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世纪90年代以来,行业协会及业内人士在我国资产评估准则制订工作中进行着不懈的努力,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行业规范性文件,对提高和规范资产评估操作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诸多因素严重影响着准则的制订.为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资产评估准则体系的建设,在准则制订中,应遵循评估理论与实践并进;系统规划,循序渐进;结合当前实践,适当超前等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
关于我国资产评估准则制定工作若干问题的说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资产评估准则的制定工作正在加紧进行之中.社会上对此存在一些不全面的认识,认为我国资产评估准则制定工作滞后,发展10多年竟然没有评估准则指导行业发展,并据此认定我国资产评估行业存在严重问题.我们认为这种观点不客观,应当全面认识资产评估准则及规范性文件在我国资产评估行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做好制订资产评估准则的基础工作,了解业内人士的主要观点,根据中注协领导的安排,专业标准部针对资产评估准则的制订环境、职能、职业规范体系以及正在起草的两个基本准则进行了调查,征询业内人士的意见.调查于2002年4月分别在北京国家会计学院、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的评估培训班上进行.两地共收回调查问卷224份,其中有87名学员除回答了规定的答题外,还提出了268条书面意见.本次问卷调查的结果不仅对指导资产评估准则制订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对当前资产评估管理工作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我们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汇总,供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两山"理论的提出体现了我国对环境问题的重视,而"绿水青山"的价值需要资产评估去评定。然而因为我国资产评估行业起步较晚,不动产评估准则相较于国外不动产评估准则而言存在不足之处,本文采用对比分析法介绍了国外不动产评估准则的特点,与我国不动产准则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意见。有利于我国不动产评估发展,进一步促进不动产交易市场的健康有序运行。  相似文献   

5.
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发布的《著作权资产评估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是在《资产评估准则--无形资产》基础上,针对著作权资产的特点专门为著作权资产评估制订的专业标准。《指导意见》的发布是我国无形资产评估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我国著作权资产评估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6.
资产评估报告是资产评估工作的总结.在具体的评估过程中,由于评估的对象、评估内容和评估时效的不同,评估报告也呈现不同的类型,不可能用单一的报告格式反映不同的报告内容.因此,在各类准则制订过程中应对不同类型的评估报告分别予以规范.  相似文献   

7.
机器设备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器设备评估又是资产评估的重要领域,因此对机器设备评估准则的研究也变得十分重要。本文就对我国机器设备评估准则与英国资产评估准则在制定主体、准则地位、框架结构、具体内容等方面进行比较探讨,分析了中国机器设备评估准则与英国评估准则的差距,以更好地完善我国的机器设备评估准则。  相似文献   

8.
中国资产评估准则体系构架及各项具体准则的建立,成功构建了中国资产评估准则体系。至此.中国评估业有了自己的。系统的国家级标准.标志着中国资产评估行业趋向成熟,中国资产评估师自律走向规范.市场主体价值对话的专业平台基本形成.是中国评估事业一个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9.
一、<专业评估执业统一准则>简况 为制定资产评估行业统一的专业准则,提高评估质量,维护资产评估行业信誉,1986年美国八个评估专业协会和加拿大评估协会联合制定了<专业评估执业统一准则>(USPAP),之后由新成立的美国评估促进会(AF)取得了该准则的版权,负责<专业评估执业统一准则>的修订、出版工作.在经历了美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不动产泡沫经济引发的评估业危机之后,1989年美国国会制定的<金融机构改革、复原和强制执行法令>(FIRREA)中明确规定,评估人员执行与联邦交易相关的资产评估业务,必须遵守<专业评估执业统一准则>;美国各大评估协会也都要求其会员执行资产评估业务需遵守<专业评估执业统一准则>.因此,<专业评估执业统一准则>成为美国评估行业公认评估准则,并随着资产评估业国际交流的发展,逐渐发展成为国际评估界最具影响力的评估准则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规范注册资产评估师的执业行为,保证执业质量,明确执业责任,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资产评估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财政部于2004年2月批准发布了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制定的<资产评估准则基本准则>和<资产评估职业道德准则--基本准则>,标志着我国资产评估准则体系已经初步建立,是我国资产评估准则制定工作和资产评估行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必将对资产评估行业的规范化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