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养小龙虾的人越来越多,小龙虾生长快,头一年秋季繁殖的幼虾,翌年3-4月放养,经2个多月的精心饲养,均可达到上市规格,所以,人工养殖的小龙虾一般在5-6月均可陆续捕捞上市。但很多人对捕捞和装、运小龙虾的技术缺乏了解,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有的还造成了很大损失,应引起足够重视。一、淡水小龙虾捕捞技术1.虾种的捕捞捕捞小龙虾虾种主要用手抄网和夏花鱼网。捕捞时先移去隐蔽物,接着用手抄网反复捕捞,也可用夏花  相似文献   

2.
<正>池塘成虾的捕捞,通常有抄网、拉网、小拖虾网、地笼及干塘等捕虾方法,下面将五种捕捞方法逐一介绍,供养虾户参考。一、抄网捕虾青虾养殖池塘内一般栽培浮面水草,每年到了冬天以后,水温降到5℃以下,青虾停止摄食,栖息在水草下面的枝须上。此时,可采用抄网在水草下面,上面用手抓动一下水草,然后拿出抄网,起捕效果较好。如2亩左右的养虾池中,一个人作业1.5~2  相似文献   

3.
澳洲淡水龙虾是淡水中外观诱人、肉质鲜美的大型名贵螯虾品种之一。具有生长快、食性杂、溶解氧要求不高、抗病力强、对不良环境有较强适应力等特点。2004年本市东泗乡与厦门育苗单位合作,在东泗乡西岭村利用改造后虾池养殖澳洲淡水龙虾100多亩,当年5月上旬投放虾苗,11月中旬捕捞上市,上市龙虾规格85—120克之间,最大个体153克。除部分虾池防逃设施出问题逃虾影响产量外,大部分虾池亩产量都在200—250公斤之间。养殖期间未发生病害,养殖风险性小,  相似文献   

4.
淡水龙虾稻田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淡水龙虾,学名克氏螯虾,又称龙虾、大龙虾、大红虾。该虾原产于美国,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日本传入我国,现已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该虾属温热带淡水虾类,适应力强,繁殖率高,食性杂,生长快,抗病,耐高温,耐低氧,离水数小时也不会死亡。虾肉味细嫩,营养丰富,含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而脂肪含量较低,并含较多的原肌球蛋白和副肌球蛋白,可食部分较高。从而深受国内消费者喜爱,出口量也日渐增加,销售和收购价格不断上升,养殖前景和效益均看好。  相似文献   

5.
淡水龙虾学名克氏螯虾,该虾适应性强.可广泛生活于淡水湖泊、河流、池塘、水沟和稻田等水体中.主要分布于江苏、浙江、上海等长江中下游地区。龙虾不仅肉洁白细嫩,味道鲜美,而且富含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近几年来,龙虾作为一种休闲食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市场需求量大增.从而带动了龙虾养殖业的兴起,养殖效益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6.
<正>七、商品虾捕捞根据龙虾的生物学特性,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捕捞方法。1、地笼网捕捞常见的是用网片做的软式地笼,把捕捞龙虾的网做成地笼。每只地笼长约20~30m,  相似文献   

7.
<正> 用一般的捕虾法捕淡水虾,一年只能捕几个月,而且很费力。用诱聚法,一年四季只要水面不结冰均能进行,而且人不必下水,简便易行,其方法如下:一、诱聚剂配方及制法:烟碱10克,洗衣粉10克,煤油50克,湿泥沙1000克。先将烟碱倒入瓶中,再加入洗衣粉,后倒入煤油,搅拌均匀后密封半小时,开瓶倒出湿泥沙中搅拌均匀,手捏成团,手松不散为度。  相似文献   

8.
<正> 澳洲淡水龙虾又名红螯虾,是热带地区大型虾种,该种虾适应性强,只要保持适宜水温,即可终年养殖,通常用土池养殖。 一、建池。虾池面积以3—5亩为宜,底部为砂石或硬质土,并用砖头、瓦砾、网片、旧轮胎、竹排等设置人工巢穴。  相似文献   

9.
<正> 浙江省宁波市鄞县钟公庙镇江塘桥村水产养殖专业户蔡明伟,1999年在3.7亩池塘里放养龙虾幼体10500尾,平均规格2—3厘米/尾,池塘水深80cm。经他精心饲养,于1999年10月4日、5日两天起捕,成虾已达70克,总产量获600多公斤,总产值达3.6万元,  相似文献   

10.
病害防治,是当前淡水龙虾信生态养殖的中心环节,是淡水龙是养殖成败的关键,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认真抓紧抓好。由于虾病传染源复杂和多样,传播快,来势猛,一旦暴发治疗难度很大。因此,对待虾病应立足于“无病先防,有病早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十六字方针。  相似文献   

11.
在水库、河道、湖泊等大水面中,利用网箱种植水生植物仿生态精养淡水龙虾,具有成虾规格均匀,便于集中上市、生长周期短、一年可产(2~3)茬的优势,也解决了在大水面中龙虾养殖捕捞难的问题,同时大水面水域开阔、水质清新、溶氧充足,水域内还有大量螺、蚬、贝和水草资源可利用,是  相似文献   

12.
<正>近段时期是龙虾的生长旺季,也是龙虾养殖户陆续上市龙虾的时节。但是由于养殖者往往不注意回捕的时间和方法,往往造成地笼的虾死掉、后期养殖的虾生病,严重的影响到养殖的经济效益。根据近两年来,我场龙虾回捕经验和教训,总结在龙虾回捕时应注意如下事项:  相似文献   

13.
《致富之友》2004,(11):21-21
一、适时捕捞 秋季,当水温降至12℃-15℃时捕捞最为适时。池塘中养殖的泥鳅,可在捕捞前3天把水慢慢排干,将池底划成若干小块,中间开排水沟,使泥鳅往沟中集中,然后用手抄网捕捞。对潜入泥中的泥鳅,可翻泥捕捉。稻田中养的泥鳅,可用晒干的油菜秆,浸没田侧沟道中形成数道“田埂”。待油菜秆溢出甜质香味时,泥鳅闻味而聚,此时可围埂捕捞。  相似文献   

14.
淡水龙虾是底栖性甲壳动物。游泳能力差,常在水草问或水底爬行,因此,该虾既可单养,也可与一些鱼类混养。生产实践证明,淡水龙虾与鱼池塘混养,以虾为主,搭配适当鱼类,不仅能充分利用水体和饵料资源,全面发挥池塘生产潜力,而且可以净化水质促进虾的生长,达到虾、鱼双丰收。  相似文献   

15.
<正>1、营造良好的池塘条件选择通风向阳、土质保水、水源无污染的地方建池。池塘有良好的进、排水设施。池塘四周用竹片、网纱等围起高50cm的防逃墙。池塘规格一般为5-10亩,水深达到1.5m以上,沙泥底且底部平坦,池坝坡比1:3-4,具有方便的进排水条件和防盗防护措施。在养殖水域设置虾栖息场所,如安设瓦砾、砖头、石块、网片、旧轮胎、草龙等作虾巢,供虾隐蔽栖息和防御  相似文献   

16.
淡水龙虾稻田沟凼式养殖,是将池塘和稻田养虾技术有机地结合到一起。既可充分利用稻田所提供的水、肥、饵等资源,又可按照池塘养虾的要求,实行人工投饵、培水、合理密养,达到精养高产的目的。这种养虾模式,由于龙虾的生活环境宽畅。活动、摄食范围大,因此污染和病害少,生长快,其品质显著提高,属无公害“绿色”虾,倍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现将稻田沟凼式精养淡水龙虾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这些年,淡水龙虾一直市场火爆,目前我国已将该养殖项目列入“星火计划”之首。欲养质优个大的淡水龙虾,必须有出自纯净、良好生态环境繁育的“绿色”虾种作保证。近年各地对“绿色”虾种的需求与日俱增,现将淡水龙虾苗种仿生态繁育技术介绍如下:一、生物学特性淡水龙虾(Cherax  相似文献   

18.
小龙虾养殖技术系列谈(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四、小龙虾苗种繁殖技术1、亲虾选择挑选小龙虾种虾的时间一般在3—4月份,来源应直接从养殖小龙虾的池塘或天然水域捕捞。雌雄比例以3∶1为宜。挑选小龙虾亲虾的标准为:  相似文献   

19.
正澳洲淡水龙虾学名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原产澳大利亚,1992年由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从澳大利亚引入我国试养。该虾具有个体大、生长快、肉质嫩,外形酷似龙虾等诸多优点,逐渐被市场所接受。由于该虾产卵量低、受精卵孵化时间长、亲虾需加温过冬等因素,造成苗种价格偏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澳洲淡水龙虾养殖的发展。浙江省桐乡市梧桐街道曾是青虾养殖基地,2016年从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引进澳洲淡水龙虾种虾,开展苗种繁育  相似文献   

20.
<正> 淡水龙虾是一种大型螯虾类,体型稍平扁,体色略成绿色,雌性个体上有红色或桔红色斑块,生殖孔一对,位于第三对步足基部;雄性体上无色斑,第5对步足基部有一对生殖突。淡水龙虾的成虾出肉率达20%~30%左右,含蛋白质16%,干虾米含有50%的蛋白质,虾味鲜美,营养丰富,个体较大,最大可达7公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