品联展”在西安隆重举行,50余件于右任晚年在台湾的墨宝首次亮相大陆,引起文史界和书法界的极大关注,吸引了数以万计的参观者。  相似文献   

12.
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已有53年历史,素有“国展”之称,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举办的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全国性摄影作品展览。2010年第23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中,重庆共有27人34幅作品获奖。较上届“国展”仅5幅作品入选增长了7倍,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相似文献   

13.
名画家王正禄,以画马见长,被誉为“金陵画马人”。王正禄又名镇(马录),研究生学历,系中国书画艺术家创作中心一级画师、京都书画艺术研究院教授、中国书法教研会会员、南京中山书画院常务副院长。曾任江苏省中小学书法教材编委、主要执笔之一。他书法功底扎实、故画马线条洒脱、雄强、颇具魅力。他潜心研究了唐宋元明清及当代徐悲鸿等  相似文献   

14.
俞荣群 《宁波通讯》2011,(13):38-38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2011年6月30日上午,由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共同举办的“红色印象”美术、书法、摄影展在宁波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共展出250余幅佳作,集中展示了我市文艺界近期在美术、书法、摄影等方面的艺术水准。展览至7月24日结束。  相似文献   

15.
杨亮 《宁波通讯》2013,(22):38-39
“2013留住宁波最美瞬间”摄影大赛第三季度评选日前揭晓。通过评委会专家的评选,在征集到的1230件摄影作品中,有16件优秀作品分获一、二、三等奖。“宁波发布”官方微博收到网友递交作品1000余幅,在每个工作日上午11点、下午5点“宁波发布”各公布一件优胜作品,奖励作者移动话费50元。第三季度共发出优胜奖170件,根据作品的转发评论数高低评出微博平台一等奖10件、二等奖20件、三等奖30件。  相似文献   

16.
《发展》2012,(9):I0001-I0001
少时开始研习书法。初学以唐楷入手,后转入“二王”及颜真卿、米芾诸家,博采众长。其作品十数次入选国家和省市级书法展,业内人士评其书法用笔游韧有节、富于变化、用墨酣畅、神采沛然、书风质朴高古。  相似文献   

17.
张永刚 《发展》2011,(3):101-101
甘肃地处西北,文化历史悠久,人文气息浓厚,孕育了精彩纷呈的众多艺术,书法便是甘肃艺术的代表之一。发展甘肃书法,建设书法强省是各级政府、文联以及书法界需要思考的问题。一、书法与全国书法发展形势书法是专门用毛笔书写汉字的平面视觉表现艺术,这一内在规定性区分了时下社会对书法曲解误解的一些认识上的混乱状态,摒弃了与真正意义上书法不相符合的其他理论、作品以及行为的干扰,还书法以本来面目,使书法得到健康发展。书法以作品为表现载体,追求作品形式的视觉美感,这是书法最基本的特点,任何一幅书法作品都必须呈现给观赏者完整的视觉体验。书法的社会实用功能在不断减弱,视觉审美功能在增强,计算机打印技术和网络信息传媒技术替代了书法作为日常信息交流的功能,传统科举取仕的消亡和文化观念的进步转变,使书法成为纯粹的艺术种类,而不再附有其他的社会价值。当前,全国书法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中国书法走出国门,成功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地扩大了  相似文献   

18.
位于内蒙古西部的乌海市是座新兴的工业城市,在没有地方传统文化,没有文化名人的庇荫,没有人的文化投入的情况下,短短十几年时间里,书法事业日臻成熟,全民参与书法研习创作的热情令人惊叹,每年都有许多作品在伞国书法大展中夺魁折桂,形成颇具特色的“乌海文化现象”。近日,记者采访了中共乌海市委书记白向群,以期了解“乌海文化现象”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19.
《西部大开发》2005,(8):78-79
杨稳新又名杨子江,男、汉族、38岁。陕西省水利厅工作。现为陕西省文史馆研究员、省书画研究院副院长、陕西省青年书法协会理事、陕西省直机关书画协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天人文学书画院和太白书院院士。其书画作品先后在全国“丝绸之路杯”和“长庆杯”书画大赛中荣获金奖,在《人民日报》和《中国书法》杂志社联合举办的“时代潮杯”全国书画大赛中获入围奖:其作品先后入展第一届全国风景名胜楹联书法大展、陕西名流书画展、陕西书画名家赴京精品展以及2000年西安国际书画邀请展;有的作品被收入新出版的《中国书法家作品选集》《陕西书画名家作品集》《全国风景名胜楹联书法作品集》等。出版有《杨稳新书法选》。许多作品被博物馆、文史馆以及韩国、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际友人收藏。  相似文献   

20.
乔卫明 《魅力中国》2014,(19):119-119
王铎(1592——1652),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嵩樵、痴仙道人,别署烟潭渔叟,河南盂津人。王铎一生博学好古,工诗文,尤以书法著名于世,世称“神笔王铎”,他的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明末有“南董北王”之称。他的墨迹传世甚多,不少法帖、尺牍、题名均有刻石,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琅华馆帖》、《拟山原帖》等。下面,我们就王铎的《琅华馆帖》进行介绍和赏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