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利率已经成为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文章从1996年至2002年我国连续8次利率下调和随后2004年开始的连续4次利率上调出发,研究这两轮利率调整的宏观经济背景并体会其中的政策含义及目的.总结了驱动我国利率调整的基本因素,为预测利率走势提供依据,并指出我国已经进入了标示着流动性管理新时代的加息通道.  相似文献   

2.
利率作为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经济杠杆,对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刘洪玉 《辽宁经济》2002,(11):35-35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金融资产和金融工具的膨胀已经是一个无法阻拦的趋势,我们已经进入了金融经济的社会。金融资产的需求和膨胀远远超过了物质经济本身的价值需要。它在体现货币价值的同时,也趋向体现信用特征。这样,我们传统的利率管制政策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利率市场化势在必行。一、我国现行利率政策中存在的问题1.利率管理体制仍然以政府为主,中央银行操作利率杠杆的主动性还受到限制。从表面上看,我国利率水平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确定的,我国在调控利率方面似乎比西方发达国家更方便。但实际并非如此,我国的利率政策并非由央行作出,而是各方面利益综合的结果,最后由国务院决定。真正的利率决策权高度集中在中央政府。中央银行只有执行20%的贷款利率浮动权,缺乏操作利率杠杆的自主权。  相似文献   

4.
利率市场化,就是把利率从以往由中央银行依靠行政手段来制定,转变为由金融市场上资金的供求关系来决定。也就是说,通过市场机制的经济手段,使利率按照价值规律自发调节,从而最终形成一个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核心,以市场利率为中介,通过资金供求决定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同时中央银行保持对利率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市场利率体系。  相似文献   

5.
程成 《湖北经济管理》2014,(16):124-125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由直接向间接方式的逐渐转变,利率政策不仅是货币政策的重要构成,更是货币政策实施的重要手段,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现实表明,我国利率政策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因此,研究我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的有效性有助于为如何提高利率传导机制的效果,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更加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信息》2007,(14):30-30
现在银行的存款利率本来就不高,今年连续两次加息之后,一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达3.06%,扣除20%的利息税后,实际利率为2.448%,与今年5月CPI增速3.4%相比,存款实际利率为负利率。因此,近期取消利息税的呼声一直很高。  相似文献   

7.
<资本论>中的利率理论有着丰富的内容.在我国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今天,坚持马克思的利率理论为指导,确立正确的思维方式,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和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观点,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简要阐述了马克思的利率理论,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理论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并运用马克思利率理论对这一进程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利率从一定意义上说是银行借贷币货金的价格,是反映资金供求的“晴雨表”,近几年,为适应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中国人民银行自1996年5月1日以来已连续七次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加之存款实名制的实施及对居民个人储蓄存款实名制的实施及对居民个人储蓄存款征收利息所得税等。这一系列货币政策的贯彻实施,对于合理分流资金,减轻企业利息负担,分散金融机构信用风险,改变存款结构等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据笔调查了解,由于现行利率运行机制的弊端,当前利率管理中还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影响了利率政策效应的有效发挥,对现有利率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成了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9.
一切归结为汇率——兼议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去年以来我国宏观调控措施不断但效果不彰的现状,本就如何提高调控有效性,在人民币汇率政策、人民币利率工具、我国外汇储备和财政补贴政策、货币供应量参照指标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央行得到直接好处 中国人民银行从今年元月1日起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以一年期贷款为例,现行基准利率为5.31%.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后,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可在4.78%至9.03%的区间内按市场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与此同时.央行自去年12月21日开始,将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由1.89%下调至1.62%。央行推出的这两项利率调整,是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一个重大步骤.将对中国的金融市场、中国的经济走向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1.
当今年第一季度GDP数据公布之后,央行首先上调贷款利率,发起了第一波调控的信号。问题是目前中国经济的结构性过热与物价指数低位运行及一些行业产能过剩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由此增加了宏观调控的艰巨性与复杂性。因而,如何寻求新的宏观调控思路与方式.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任务。  相似文献   

12.
赵晓 《宁波经济》2005,(9):28-29
先谈宏观调控。在本轮宏观调控开始后,经常听到一些海外经济学家高调主张人民币利率调升,还有一此国内经济学家断定人民币进入了升息的通道。其实,这些主张完全不懂或故意无视中国国情。有一次,在下忍不住问过一位主张升息的朋友:“升息的目的是什么?”答曰:“是为了打压总需求。”“那么,现在总需求已经打压下来了。政府的非价格调控手段其力量难道不相当于提升五个点的利率吗?”对方无语。  相似文献   

13.
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与应对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帅 《中国集体经济》2012,(1S):102-103
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是我国改善宏观调控和深化金融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文章首先阐述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然后对我国的利率市场化的条件进行分析,最后在面对利率市场化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下,结合我国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进程当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商业银行应重点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袁钢明 《新财经》2006,(9):23-23
央行动用存贷款利率进行宏观调控将直接影响企业贷款意愿不赞同加息的观点认为,当前中国金融及利率市场化程度低,国有企业使用银行贷款较多,但对利率变动不敏感;民营企业对利率敏感,但使用银行贷款较少。企业使用贷款多少跟利率高低的关联不紧密,加息起不到紧缩贷款的作用。但从实际调查和数据分析看,利率提高无论对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的影响都很大,大到了很多企业难以承受的程度。  相似文献   

15.
开放经济中的利率市场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率市场化是开放经济的必然要求,在开放的国际经济环境中对利率进行长期管制是不现实的。在开放经济中只有通过利率市场化进行金融深化,提高国内金融市场效率,才能更好地利用国外资本,避免形成对外资的依附。当前我国利率市场化应通过打破市场进入壁垒、培育微观市场主体和完善市场结构和重点建设市场利率形成机制逐步推行。同时利率调控机制建设也是利率市场化的重要内容,在开放经济中利率市场化和浮动汇率制度应当同步。  相似文献   

16.
由于中国在世界分工体系中的特殊地位,使利率变动对宏观需求的影响力在中国发生了逆转。从未来趋势看,由于利率政策将越来越难以达到宏观调控的目的,所以在中国特定历史阶段的宏观调控手段使用中,作用会越来越不明显,宏观调控将要进入一个转轨期。一方面,宏观调控必须坚持;另一方面,必须用新的眼光和思维进行宏观调控。为什么宏观调控思维要转轨?因为宏观调控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7.
发达国家都具有很深层次的市场化利率,而这一指标也成为了衡量某个国家金融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利率关乎金融领域各个环节的稳定运转,因此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的稳步增长,应当充分利用好利率市场化改革这一宏观调控手段,逐步与全球领先水平靠近。本文将对中国的利率发展改革过程进行概述,对当前的利率市场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最后对相应问题提出一些防范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已进入关键时期,对促进我国深化金融体制和完善宏观调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研究美国、日本、印度、智利典型国家的不同模式利率市场化改革,分析国际上利率市场化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以期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19.
相比关联储碰到的“长息之谜”(短期利率上升,但长期利率下降),我国央行所遭遇的利率之谜显然更为复杂。一方面,一系列数据显示,中国经济运行“热度”因宏观调控而持续下降一段时间后,目前又开始出现回升迹象,不少专家认为,未来6个月应继续加息,其中部分人士更是认为越早加息越有利;但  相似文献   

20.
人民币名义利率自1996年5月1日以来连续7次降息,已处于历史低位.以一年期储蓄存款利率为例,目前一年期储蓄存款利率水平为2.25%,扣除利息税,实际上年利息率仅为1.8%.可以说,名义利率进入了改革开放2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而人民币的实际利率虽然因为最近几年通货紧缩、物价水平下降,具有了上升倾向,但又因为连续降息使实际利率水平大体保持稳定.现在物价水平已止跌回升,实际利率水平趋于下降.从国际看,人民币利率水平与外币利率水平存在较大的落差.与世界各国相比,除日本外,其他国家的利率水平均比我国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